哥伦比亚毒枭艾斯科巴的河马 意外恢复1万多年前部分生态系功能

环保信息中心综合外电;黄钰婷翻译;林大利审校

1993年,哥伦比亚大毒枭帕勃罗.艾斯科巴(Pablo Escobar)被枪杀,身后除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古柯碱帝国,还留下一座动物园,里面饲养着各种野生动物。这里的狮子、长颈鹿和其他野生动物从艾斯科巴位于麦德林的豪宅庄园被移往新家。近30年后,这些动物的后代——数十头的河马,在哥伦比亚北部的小湖中繁殖,成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外来入侵种。

传统观点认为,大型植食性外来种动物对其新环境一定有负面影响。但艾斯科巴的毒枭河马们显示,引入种也能复育生态。

哥伦比亚毒枭艾斯科巴的河马 意外恢复1万多年前部分生态系功能

艾斯科巴的纳普勒斯庄园入口。照片来源:维基百科

一个保育生物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比较了哥伦比亚河马这类大型外来植食动物与晚更新世(大约11万6000~1万2000年前)灭绝的近缘物种(如猛玛象、巨型树懒和巨型袋熊),它们的特性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有些现代外来种竟复育了部分生态系统,回到人类造成大型哺乳类大规模灭绝前的状态。

这份新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研究结果显示,一些引进的植食动物恰好能取代更新世晚期灭绝的物种,像美洲野马和灭绝的野生马。有些外来物种则带回了许多遗传特征。

人类引入大型草食动物使生态系统恢复了部分已丧失的特性

研究作者之一、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生物与演化生物学学者约翰.罗文(John Rowan)解释:“这些在南美的圈养的河马在食性和体型上和已灭绝的美洲驼相似,而已灭绝的特殊哺乳动物南方有蹄类与河马都是大型半水生哺乳动物。”

“因此,尽管河马不能完全地取代任何一种灭绝物种,还是可以复育数个物种的重要生态功能。”罗文表示。

将灭绝于更新世晚期和今日植食动物的生态特性作比较,包括体型、食性和栖息地,研究人员能够量化外来种与灭绝物种的相似程度。

分析发现,人类在世界各地引入大型草食动物,使许多生态系统恢复了已丧失的特性,抵消了灭绝的影响,使生态接近灭绝前的晚更新世。

哥伦比亚毒枭艾斯科巴的河马 意外恢复1万多年前部分生态系功能

河马和已灭绝的特殊哺乳动物南方有蹄类一样是大型半水生哺乳动物。照片来源:FICG.mx(CC BY 2.0)

野猪翻土行为和已灭绝的巨型西貒科一样对生态系有益处

主要作者、雪梨科技大学博士生埃里克.隆格伦(Erick Lundgren)认为,“入侵种”这个词无法呈现这些生物对其他物种的生态益处,这样的描述没有帮助。拟人化的说法最终使研究问题受到局限。

研究人员举野猪为例。美国南部的农民讨厌大批野猪翻土觅食破坏农作物。但是隆格伦说,野猪的翻土觅食行为是一种生态系服务,在此之前提供这种生态系服务的植食动物已经灭绝了。

“许多物种做过这些野猪的翻土工作。像北美,更新世晚期就是巨型的西貒科在翻土。几百万年来,许多动物都演化出这种翻土行为。”

“翻土的作用和密度有关。如果有100亿头猪将每寸土壤都翻过,那当然有些物种会失去主要栖息地。但是翻土实际上有其益处。在田纳西州,野猪翻土能让树木长得更快,因为它们将落叶养分渗入土壤,提高了分解速度,并使树木更快获得更多的养分。”

编按:本篇审校者林大利提醒,本篇研究发现私人圈养的野生动物进入野外环境后,有机会将引入外来生物作为复育生态系功能的手段,并表明外来生物可能具备的优点。然而,以这篇研究作为开端,还有许多细节需确认,例如引入后是否会有外来种原有的负面影响?以及当年的生态系功能究竟是什么样貌?这篇研究带出一个新的可能,但要形成具体的保育行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千万不能误以为可以将“引入外来种”作为保育手段。



英国卫报(2020年03月24日),Pablo Escobar's 'cocaine hippos' show how invasive species can restore a lost worl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