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晚清”是一個相當落後的時代,象徵著屈辱和腐敗,而“科幻”是屬於現代、嚮往未來的詞彙。


難以想象,晚清時期封建統治下的科幻是什麼樣子。


科幻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它屬於每一個擁有超脫想象力的生命。


1891年,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來到中國,翻譯了美國作家愛德華·貝拉米出版於1888年的社會空想小說《Looking Backward》,並以《回頭看紀略》的名字在《萬國公報》上進行了五期連載,這是科幻類型的小說首次引入中國,是開啟中國科幻之門的鑰匙。


1894年,《回頭看紀略》以單行本出版,更名《百年一覺》。


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回頭看紀略》的主人公維斯德沉睡了百年,醒來後到達了二十世紀的美國,見證了美國的發展變化。(類似於我們現在常提到的“冬眠”)


科學幻想之父儒勒凡爾納的《八十天環遊地球》也因洋務運動的興起,而被當時的翻譯家帶進了中國。


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1900年,逸孺翻譯的《八十日環遊記》在中國出版,標誌著儒勒凡爾納的作品真正進入了中國。


1903年,魯迅翻譯儒勒凡爾納的作品《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相繼出版。


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1904年,中國第一部原創科幻小說《月球殖民地小說》在《繡像小說》連載,其作者為“荒江釣叟”,真實姓名已無從考證。


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這部小說講述了一個名叫龍孟華的湖南人,在與妻子逃亡的過程中,妻子不幸落水失蹤。為了找回妻子,龍孟華與友人乘坐熱氣球環遊世界並尋找妻子的故事。


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遺憾的是,這部章回體科幻小說最終並未完成。


1905,徐念慈創作了《新法螺先生譚》。


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新法螺先生譚》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科幻小說,儘管是一部僅有一萬三千字的短篇,卻彌補了《月球殖民地小說》的遺憾。


新法螺先生是未來一個對科技不滿的人,通過靈肉分離的方式,先後遊歷了月球、水星和金星,最後回到地球,因為認為人類社會太過腐朽而研究“腦電”,並設立學校專門教授“腦電”術,結果“腦電”導致失業人口大增,新法螺先生變成了過街老鼠。


徐念慈不僅創作了《新法螺先生譚》,還在1904年翻譯出版了日本押川春浪著科幻小說《新舞臺》,在1905年翻譯出版了美國西蒙紐加武著科幻小說《黑行星》。


1905年,一個叫吳研人的小說家改編了《紅樓夢》為《新石頭記》。


主人公就是《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小說中賈寶玉開著小汽車周遊世界,駕駛著潛水艇從太平洋開到了大西洋。


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曹雪芹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筆下的賈寶玉有一天會開上小汽車。


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1909年,中國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許指嚴,以筆名“高陽氏不才子”發表了《電世界》。


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遙遠的2009年,大清發明家黃震球(這個名字……好中二啊)發現了電的奧秘,並以電為基礎創造了許多科技產品,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充滿正義感的黃震球還發明瞭用電驅動的武器,打敗了入侵的西方列強,並幫助即將沉沒的日本島民眾前往大陸避難。


黃震球還用電造了三萬多個太陽燈,把南極照成了熱帶。(企鵝:MMP)


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種太陽


小說最後,為了尋找天空之上的“完全人”,黃震球用電隻身離開了地球。


那些你絕對沒讀過的“晚清科幻”


畢倚虹的反烏托邦小說《未來之上海》於1917年問世,描繪了百年後科技發達但政治腐敗的“賽博朋克”上海,極具諷刺意義。


《未來之上海》中描繪的地底電車系統,與現在的地鐵如出一轍。


在那個遙遠的時代,科幻就是一個前所未聞的新鮮事物。這些生活於封建社會的的人們,用自己的想象力,把愚昧和封建撕開了一道劃痕,而劃痕之外,是燦爛的宇宙。


我們都是陰溝裡的蟲子,但無論那個時代,總有人仰望星空。



回覆【1】,數百部經典科幻免費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