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时已有识记能力!0-4岁,分阶段训练孩子记忆力效果好

记忆力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它在孩子的整个发育过程中都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最为关键的是,记忆力是孩子掌握生活技能的基础性工具。如婴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对母亲的面孔进行识别,这种能力是其寻乳和建立安全感的前提。

虽然大多数家长都意识到需要训练孩子记忆力,但很多方法往往不科学。如让2岁的孩子每天固定两小时背英语单词,过早要求孩子记大量汉字。

那么孩子的记忆是如何发展的?父母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孩子的记忆力进行训练呢?

实验一:三个月婴儿可认出妈妈。亲子指认互动可提高再认记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三四个月时,婴儿对以前出现过的人物,如妈妈能够再认出来。


这时婴儿已有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再认,婴儿能够再认出母亲的脸和分辨出母亲的声音。


在实验中当母亲走来和他说话时,婴儿的目光会注视着母亲,脚手乱动,表示喜悦。

再认记忆,是指能将曾出现过的人或物,再次从环境因素中辨别出来。

很多实验结果都表明,五六个月时,婴儿能再认更多的亲近的人。七八个月时,能再认以言语为中介的对象,能把目光集中到大人指示的对象上。

3个月时已有识记能力!0-4岁,分阶段训练孩子记忆力效果好

一般5个多月的婴儿可以指认出家庭成员

八九个月时,能对“再见”一词有摆手的反应。在1岁左右,他们可以再现听到过的单词。有时主动称呼某个亲近的人,当妈妈问他“奶奶呢?”孩子就开始用眼睛去寻找,并且可以用手指认出来。

因此,在孩子4个月时,就应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特别是再认技能的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1. 6个月后,家长要有意用手指认家庭成员,告诉孩子爷爷奶奶等称谓。
  2. 使用替代看护,不能长期固定一人带宝宝。多人轮换照顾婴儿,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哺乳期妇女的产后抑郁,同时也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记忆材料。
  3. 7个月后,多用“在哪里?”和宝宝进行言语指认互动。让一家人坐在一起,向孩子发问“爸爸在哪了?”,孩子就会用手指出爸爸的位置。虽然孩子不会说话,但他的这种手势语言对记忆力的训练大有帮助。

实验二:1-2岁能回忆看到过的物体。藏玩具等生活化游戏训练再现记忆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2岁的儿童呈现一只鸡的模样,隔一周左右他依然能说出鸡的概念,这表明这个阶段的儿童已能在脑海中再现鸡的形象。


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再现的时间逐渐延长。


如两岁时能再现过了几周后又见的亲人。3岁时与亲人分别几个月之后见面能够认出来,4岁时与亲人分别1年之后也能认出来。

发展心理学表明,儿童一般在两岁左右,出现了记忆的新形式,这就是再现。再现记忆是指能在脑海中回忆之前见到过的事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回忆。

3个月时已有识记能力!0-4岁,分阶段训练孩子记忆力效果好

1-2岁用藏玩具等方式训练再现记忆

1-2岁儿童的记忆具有无意识记的性质,他们没有明确的记忆目标,也没有什么记忆方法,在同成人交往中实现着识记和再现。

因此这个时期培养孩子记忆能力应从生活化的环境入手。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尝试做以下游戏训练。

  1. 藏玩具:挑选形态和色彩明显不同的两种玩具放在小桌上,当他已经完全掌握之后就让他用双手把眼睛蒙上,而你很快拿起其中的一件藏在身后,让他睁开眼找一找哪样玩具没有了。
  2. 找衣服:早上起床穿衣服时,父母只拿上衣和袜子,问宝宝还有什么忘了拿。当孩子说出裤子时,说明他已对裤子的形象产生了记忆。
  3. 去洗澡:洗澡时也可让他回忆平时在这种场合需要拿哪些东西,并与现在眼前的东西相比,讲出缺少的物件。
  4. 如果孩子一直不很注意什么东西没有了,并且毫不在乎,那么就应在平时加强训练他观察特定场合所应用的东西。如吃饭时用的碗、盘,使他能有规律地记住某些东西及它们的用处、在什么场合下用。

实验三:2-3岁易记住有韵律的歌谣。教唱儿歌促进无意记忆发展

实验工作人员给2-3岁的幼儿呈现10张图片,结果发现其越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就越容易记住。如孩子对汽车感兴趣,对于汽车类图片的记忆效果好于非汽车类。


进一步实验表明,孩子对富有韵律的文字材料比一般性的文字材料,记忆效果要好。


研究进一步发现,连贯的诗歌童话比一般的记忆材料更容易让幼儿记住,同时在诵读歌谣的过程中加入肢体动作的小孩,比不加入任何手势的相比,记忆的效果也更好。

上面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儿歌或古诗的音韵对于儿童识记有巨大的意义,它有助于2-3岁的儿童形成言语运动的形象。

无意识记忆,顾名思义就是不带有目的性的记忆,它不需刻意的关注。

言语的韵律与全身运动节奏的结合,让孩子的无意识记忆得到促进和提高,这也证明了儿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理:幼儿有运动记忆和直观记忆。

3个月时已有识记能力!0-4岁,分阶段训练孩子记忆力效果好

2-3岁更容易记住富有韵律的歌谣

2-3岁的儿童的记忆虽然比以前有所发展,但是他们还不会有目的地识记和追忆在这个年龄,他们的识记和追忆仍然是无意识地进行的。

低幼儿开始学话时,记忆多是无意识的,如果用一般化的方式去教,孩子常会表现出一副不愿意学的样子。

儿歌、古诗则不然,它容易培养幼儿学语的连贯性。不仅易易读、有韵律,而且每一首儿歌或古诗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在意念上也有连贯性,对儿童理解和记忆都有促进作用。

鉴于这一时期的记忆发展特点,父母可以尝试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1. “三段式”的方法教唱儿歌。学一首新儿歌时先让孩子反复唱,以在其头脑里留下印象;然后父母再一字一句教唱;最后是慢节奏的合唱。
  2. “填空法”识记古诗词。在教孩子记忆古诗或儿歌的过程中,一开始他们可能只能记住几个字,因此父母要放慢节奏进行引读。
    如背诵《池上》,可故意拉长“小娃撑--”,等待孩子说出“小艇”。
  3. 带童谣的认知卡片。家长可以选择正面是物体,背面类似于童谣的识物卡片来训练孩子的记忆。先让孩子学会记住卡片上的物体,然后再用三段式的方法一起学习歌谣。

实验四:3-4岁有意记忆效果超过无意记忆。设置具体要求是训练记忆的关键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10多张颜色不同而形状相接近的图形做实验材料,将3-4岁的被试分为两组,要求第一组记忆图形的形状,第二组记忆图形的颜色。


后来这两组都需回忆这些图形的形状和颜色,结果两组记忆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第一组记忆图形的形状最多,而对图形的颜色很少记住。第二组则记忆图形的颜色最多,对图形的形状很少记住。


这个实验的结果说明,这一阶段的儿童有意识记的效果要比无意识记好得多。

有意识记是事先有明确的目的,并要经过一定的努力的识记。比如为了学好语文就要记住词汇、汉语拼音,要学好数学就要记住乘法表。

同时,有意识记是一种主动的识记,它更加有规律地依存于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从上面的行为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识记的任务和要求在有意识记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全部的识记活动。

3个月时已有识记能力!0-4岁,分阶段训练孩子记忆力效果好

3-4岁为孩子设置要求训练有意记忆

3-4岁的儿童随着身心发展,有意记忆也会越来越多,而且它的记忆效果好于无意记忆,因此父母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训练。

  1. 记生活信息。要求孩子记住爸爸妈妈工作单位地址、电话号码等。父母通过为孩子设置目的,唤起孩子的有意记忆。如还可记住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等日常知识。
  2. 讲生活日记。孩子约定,每天固定时间给父母用说的方式来“写日记。”如去了动物园后,回来后要告诉爷爷奶奶坐的公交路线、看了什么动物等。
  3. 培养孩子的有意记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必须给孩子提出明确的识记目标,要求越具体越好;二是有意识记与材料数量有关,因此不能在短时间识记太多内容;
    三是不要长时间进行识记训练,紧张的智力活动之后需有短暂的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