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用餐時的壞習慣

一、用餐時喜歡挑揀菜

有些孩子喜歡在吃飯的時候對著飯桌裡的菜挑挑揀揀,專門挑自己喜歡吃的,不喜歡吃的菜就不夾,而且把喜歡的都挑給自己吃,完全不留給別人。這種行為不僅是一種沒修養的行為,更是對別人對長輩的不尊重。

這個是很不好的習慣,是一個壞毛病、是孩子沒有教養的表現。家長應該對孩子的行為早糾正,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應該挑揀,夾到哪一塊就要夾哪一塊,而且不應該把喜歡吃的都夾到自己飯碗裡。

當孩子挑揀菜的時候,父母要及時教育,應該要教育孩子吃完了再夾。有些家長甚至慫恿孩子的這些行為,甚至自己把好吃的夾給孩子,這就是父母教育出現了偏差。用餐的時候不挑揀這是一種教養,跟別人吃飯的時候,更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二、用餐時喜歡大吵大鬧

有些孩子很喜歡在吃飯的時候大吵大鬧的,家長可能會認為這是小孩子活潑好動的表現,甚至還表揚孩子聰明。其實家長的教育走了錯路,孩子大吵大鬧是一個不文明的表現,也是沒有教養的表現。

當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自己的孩子不停地吵不停地鬧,這不僅會影響其他人用餐,而且造成了不必要的噪音,這會影響身邊長輩的用餐心情。如果家長還去表揚鼓勵這行為,那就是對其他人的及其不尊重。

父母應該要教育自己的孩子用餐的時候要保持安靜,專心地吃飯,這樣才能長身體,要尊重身邊的人。有了父母的教育,孩子的這種行為會得到很好的糾正。

三、用餐時不等長輩就自己先吃

現在的父母都生怕自己的孩子餓著,還沒到吃飯時間就開始叫自己的孩子先吃,這樣就讓孩子養成了自己先吃的習慣。

其實這個是很沒有教養的表現,小孩子先吃了,那麼長輩後吃,就是對長輩的一種不尊重的行為。父母應該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等長輩一起用餐,這是對長輩的一種最起碼的尊重。家長應該及早糾正孩子的這種行為,讓孩子做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孩子用餐可以看出孩子的教養,也就是直接看出父母的教育質量怎麼樣。這是靠父母平時對孩子一點一滴的教育養成的,父母也不應該在教育上走了錯路。

一些不對的行為應該及早發現,及早糾正,一旦孩子的習慣到了難以糾正的時候,那就麻煩了。以後他們的行為就會被別人認為是沒有修養的行為。我們都應該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文明的人,就要從用餐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