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内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大吗?预期会丰收吗?

随缘9399657779440


2019年土豆价格一直稳定。价格偏高。到2020年出现小高峰。这叫很多种植户吃到了大甜头。往年种植户手里资金充足一定会继续种植。由于疫情影响延迟开工。会有一部分人投入资金进入种植行业。预计今年土豆种植面积只能增大不会减少。丰收是肯定的,毋庸置疑。中国作为马铃薯种植大国。从技术上还是管理水平上种植户的技术是不用质疑的。丰收是必然的。


围场飞哥


2020年现在才刚开始,所以不清楚2020年国内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究竟大不大。不过,我们可以依据农业部在2017年11月份,发布的《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来窥探一下马铃薯的种植面积。

在这份《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中,有这么一段话:

“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平均亩产提高到1300公斤,总产达到1.3亿吨左右;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45%,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由此可见,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扩大,并且到2020年,要扩大到1亿亩以上。如果,这一点,还不能够说明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很大的话,我们还可以依据往年的情况来做一个判断。

首先,要知道我们国家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据统计,200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为7085.1万亩。201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为7808万亩。2018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9000万亩。

至于说2019年的马铃薯种植面积,我在网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但是,通过上述“指导意见”以及往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已经能够说明2020年国内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也不会小。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一下题主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马铃薯预期会丰收吗?”

马铃薯能否丰收,这跟马铃薯的种植技术以及气候条件有关。气候条件,我们决定不了。我们能下功夫的地方,在于马铃薯的种植技术。

当我们在种植马铃薯的时候,选用什么样的栽培方式,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一般而言,我们有三种马铃薯栽培方式:地膜栽培、双膜大棚栽培、无公害栽培

一、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

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是我们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马铃薯栽培技术。据了解,这种地膜栽培技术,能够使马铃薯增产28%左右。

我们从整地、施肥,种薯准备,切块,催大芽,栽种,放苗,六个方面来探讨一下,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

01.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肥厚、质地疏松、前茬种植禾谷类作物的土地,在种植前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基肥的用量为:每亩农家肥1500~3000kg,碳酸氢铵50kg,草木灰200kg。

02.种薯准备

选择高产的脱毒马铃薯优良品种,剔除芽眼坏死、脐部腐烂、皮色暗淡等薯块。一般每亩需备种150~180kg。

03.切块

为了保证马铃薯出苗整齐,必须打破顶端优势,方法为从薯块顶芽为中心点纵劈一刀,切成两块,然后再分切,每个种薯块不能少于30克,并保证每块有1~2个芽眼。切种时为防止病菌从切刀传染,应备用两把切薯刀,一把放于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消毒,当遇到病薯时及时去除,然后再换经消毒的切薯刀,也可将刀在火苗上烧烤20~30秒后继续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环腐病、黑胫病等通过切刀传染的病害。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拌种,既有种肥作用,又有防病作用。

04.催大芽

地膜覆盖栽培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先催大芽再播种。催大芽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土壤湿度过大造成的烂薯现象,增加出苗率,时间从12月开始。催芽可以在室内、温床、塑料大棚、小拱棚等比较温暖的地方进行。在室内催芽可用2~3层砖砌成一个长方形的池子,如在室外就挖一个20cm深的坑,然后放2cm厚湿润的绵砂土,将切好的薯块摆放1层,再铺放2~3cm厚的湿润的绵砂土,反复摆放4~5层后,将上部用草盖住,20天左右马铃薯芽可达1~3cm,这时将茎块扒出,平放在室内能见光的地方,2天后幼芽变成浓绿色则可播种。注意在催芽时应经常翻动薯块,发现烂薯应马上清除。

05.栽种

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用1m宽的地膜种2行,2m宽地膜种4~5行。大小行种植时,大行距60cm,小行距40cm,株距20~25cm,最好开沟播种,种芽向上栽种薯块。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再用50kg的硫酸钾型复合肥做种肥,也可用20kg磷酸二胺、20~30kg碳铵再加20~25kg硫酸钾做种肥,施于播穴或播沟内,注意肥料尽量减少与种薯接触,盖土厚度控制在8~10cm,然后覆盖地膜。盖膜时要让地膜平贴畦面,膜边压紧盖实,防止风吹揭膜,以利增温。如用除草剂时需要注意栽种好一行喷施一行乙草胺除草剂,然后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马上覆盖地膜,可提高效果。为节省地膜成本,规格用2000mm×0.006mm比较合适。

06.放苗

当马铃薯出苗在3cm以上时,要及时在破土处的地膜上划一个4~5cm的口子,使马铃薯苗露出地膜,并同时在地膜破口处放少许细土壤盖住地膜的破口,以防地膜内过高温度的气流灼伤马铃薯幼苗。

二、马铃薯双膜大棚栽培技术

为了收获早、上市早,我们就会用到马铃薯双膜大棚栽培技术。马铃薯双膜大棚栽培技术,涉及到种薯处理和播种期的把握,还涉及到整地和播种,另外建棚和扣棚也是这种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01.种薯处理和播种期

每亩需备种140~180kg。种薯切块、种薯催芽和地膜马铃薯相同。催芽时间一般在播前的15~20天。大棚套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种薯在12月中旬切块催芽,1月上中旬移栽,3月下旬至4月初收获;在大棚内覆盖地膜栽培,种薯在1月上旬切块催芽,1月下旬至2月初移栽,4月中旬以后上市;大棚内不覆盖地膜栽培,种薯在1月中旬切块催芽,2月上旬移栽,5月上旬收获。

02.整地

整地施肥选择疏松肥沃、地势较高、灌排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每亩用农家肥1500~3000kg、碳酸氢铵50kg、草木灰200kg,结合施基肥翻耕备用。一般在播前15~20天将种薯切块,每个薯块重30g左右,带1个芽眼,每亩用种薯140kg左右。薯块切好后蘸草木灰,晾干后放在避风向阳处的半地下式苗床上催芽,每亩大田需苗床15平方米。苗床上铺一层湿土,将薯块平摆在湿土上,摆完后再盖3厘米厚的湿土,上面覆盖一薄层稻草或麦秸。苗床上搭小拱棚保温催芽,晚间加盖草苫。芽长到1.5~2cm时翻动选芽,使没有出芽的薯块继续出芽,芽呈墨绿色时移栽。起垄种植,垄宽90cm、高30cm,每垄栽2行,穴距25cm,穴深8~10cm,每亩栽5000株左右。移栽时将芽侧放,以利于扎根结薯。栽后及时覆土,每亩用50%乙草胺150ml或施田补100ml加水45kg喷雾封闭除草,然后扣棚膜。

03.播种

★播种密度:实行双行起垄种植,以南北走向为好,这样受光均匀,地温一致,出苗整齐。垄距80厘米,每垄种2行。株距20~25厘米,播种密度为每亩5000~6000株。一般在12月中旬前后播种,播种后当天扣棚。

★底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再用50kg的硫酸钾型复合肥做种肥,也可用20kg磷酸二铵、20~30kg碳铵再加20~25kg硫酸钾做种肥,施于播穴或播沟内,注意肥料尽量减少与种薯接触。

★覆盖地膜:盖膜时要让地膜平贴畦面,膜边压紧盖实,以利增温。并在盖膜前喷施乙草胺除草剂,然后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马上覆盖地膜。地膜以1m×0.6m或2m×0.6m规格为宜。盖土厚度控制在8~10cm,起垄高度15cm。为防止匍匐茎过度伸长、结薯延迟,也可在出苗后的3月初夜间棚温达12℃左右时撤掉地膜。

04.建棚和扣棚

★建棚:用长2.5~3m、直径1.5cm的竹竿两根搭梢对接,搭成高90cm、宽3~3.2m的小拱棚,选用宽4m的农膜覆盖。也可根据材料建成6m宽和8m宽的中棚。

★扣棚:播种后应及时扣棚,用土将农膜四边压紧压实,尽量做到棚面平整。棚两边每隔1.5m打一个小木桩,用14号铁丝或塑料压膜线拴住两边小木桩压紧塑料薄膜,以达到防风固棚的目的。

三、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种出来的马铃薯能卖上好价钱,但是种植起来,要求也更高。首先,我们要选品以及处理种薯;其次,基地选择与整地;再其次,施肥与播种;最后,田间管理

01.选品以及种薯处理

★选品:在应用脱毒种薯的基础上,根据用途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食用鲜薯生产选用克新系列品种;如加工淀粉、粉条等,可选用克新12号等;加工薯条、薯片等,选用大西洋、夏坡蒂等。

★种薯处理:选择中小薯做种,以薯形规整、薯皮细致柔嫩光滑为宜;在4月中旬,播前25~30天,将种薯出窖,然后摊在室内近阳光处或室外背风向阳处,干铺2~3层,上下各铺3~4层细砂,温度保持在15℃~20℃,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夜间注意防寒,3~5天翻动1次,均匀见光,催芽。种薯切块,每个薯块最少有1~2个芽眼。100kg薯块用体积分数25%甲霜灵100g加少量水浸蘸或喷洒,可杀死种薯内部分细菌,并可推迟晚疫病的发生期,也可用草木灰拌种。

02.基地选择与整地

要选择生态条件好、远离污染源、地势高燥、土松地肥、土层深厚、易于排灌的砂质土壤、土壤偏酸性(pH值5~5.5最好)地块。前茬以小麦、亚麻、玉米或大豆茬为好。基地环境质量(空气、灌溉水、土壤)指标符合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伏秋整地的地块翻、耙、耢后起垄、镇压。春整地的地块,早春耙耢灭茬,达到待播状态。

03.施肥与播种

★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合理搭配。马铃薯需肥比例一般为氮∶磷∶钾为5∶2∶11。每亩用优质农肥3000~5000kg,有机质含量8%以上,尿素15kg,二胺15kg,硫酸钾15kg,混拌均匀,或用等同纯氮、磷、钾含量的专用肥或复合肥做底肥。

★播种:当土壤10厘米深处温度稳定达到5℃时,及时播种。播种以垄作为主,以行距60~70cm、株距20~35cm为宜,覆土厚度不应小于7~9cm,并提倡深开沟、浅覆土的办法,利于苗全、出苗整齐一致。早熟品种及高肥力的地块适当密植,每公顷保苗3300~5000株,晚熟品种及肥力较低的地块适当稀植,每公顷保苗3000~4000株。

04.田间管理

及时铲、蹚,疏松土壤和消灭杂草,为植株生长和块茎形成增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马铃薯栽植后应立即镇压,以减少土壤空隙,防止跑墒,并使下层土壤水分上升,供给马铃薯发芽需要。出苗前可耢1遍,耢掉表土,提高地温,兼有灭草作用。

在马铃薯幼芽顶土时进行1次深中耕、浅培土。苗出齐后及时铲1遍,再蹚1犁,低培土,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在发棵期铲2遍、蹚2遍,高培土,做到垄沟窄、垄顶宽。在苗齐后,要及时查田补种。

在播种的同时,可施用辛硫磷颗粒剂每亩3~5kg,防治金针虫、蛴螬、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播后5~10天,未出苗前进行土壤处理,防除苗期杂草,可用乙草胺加嗪草酮、施田补进行。在初花期用甲霜灵锰锌或百德富可湿性粉剂或可杀得可湿性粉剂、瑞毒霉可湿性粉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最后,我们再来简单总结一下。首先,我们说2020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会很大,这是,我们通过2017年农业部发布的“马铃薯产业指导意见”以及往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分析得来。其次,在探讨马铃薯能否丰产的问题上,我们探讨了三种马铃薯栽培方式。无论我们选用哪种栽培方式,都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使得马铃薯获得丰产。


农夫说


根据人民网北京2月23日农业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并解读《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到202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中国是全球的马铃薯生产大国,总种植面积达8600多万亩,总产量1亿多吨,均居全球第一。我国马铃薯整个产业的规模5600亿,其中种薯90亿,每年6000多吨商品薯总计近2000亿的市场。

根据农业部规划,2020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达1.3亿吨,其中30%用作主食加工,可加工2000万吨主食。2025年达2.2亿吨,约1亿吨用作主食加工,马铃薯营养主食消费需求达5000万吨。按照3∶1折算,可实现7300万吨粮食供应能力。

中国马铃薯主食产品已达200多种,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预测到2025年,主食战略有望拉动马铃薯产量达2.2亿吨,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增值超3000亿元。


末农


今年土豆种植面积我们这里加大了,预计行情一般。


风筝绕飞一线人


马铃薯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分布,这个时间点,冬种马铃薯开始收获,而北方一季作尚未开始播种!所以面积预计将呈增加态势,但是由于受疫情和资金的制约预期面积增加不均衡。


用户3977026405015


可能是大大减少面积了,因为这二年都设挣着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