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從“交通靠走,信息靠吼,喝水靠桶,娛樂靠酒”到現在富足的小康村,貴州正安縣自強村發生的鉅變,得益於自強村的“名譽村長”鄭傳樓和全村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過去30多年裡,鄭傳樓幫助自強村村民過上了富足而幸福的日子,也使自強村從“烏鴉變鳳凰”。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2017年8月,貴州日報報業集團原副總編輯張興教授走進貴州省正安縣自強村。在走訪後,他感慨不已——自強村自強不息的精神令人敬佩,鄭傳樓不忘反哺、盡孝感恩的話語在他心底久久駐足……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文|張興

正安縣安場鎮自強村,村頭一左一右有兩件物事引人注目。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右邊,一塊巨石上勒著“自強不息”四個大字,四個大字塗成紅色,如火焰燎人。左手,立著一尊老年婦人頭像,還有一本翻開的大書造型。老人家面容慈祥、深情遠望,像心裡有話要向人訴說。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8月25日,當了村裡29年“名譽村長”的鄭傳樓,領著我、前外交官張恩慈和貴州詩人協會秘書長郭思思一干人,站在村口。看著這尊塑像,鄭傳樓眼中有些溼潤。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被雕成石像的老人,是鄭傳樓103歲才過世的奶奶。鄭傳樓一直記著奶奶反反覆覆不知講過多少遍的話,他覺得這些話已經刻進心裡。“要靠自己!自己強了才立得起。”“要讀書。書讀多了,就有不一樣的心氣!”“心要善。多想著大家,多給大家辦事,自己也會過得安逸。”他信了奶奶的話,追著爸爸——村裡第一個大學生的足跡,12歲時離開自強村,到省城貴陽求學。一直讀到大學畢業,一直當到副廳級幹部,他也沒有忘記當年小夥伴們拉著自己手和衣服,哭著不讓他走、要他還要回來的場景。幾十年裡,他一直在想,自己最該給家鄉留下一些什麼?

說起鄭傳樓這個心願,自強村黨支部女支書賈劉乙、村委會主任包雨強、黨支部副書記鮮勁松都有一個大致相同的說法:他當了29年“名譽村長”,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產業發展,每一件事都在為村裡盡心盡力。可大家最感念他的,還是他讓全村人相信,要像村子的名字那樣,靠自強不息去創造好日子。

鄭傳樓贊同這個說法。他向我們招招手:“走,我帶你們去看一條路。那是自強村裡修起的第一條志氣路!”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順著起伏的山勢,我們走上一條20多年前建成的水泥路。

立在一座30來米長、顏色已經有些斑駁的橋上,但見一條小河被大壩軋住。有了壩,河水因此成了淙淙細流,艱難地繞過一塊塊石頭向前方淌去。路有8公里長,越往裡走,便越有些彎彎曲曲,路邊巨石嶙峋,大的面積怕要超過六、七張桌面,讓人想象當年施工多麼不易。林子也越走越密,在林深處,透過薄薄的山嵐,聽水聲、鳥鳴聲、車子駛過的喇叭聲交織在一起,再望著陽光下村裡一幢幢白牆青瓦的二層、三層小樓,不知不覺就進了一幀妙不可言的風景。外交官張恩慈有了感慨:這裡像我曾到過的歐洲某個地方,哦,瑞士!我真想來這裡支教,讓更多山裡的孩子走向世界。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打通這條路,自強村人想了多少年。

大山緊緊鎖住了這個小山村。村裡人去鎮上,也要爬坡越嶺。好不容易養了頭豬,要想變錢,人背肩扛,一頭汗水一身泥弄到鎮裡街上,賣不掉,還得添上更多汗水和泥扛回來。封閉造就了窮。有人便拿這裡的老地名“包家坡”打趣:“包家坡強盜窩,早上偷來當午飯,晚上偷來做被窩。”話是說得極端了,可也道出了當年的窘境。

鄭傳樓想,打通鄉親們心路,讓自強村真正自強自立,就要從修這條路抓起。

他四處奔走,政府關心支持,資助了12萬多元。可按正常造價,這只是建造費用的十分之一。怎麼辦?他說,得把大家心裡的火燒起來,這火就是志氣。

那時全省交通狀況都不好,一到週末,鄭傳樓打老遠從省城坐班車回自強村,天不亮出門第二天天黑才攏。幹啥?開會、串戶、拉家常、擺道理,告訴大家等靠要等不來幸福路,自己流了汗甚至流了血,那幸福才真正甜蜜。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一個人感動一村人。自強村民投工投勞4.5萬個,用3年時間打出了自強村走向山外的第一條道路,山裡人看到了山外的世界,也看到了自己的力量。

黨支部委員王建勇,對當年鄭傳樓領著大家修志氣路記憶猶新。他說:“鄭書記作為榜樣,真是了不起!他講要把睡著的人喊醒,讓被喊醒的人去拼命幹,這些話變成了我們往前走的動力。”

王建勇本已經上貴陽,在師範大學當了保安,每月拿著一筆穩當的固定收入。鄭傳樓硬是動員他回鄉給村民做個榜樣,用自己力量去改變村裡面貌。他能很動情地講說這方面一個個故事。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能繪聲繪色講說這些故事的,可不止一個兩個人。

61歲的村民劉志軍,至今記得那年大年初一,鄭傳樓領著村裡一幫人,用繩子懸著鑽進一個80多米深的山洞裡尋找水源的事。天上落著大雪,山路上結著冰凌,鄭傳樓們在洞裡找水,幾個村民在洞外拾柴生火,準備用火為出洞的人暖身。火燃著燃著,劉志軍突然覺得這火在燒燙自己的心:“傳樓從貴陽回村,爬山鑽洞找水,要我們相信自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要領他這份情,更要理解他這份情!”

提起鄭傳樓,村民鄭維順、鄭傳瓊覺得,說一千道一萬,是他讓全村人明白了一個道理:抓錢袋子,先得解決一個富腦子問題。

腦子富了,沒有錢可以生錢。腦子貪乏,有了錢也可能變窮。

“怎樣富腦子?當務之急是抓教育。”鄭傳樓說的抓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感恩教育、技能教育三件事一起抓。村幹部和村民說,看看村裡的學校,就知道他這是肺腑之言。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當年為了村裡辦學校,鄭傳樓四下找關係,引起省領導和航空工業總公司領導關注。航空工業系統一萬名職工捐贈12.5萬元,團省委匹配1萬元,一個星期便在石頭坡上平整出2000多平方米場地,讓又一個象徵自強村人有志氣的產物誕生。這所山村學校裡,已經走出了130多位大學畢業生。鄭傳樓和學校和學生結下了深深的情誼。他珍藏著村裡一位叫鄭維乾的青年寫給自己的信:“伯伯,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夜晚,你帶著1000元錢、3件衣服到我家的場景。就是那一夜,你讓我發奮去讀書。”1000元錢3件衣服,是鄭傳樓代新華社記者金滔轉交的。鄭維乾現在已經是清華大學研究生,兩個弟弟也分別考上了南開大學和山東大學。鄭傳樓逢人愛講這三兄弟的事。他說:“三哥弟帶動了一片人。更多的人知道了志氣這棟樓,要建在教育這個根基上。”

村民鄭傳保,16歲去福建廈門打工。看到家鄉變化,縣裡又出臺了相關政策,2008年,他回到自強村,辦起炭粉廠。廠子規模不大,年產值不過300萬元。可他覺得蠻有成就感,他的成就感,又影響了其他一些外出打工者回鄉創業。

鄭傳樓說,現在農村普遍存在“四化”問題:農業兼業化、勞力空心化、性別婦女化、年紀老齡化。從自強不息角度出發,鼓勵更多外出打工者回鄉創業,也是當下倡導用群眾自己力量,去解決社會問題的一個途徑。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自強村自強不息,成了小康村。

可賈劉乙、包雨強、鮮勁松等村幹部還覺得任重道遠。

走訪當天,我與幾位村幹及縣督察局陳鵬、李秋言、王新等幾位幹部不期而遇。談論間,聚焦到一個共同話題。如今扶貧政策好、幹部強、資金足,但也要防止運用政策、使用資金不精確不到位,出現在群眾中的心理不平衡和其他一些負面現象。大家七湊八弄,成了三句話:“政府審事想思路,幹部幹事做示範,百姓想事奔小康”。這一下,就把立志的範圍又拉大了。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離開自強村,鄭傳樓打開車窗,向村頭那尊奶奶的塑像張望。我想問,是不是有什麼話還要講。又一想,不用了。我覺得,他肯定是想告訴奶奶,當年那些言傳身教,已經變成了不止一個人的力量。自強不息精神催開的花朵,不應該只在自強村綻放。自強村人永遠不會停止腳步,目前正在規劃建立《春暉文化生態園》,其中要建設一個《春暉文化館》,傳播春暉文化。

志氣立起“自強村” ——文化人張興走訪大扶貧一線手記之三十五

張 興

張興,二級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管專家,貴州師範大學、貴州民族大學等院校座教授,碩士生導師,貴州日報報業集團原副總編輯。

曾在國防企業當過工人。1977年考入四川大學,畢業後從事30餘年記者編輯工作。曾獲中國新聞二等獎,中國新聞獎副刊複賽一等獎、攝影複賽一等獎,中國黨報新聞一等獎。

著有《人、地、城》、《雜花生樹》等多部詩歌集、散文隨筆集、新聞作品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