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水泥廠欠下“生態債” 唐山老人12年投800萬綠化千畝荒山

開水泥廠欠下“生態債” 唐山老人12年投800萬綠化千畝荒山

張興綠化荒山寫下人生傳奇

開辦水泥廠,他“日進斗金”;粉塵汙染,他自己染上矽肺病;毅然關廠,投入近800萬綠化千畝荒山,這是7旬老人張興的“傳奇”人生。

從57歲開始,12年來堅持植樹造林。別人眼裡的苦累,在如今古稀之年的張興看來,只是另一種生活方式:“我在還債,還我汙染環境的債,還家鄉一片綠色。”

綠化·起因

靠水泥廠發家,他也因此患上矽肺病

張興今年69歲,是唐山豐潤區王官營鎮北部東胡各莊村人。雖然如今已經上了歲數,但張興在當地是個有名的能人。

早年間,張興跑運輸掙了一筆錢,後來,他看好當地豐富的石灰石礦產資源,就於1988年辦起了一家個體水泥廠。幾年下來,他的水泥廠發展到5家,生意越做越大,成為遠近聞名的企業家。

張興富了,可是身體卻出了問題。1996年前後,由於經常乾咳,張興便去體檢,醫生盯著他的胸片看了半晌,確診他得了矽肺病。

醫生判斷,這是長期在粉塵環境工作的結果,這種病很難根治,這引起了張興的反思。“過去沒有環保意識,廠裡到處是粉塵,街上也灰濛濛的。”張興說,當地最多時有近百家水泥廠,一片烏煙瘴氣。

明白了病根後,決定退出“灰金”行業

患病之後,喘氣變得有些費勁兒,張興很沮喪,同時對自己的行為也很懊悔:昔日青山綠水的王官營,幾年時間就變得千瘡百孔,漫天飛塵,青山不見,綠水乾涸。

人們不善待環境,環境對人也就不客氣。除了矽肺,當年張興還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每天大把吃藥。“家鄉以前山清水秀,空氣透亮,後來大家到處開礦,才搞得灰塵飛揚。”看著藍天不再,再想想自己的病,張興心裡很不是滋味。

張興明白自己的病根,再聞到水泥味就會感到不舒服,於是他退出這個“灰金”行業。到2006年,他陸續關掉4家水泥廠,僅剩1家,上了環保設施,交給兒子經營。

綠化·行動

承包荒山種樹,想的是以此回報家鄉

廠子關了,接下來幹什麼?2006年,張興遇到一個“還債”的機會。這一年,東胡各莊村委會想把村北1000多畝荒山承包出去,但是誰也不願意承包,因為村委會有個條件:不許開礦,只能綠化。

綠化荒山是個“賠錢”的事,沒人願意幹。這座名為龍山的荒山,過去放羊的、砍柴的多,連草根都被挖走燒火,留下漫山遍野的“傷疤”。龍山也曾承包給村民搞綠化,可多年過去,就是綠不起來,這山成了村裡的心病。

於是,村書記找張興商量,希望他能把龍山綠化起來。“我都是奔60歲的人了,所以一開始並沒有立即同意,可是想想自己開水泥廠落下的一身病,就當是找機會回報家鄉,回報自然了。”張興起初想著,自己在當地也算是有家底的人,“大不了花個幾十萬,不算什麼,自己後半輩子反正也不愁吃花了。”

就這樣,他開始棄商種樹。村裡給張興的協議是,這座荒山必須要種樹,將來有收益後,分兩成歸村集體。

不顧孩子反對,打定主意要還“生態債”

得知父親要種樹,三個孩子堅決反對,“勞累了一輩子,身體也不好,該享享福了,怎麼還要去‘遭罪’了。”

兒子張海軍和父親叨叨,“您可以來幫我管理水泥廠,就算不幹這個,咱縣城有房,您也不缺錢花。種樹要起早貪黑,投錢就像無底洞。您不怕敗家,我怕敗家!”

聽了兒子的話,張興不急不惱,笑著說:“敗家不怕,大不了回家種地、睡土炕,照樣有吃有喝。”

張興種樹的事情,也引起了村裡人議論:“有錢燒的!1000畝荒山,他張興幾個水泥廠夠賠的?”可是已經打定主意的張興並不理會,“我要好好還一還開水泥廠欠下的‘生態債’。”張興說。

綠化·困難

當時山上沒水,只能在夏天冒雨搶種

說幹就幹!當時山上沒水、沒電、道路不通,張興就帶著工程隊上了山,接電、打機井、平整土地、拓寬山路。一系列基礎工程下來,光第一年他就投入了上百萬元。

為了讓荒山儘快披上綠裝,張興和他僱用的50多位村民一起每天揹著樹苗上山栽樹。一捆樹苗50多斤,上山一趟要一個多小時,往往連年輕人都累得直不起腰。張興一身病,走一段就氣喘吁吁。沒走幾步汗水已溼透上衣,一擰水就嘩嘩流。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對張興和他僱用的村民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山上沒水,只能在夏天雨水多時搶空種樹。每次冒雨搶栽下來,渾身都溼透了。

開始幹之後,張興發現,種樹的花銷並不像他當初想的那樣。為解決水源問題,他請人進山打井。村裡打井最多100多米見水,他們在山裡打了3個多月,探到300多米才終於見水,前後花了21萬元。

種樹花銷巨大,700萬家產全投了進去

最初當地有關部門免費提供樹苗,第五年起不再免費,張興就自掏腰包。困難還不止這些,張興說:“樹苗不算貴,最貴的是人工費,也不好找人。”

每日僅人工費就要3000多元,就這樣,張興用了整整3年才將600畝荒山全部栽上了樹。為了看管樹苗,他還在山下蓋了幾間房,捲起鋪蓋住進山裡,老伴也跟著進了山。

“一開始覺得花二三十萬就可以了,說知道錢越花越多,到如今已經將700萬全部家產都投了進去,還欠了100萬。”

看著父親這麼執著,張興的3個子女也開始支持他的工作。張興資金緊張的時候,兒子張海軍還會將水泥廠盈利的錢貼補一部分給父親。

“花的錢太多了,把給我孫女留的錢都花了。”張興邊說邊爽朗的笑,但他說自己不後悔,他覺得留給孩子們一片綠蔭比錢都有意義。

綠化·成果

植樹造林12年,綠化面積達到1000畝

由於前期投入太大,儘管家底豐厚,張興也為錢發起了愁。經過反覆思考和研究,張興在比較平坦的山地上栽種果樹,果園裡散養黑豬,用銷售果品和豬肉的收入來解決資金問題。

這一片片綠蔭中,付出了多少心血!本村村民孫有富跟著張興幹了10年,他最理解張興的苦:“張興可真不容易啊。”

張興最怕山火,最慘的是2015年的大火,“張興發瘋地帶著大家救火,但還是有近50多畝的松柏為灰燼。大火過後,張興好長時間都無精打采的。”可是第二年春天,人們看到,山火燻黑的土地上,張興又開始種樹了。

12年過去了,龍山的綠化面積從起初的600畝達到了1000畝,山頂的松柏已經有一人多高了;山腳下的核桃、蘋果、櫻桃、大棗、柿子等8000多棵果樹,枝繁葉茂,已經到了盛果期。已69歲的張興,每天頭戴草帽,手裡拄著一根柺杖,秋冬巡山,春夏補栽樹木。

滿山樹木蔥鬱,空氣裡也有了“甜味”

望著滿山蔥鬱的樹木,張興滿眼的快樂和自豪:“以前沒樹的時候,一隻鳥也沒有,現在斑鳩、麻雀、百靈,啥鳥都有。不僅如此,東胡各莊現在空氣清新,龍山上空氣還有‘甜味’,我多年的矽肺也控制住了,身體越來越棒!希望鄉親們都來種樹。”

東胡各莊村村民對張興植樹的態度也發生變化,都說:“張興栽樹,鄉親們跟著沾光了!”如今,東胡各莊村和周圍村莊的村民都開始栽起了樹,楊家峪村的劉永才、施家營村的王慶山都承包了成百上千畝的荒山植樹。在豐潤,張興綠化山林的事業不再孤獨。

張興還說,他已經和兒子達成一致,將來他老了,兒子要接他的班,把綠色永遠留住。

■攝/國海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