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南京"2019年度人物揭曉,季華、俞曉冬、陳德風、邢青松等老兵上榜


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全市道德風尚高地建設,充分發揮道德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形成"爭當身邊好人、爭做文明市民"的良好社會風尚,2019年我市在全社會廣泛開展了"感動南京"2019年度人物和南京好市民評選活動。

經各區、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推薦、徵求意見、綜合評定等程序,"感動南京"2019年度人物和"南京好市民"評選結果近日揭曉,來自我市各行各業的10位市民當選年度人物,1名個人和2支抗疫一線醫護團隊被授予特別獎,102位市民獲得"南京好市民"榮譽稱號。其中南京市退役軍人陳德風榮獲"敬業奉獻類"榮譽稱號,邢青松、季華、俞曉冬榮獲"美德美善類"榮譽稱號。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作出批示:去年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邁出了新的步伐。"感動南京"年度人物和"南京好市民",是我市各行各業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優秀代表,他們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真善美,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和標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們立足崗位無私奉獻、主動投身抗疫工作,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重要貢獻。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以先進為榜樣,以模範為引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為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匯聚強大力量!

敬業奉獻類人物

陳德風——地下追光33年的技術專家


簡介:陳德風,男,1964年出生。陳德風1986 年從部隊退伍後進入南京市供電局,立下了"要國人自己做電纜安裝"的遠大志向。33年,他記錄了30個筆記本,疊放起來有一個桌子那麼高。愛問、愛想、愛鑽研,陳德風勤奮學習,刻苦努力,迅速成長。2007年,南京供電公司成立了陳德風勞模創新工作室,多年來,他帶領團隊組織成立課題攻關小組,成功研發了電纜彎道敷設滑輪組、電纜蛇形敷設打彎器、電纜專用固定夾具等器具,填補了江蘇省220千伏大截面電纜施工工具的空白,獲得了國家專利。疫情暴發以來,他堅守工作崗位,做好電力保障工作,在他的倡議和帶領下,"陳德風勞模創新工作室"向江蘇省人民醫院捐贈了22400元人民幣,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陳德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稱號,被評為國家電網公司技能專家、江蘇省電力公司技能一級專家。2019年榮膺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美德美善類

邢青松——帶領10萬農戶一起致富的誠信之星


簡介:邢青松,男,1965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蘇固城湖青松水產專業合作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他是一名退役老兵,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回到高淳後響應國家號召,從銀行辭職下海經商,在從事螃蟹銷售養殖的過程中,秉承誠信當先、質量第一的宗旨贏得消費者青睞。他將"固城湖邢青松"打印到蟹殼上,打響了固城湖螃蟹品牌;他為"固城湖邢青松"螃蟹拿到"出境護照",並建立了國內第一家螃蟹研究所,他成立了江蘇第一個省級水產類農民專業合作聯社,現有社員3218戶,養殖面積13.68萬畝;他以保護價收購社員螃蟹、舉辦分紅大會、推出了螃蟹保險"全國第一單"。到2018年,合作社帶動養殖、經銷等農戶10萬戶,幫助社員推銷5.78億元。抗"疫"期間,邢青松帶領聯社採取分期分批供應蟹苗飼料,電話微信指導養殖技術等措施,實現疫情防控和河蟹生產兩不誤。青松水產聯社捐贈10萬元支持防疫工作。

2007年被人事部、中央文明辦等授予全國文明誠信個體工商戶稱號。2011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勞動模範稱號。2019年被江蘇省委宣傳部授為"最美誠信之星"。

季華——堅守初心一生捐款百萬的"摳門"老兵


簡介:季華,94歲,已逝。一個參加過抗戰和解放戰爭的老兵,常年一身部隊配發的舊軍裝、一雙解放鞋,背一個用了幾十年的黃書包,戴一頂草帽,農民打扮的季華以"摳門"聞名,用煙盒藥盒背面寫作、吃飯只有一個菜……季華在對自己"摳門"的同時捐款百萬幫助受災群眾、困難學生。近20年間,他先後立過3份遺囑:"遺體捐獻,不設靈堂,不收花圈";"臨終時不要過分搶救,為國家節約醫療資源";"所有積蓄包括撫卹金、喪葬費,全部用作交納特殊黨費、捐給家鄉學校作為季華尊教助學基金……"一事專注便是動人,一生堅守便是深邃,季華留下了一筆令世人崇敬的寶貴精神財富。

俞曉冬——用生命為山娃娃撫琴的"古箏媽媽"


簡介:俞曉冬,女,1960年生,南京市玄武區軍休幹部,原為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國家一級古箏演奏家。2010年,俞曉冬在被確診患有腫瘤之後決定,發揮自身所長,利用療養和節假日時間,到父親當年曾經戰鬥過的大別山革命老區安徽金寨縣的鄉村小學支教,教會當地的留守兒童彈古箏,以自己所能回饋那裡的父老鄉親。她自籌資金20多萬元,購置了30多架古箏,在金寨縣"小南京學校"建起了一間古箏教室,掛牌成立了"山娃娃古箏班",無償為30多名留守兒童親授古箏技藝,一批批山娃娃在小學畢業前不僅全部通過全國器樂水平六級考試,還多次參加國內公益演出,取得驕人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