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南京"2019年度人物揭晓,季华、俞晓冬、陈德风、邢青松等老兵上榜


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市道德风尚高地建设,充分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争当身边好人、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社会风尚,2019年我市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了"感动南京"2019年度人物和南京好市民评选活动。

经各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推荐、征求意见、综合评定等程序,"感动南京"2019年度人物和"南京好市民"评选结果近日揭晓,来自我市各行各业的10位市民当选年度人物,1名个人和2支抗疫一线医护团队被授予特别奖,102位市民获得"南京好市民"荣誉称号。其中南京市退役军人陈德风荣获"敬业奉献类"荣誉称号,邢青松、季华、俞晓冬荣获"美德美善类"荣誉称号。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作出批示: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感动南京"年度人物和"南京好市民",是我市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优秀代表,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真善美,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和标杆。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们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主动投身抗疫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先进为榜样,以模范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汇聚强大力量!

敬业奉献类人物

陈德风——地下追光33年的技术专家


简介:陈德风,男,1964年出生。陈德风1986 年从部队退伍后进入南京市供电局,立下了"要国人自己做电缆安装"的远大志向。33年,他记录了30个笔记本,叠放起来有一个桌子那么高。爱问、爱想、爱钻研,陈德风勤奋学习,刻苦努力,迅速成长。2007年,南京供电公司成立了陈德风劳模创新工作室,多年来,他带领团队组织成立课题攻关小组,成功研发了电缆弯道敷设滑轮组、电缆蛇形敷设打弯器、电缆专用固定夹具等器具,填补了江苏省220千伏大截面电缆施工工具的空白,获得了国家专利。疫情暴发以来,他坚守工作岗位,做好电力保障工作,在他的倡议和带领下,"陈德风劳模创新工作室"向江苏省人民医院捐赠了22400元人民币,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陈德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技能专家、江苏省电力公司技能一级专家。2019年荣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美德美善类

邢青松——带领10万农户一起致富的诚信之星


简介:邢青松,男,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他是一名退役老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回到高淳后响应国家号召,从银行辞职下海经商,在从事螃蟹销售养殖的过程中,秉承诚信当先、质量第一的宗旨赢得消费者青睐。他将"固城湖邢青松"打印到蟹壳上,打响了固城湖螃蟹品牌;他为"固城湖邢青松"螃蟹拿到"出境护照",并建立了国内第一家螃蟹研究所,他成立了江苏第一个省级水产类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现有社员3218户,养殖面积13.68万亩;他以保护价收购社员螃蟹、举办分红大会、推出了螃蟹保险"全国第一单"。到2018年,合作社带动养殖、经销等农户10万户,帮助社员推销5.78亿元。抗"疫"期间,邢青松带领联社采取分期分批供应蟹苗饲料,电话微信指导养殖技术等措施,实现疫情防控和河蟹生产两不误。青松水产联社捐赠10万元支持防疫工作。

2007年被人事部、中央文明办等授予全国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称号。2011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2019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为"最美诚信之星"。

季华——坚守初心一生捐款百万的"抠门"老兵


简介:季华,94岁,已逝。一个参加过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老兵,常年一身部队配发的旧军装、一双解放鞋,背一个用了几十年的黄书包,戴一顶草帽,农民打扮的季华以"抠门"闻名,用烟盒药盒背面写作、吃饭只有一个菜……季华在对自己"抠门"的同时捐款百万帮助受灾群众、困难学生。近20年间,他先后立过3份遗嘱:"遗体捐献,不设灵堂,不收花圈";"临终时不要过分抢救,为国家节约医疗资源";"所有积蓄包括抚恤金、丧葬费,全部用作交纳特殊党费、捐给家乡学校作为季华尊教助学基金……"一事专注便是动人,一生坚守便是深邃,季华留下了一笔令世人崇敬的宝贵精神财富。

俞晓冬——用生命为山娃娃抚琴的"古筝妈妈"


简介:俞晓冬,女,1960年生,南京市玄武区军休干部,原为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国家一级古筝演奏家。2010年,俞晓冬在被确诊患有肿瘤之后决定,发挥自身所长,利用疗养和节假日时间,到父亲当年曾经战斗过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安徽金寨县的乡村小学支教,教会当地的留守儿童弹古筝,以自己所能回馈那里的父老乡亲。她自筹资金20多万元,购置了30多架古筝,在金寨县"小南京学校"建起了一间古筝教室,挂牌成立了"山娃娃古筝班",无偿为30多名留守儿童亲授古筝技艺,一批批山娃娃在小学毕业前不仅全部通过全国器乐水平六级考试,还多次参加国内公益演出,取得骄人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