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草是什么意思?

用户619174858131


通篇几乎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显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


(一)原诗全文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二)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三)作者及创作背景

1.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1-2]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 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白居易当时只有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此诗也是白居易的成名作。

(四)古诗赏析

1.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2.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3.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4. 《古原草》这首诗题目标有“送别”二字,很显然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篇。而通篇几乎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显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


谢谢!


清玉洁言


离离原上草出自:《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解释如下: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

原文 如下: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译文如下: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一棵扎了根的杨树


这两句诗出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

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此诗一出在当时就广为人称道。


翰墨荣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句诗的意思是_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


衡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最后一句可以见到诗人的本意。这首诗题目标有“送别”二字,很显然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篇。而通篇几乎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显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



星花木兰


这句诗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全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与其说是写野草的茂盛,顽强的生命力,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显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唐人的咏物诗,往往在最后一句才能见到作者的本意,首句“离离原上草”,末句“萋萋满别情”,情深意切,所喻尤为巧妙,不愧为、白居易的成名作。



国学与诗心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

1.赋得:借古人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2.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3.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4.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5.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6.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7.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俏花旦


这句诗出自 《草》,

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诗句的意蕴

田野上处处是生机盎然的青草,

随处可见的它们,

年年岁岁秋黄冬枯、

岁岁年年春生夏长。

看似普通,却有着坚韧顽强的生命力。

即使是能焚化石头、金属的无情野火,

也无法断绝它们的生机,

春风吹来之时,

大地又是青草茸茸、绿意浓浓。

诗人通过诗文赞叹了平凡青草的不凡之处。

讴歌青草精神,

是对生命力的礼赞,

是对大自然的礼敬。

是诗人心中的可贵素养的流露。

愿双溪小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感恩您的阅读和支持!


双溪小筑


这里的草指小草,野草!


媒体人汪俊


离离原上草出自:《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解释如下: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

原文 如下: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