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耍灯逗狮子的“笑和尚”面具 这位老艺人一年只做出50个

春节临近,四川什邡洛水镇手工艺人周厚盛赶制的“笑和尚”面具陆续上架,将在春节期间陆续投放市场,满足消费者对春节的期盼和祝福。这种被称为“笑和尚”的面具,是很多人割舍不掉的童年记忆。

过年耍灯逗狮子的“笑和尚”面具 这位老艺人一年只做出50个

周厚盛和“笑和尚”面具

年过半百的周厚盛是远近闻名的“周古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将自己的家打造成了“民俗文化馆”,除了周家祖传下的古物,还有他从各地淘来的旧物,有的是普通民俗用品,有的则是珍贵的文物。与此同时,善于陶艺和绘画的他还传承着民俗物件——“笑和尚”面具的制作。

走进周厚盛陈列面具的屋子,粉面红腮大圆脸、喜笑颜开招人爱的“笑和尚”面具依次摆开,几乎占尽了整个屋子。墙面上还挂着孙悟空、哪吒、戏剧脸谱等面具以及各色笑和尚画像。置身其中,喜由心生。

过年耍灯逗狮子的“笑和尚”面具 这位老艺人一年只做出50个

因为是用草纸通过浆糊一层层粘连而成,所以也被称为“笑脸壳壳”,是川西民俗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工艺品。周厚盛说,这些“笑和尚”面具作为传统农历新年味的承载者,给了人们很多关于美好的寄托。“耍灯的都离不开笑脸面具,戴在脸上拿个蒲扇,拿个牛尾巴拂尘一甩一甩的,逗狮子、逗龙,这种味道就有年的味道,也有喜庆的味道,是一种祈福的味道,都希望来年更好。”

周厚盛在传承技艺的同时也在创新,以迎合当下审美。去年,电影《哪吒》火了后,哪吒的形象非常受消费者喜爱,周厚盛开发创作出惟妙惟肖的哪吒面具。

过年耍灯逗狮子的“笑和尚”面具 这位老艺人一年只做出50个

去年,周厚盛只生产出50个左右的笑脸面具。对传统做法的坚守,也让这位手艺人迷茫过一段时间。他也曾经想过采用机械化生产,提高产量。“如果用机械化生产就没有了传统的味道,把老文化就丢失了,我们要的就是把老文化振兴起来,捡起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传统味道的关注,周厚盛制作的笑脸面具也通过走定制路线,走进了越来越多的人家。传统的味道,需要经历时间的打磨,在制作笑脸和尚面具的过程中,周厚盛也在收获着不一样的心境和豁达。“笑脸面具很喜庆,摆在家里都能看到它笑,笑包含很多种意思,比如说幸福、和谐、美满、健康。都是笑体现出来的,它包含的内容太多了。”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