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泥鳅更好吃?

大虫子的妈


说到泥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泥鳅跟黄鳝都是我们常见的乡村美食,记得在我小时候,我们这边的田边小溪里面非常多的黄鳝和泥鳅,泥鳅它味道鲜美,并且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低,能降脂降压,即是美味佳肴又是大众食品,素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之美誉。美味又滋补,还易获得,价廉物美。泥鳅可食部分占整个鱼体的80%左右,高于一般淡水鱼类。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小儿体虚盗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

NO.1 酱炖泥鳅\r

准备食材如下:泥鳅1000克,色拉油50克,食盐1大把,酱油20克,葱50克,姜4片,干辣椒10个,料酒15克,东北大酱80克,十三香1茶匙,猪油(板油)25克,植物油几滴,香菜1棵,水1碗\r

具体做法如下:泥鳅放入清水中滴入几滴植物油养一天,让其吐尽腹中的杂物,将泥鳅捞出来放入一个深点的容器中,然后撒入一大把盐,立刻将容器盖上,泥鳅会在盐的作用下扑腾的很厉害,过了一会基本就会没力气了,打开盖子,将泥鳅放在水下冲洗干净捞出备用,将炒锅烧热放入色拉油和猪油,改成小火,等油热了(不要太热),放入干辣椒、葱姜,还是小火煸炒出香味,放入大酱小火煸炒到大酱出香味,改大火放入料酒、酱油和十三香爆出香味,放入一碗清水,只要能没过泥鳅鱼的量就可以,烧开,汤开后放入泥鳅鱼盖上锅盖,等到锅再次大开的时候,中火炖10分钟,然后打开盖子中大火将汤汁收浓稠后,撒上香菜就可以关火了!

NO.2 干煸泥鳅\r

准备食材如下:泥鳅1000克,葱姜蒜适量,干辣椒20克,花椒10克,麻椒10克,食盐1茶匙,食用油20毫升,鸡精1茶匙,白糖少许,生抽1汤匙\r

具体做法如下:新鲜泥鳅由于粘液,很难处理,可先套上塑料袋或者盖子,撒一些食盐盆中,剪掉头部,腹部从尾部到头部从中间剪开,然后用清水洗净内脏,上平底锅,入油,倒入清洗好的泥鳅,小火慢煸,待泥鳅水分煸干,身体变金黄,硬度符合自己的口味就可以捞出了,取适量葱姜蒜干辣椒切段(能吃辣可多放点干辣椒),上炒锅,烧热入油,关小火,放花椒麻椒炒出香味(能吃麻可多放麻椒),花椒麻椒炒出香味后,加入切好的葱姜蒜干辣椒,炒出香味(还是小火),加入生抽,白糖(提鲜),辅料炒出香味后,加入煸好的泥鳅,反复翻炒至均匀后,加盐和鸡精,出锅摆盘!

NO.3 红烧泥鳅\r

准备食材如下:泥鳅500克,青椒40克,植物油25克,酱油3克,料酒5克,醋2克,白砂糖2克,盐3克,味精1克,大葱5克,姜2克\r

具体做法如下:将泥鳅去泥洗净,葱切段,姜切片,青椒去蒂洗净,切成粒,炒锅注油烧热,下入葱段、姜片爆香,放入泥鳅煎至两面变色,加入料酒、酱油、醋、白糖、水、精盐烧开,小火煮至肉熟烂,汤浓,撒入味精、青椒粒炒匀即可。

NO.4 泥鳅炖汤\r

准备食材如下:泥鳅250克,味精2克,盐3克,植物油15克\r

具体做法如下:先将泥鳅用热水烫后,换水洗去黏液,剖腹去内脏,控干水分,入油锅煎至金黄色,加清水两碗,煮沸后改中火煮,汤汁浓缩到一半时,用盐、味精调味即可

NO.5 椒盐泥鳅\r

准备食材如下:泥鳅20条,色拉油适量,食盐适量,葱2根,姜5克,蒜5克,干辣椒5个,料酒10毫升,椒盐适量\r

具体做法如下:买来活泥鳅在盆中放水养1-2日,水中滴1匙食用油,使其吐净肚中沙污,中途换水1-2次,空锅烧大热,用篓捞起水中泥鳅迅速投入到热空锅里,同时急速盖上盖;(活蹦乱跳的小泥鳅是无法直接宰杀的),锅洗净重新置火上,加食用油,油热5成时(手放在油上空,感觉有点温热),将泥鳅放入,炸至表面凝固捞出,继续让锅中油温升至7成(油中插入一筷,筷周围冒出无数小泡泡),再次放入泥鳅复炸至表面焦香,体呈金黄色,捞出摊晾控油,青葱、姜、蒜分别切成末,干椒切成小细圈,锅中留些许刚炸泥鳅的油,中大火加热,下姜蒜椒末爆香,倒入炸泥鳅,盐,料酒翻炒,最后再撒入椒盐拌匀,加重泥鳅的味道,关火,盛起泥鳅!








收马达电机


哪种泥鳅更好吃,当然是乡下的那种土泥鳅了。味道非常鲜美,不论是煎还是炸,还是做汤喝,都非常好吃。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很难吃到肉,每天都是白菜萝卜,白菜萝卜,都可以连续吃上一个多月,那时候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受的了,经常挖空心思去找点野味来改善生活。

去田里或小沟小渠里盘泥鳅就是我最爱做的事情。带上一个网鱼的“捞须”,提上一个桶,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去田里盘泥鳅。

拦上一道渠,把渠里的水用桶盘干,然后就开始挖泥鳅。泥鳅藏得不深,双手往淤泥里一翻,就可以看到是否有泥鳅,那时候因为电打鱼还没开始,所以田里沟渠里泥鳅多,运气好的话,一般一上午就可以盘个一斤左右。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的拎着装有泥鳅的桶回家,交给奶奶。

奶奶这时候就会接过我的桶,找一个脸盆,把泥鳅放进去,再倒点清水,不一会,就可以看到脸盆的水浑浊了,然后奶奶又把水换掉,重新倒水,这样来回往复几次,泥鳅里面的泥巴就吐出来了,在清澈的水中游来游去。

饭点时间到了,奶奶要做菜了,我守在灶门,看着奶奶煎泥鳅。

锅烧红后,奶奶会先把泥鳅倒进去,然后用锅盖盖上,防止泥鳅因为被烫跳出来。盖上一两分钟后,泥鳅就不动弹了。锅上面沾了一层粘液,奶奶把锅洗干净,烧红锅。锅中放油,把泥鳅煎成两面金黄色。

然后奶奶用锅铲把泥鳅扒到锅中一侧,把之前就已经切好的辣椒、姜蒜爆炒,最后再把泥鳅一起翻炒,快出锅前,加小许水再焖一下,把大蒜扔进去,翻炒两下就可以出锅了。

吃饭的时候,一条泥鳅往往被我两口吃完,香酥香酥的泥鳅,味道特别鲜美。这也成为了我记忆中最难忘的画面之一。所以现在在抖音上特别喜欢看抓泥鳅抓鱼的视频,好像在梦中,我又回到了故乡,拎着水桶去田里抓泥鳅。


湘菜罗哥


泥鳅属鳅科,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分布各地。泥鳅生活在湖池,且形体最小,只有三、四寸长。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品种主要有:真泥鳅、大鳞副泥鳅和中华沙鳅。

真泥鳅

一般称泥鳅。体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口须5对,上颌3对,较大,下颌2对,一大一小。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体表粘液较多,头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较小。

大鳞副泥鳅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体形酷似泥鳅。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鳞片大,埋于皮下。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

中华沙鳅

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又称钢鳅。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常在底层活动。

目前国内也有很多观赏用泥鳅,体态和一般泥鳅一样,只是颜色更为艳丽,适合用于家庭饲养及观赏。


食神周大宝


Hello,大家好,我是猪蹄哥李大帅,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泥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底栖鱼类,也被称为为“水中人参”。哪种泥鳅好吃呢?

1.一般来说,泥鳅身体泛黄,这种泥鳅生长在水质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地方,肉质细嫩,体格也更肥美,泥腥味也比较少。这样的你就可以用来炖汤。

2.身体发黑了泥鳅,生长的水质较差,泥腥味较重,自己泥鳅适合于红烧。

3.泥鳅可以选择用高压锅来烧制,这样,可以让口感更松软。





猪蹄哥李大帅


当然是野生的泥鳅最好吃。

泥鳅肉质鲜美,可以做成很多美味,5-6月份的泥鳅是产卵盛期,做出来不光肉质鲜美,里面的“蛋”更是美味无比。

做泥鳅方法有:

一、红烧泥鳅

准备食材如下:泥鳅500克,青椒40克,植物油25克,酱油3克,料酒5克,醋2克,白砂糖2克,盐3克,味精1克,大葱5克,姜2克

具体做法如下:将泥鳅去泥洗净,葱切段,姜切片,青椒去蒂洗净,切成粒,炒锅注油烧热,下入葱段、姜片爆香,放入泥鳅煎至两面变色,加入料酒、酱油、醋、白糖、水、精盐烧开,小火煮至肉熟烂,汤浓,撒入味精、青椒粒炒匀即可。

二、酱炖泥鳅

准备食材如下:泥鳅1000克,色拉油50克,食盐1大把,酱油20克,葱50克,姜4片,干辣椒10个,料酒15克,东北大酱80克,十三香1茶匙,猪油(板油)25克,植物油几滴,香菜1棵,水1碗

具体做法如下:泥鳅放入清水中滴入几滴植物油养一天,让其吐尽腹中的杂物,将泥鳅捞出来放入一个深点的容器中,然后撒入一大把盐,立刻将容器盖上,泥鳅会在盐的作用下扑腾的很厉害,过了一会基本就会没力气了,打开盖子,将泥鳅放在水下冲洗干净捞出备用,将炒锅烧热放入色拉油和猪油,改成小火,等油热了(不要太热),放入干辣椒、葱姜,还是小火煸炒出香味,放入大酱小火煸炒到大酱出香味,改大火放入料酒、酱油和十三香爆出香味,放入一碗清水,只要能没过泥鳅鱼的量就可以,烧开,汤开后放入泥鳅鱼盖上锅盖,等到锅再次大开的时候,中火炖10分钟,然后打开盖子中大火将汤汁收浓稠后,撒上香菜就可以关火了!

三、干煸泥鳅

准备食材如下:泥鳅1000克,葱姜蒜适量,干辣椒20克,花椒10克,麻椒10克,食盐1茶匙,食用油20毫升,鸡精1茶匙,白糖少许,生抽1汤匙

具体做法如下:新鲜泥鳅由于粘液,很难处理,可先套上塑料袋或者盖子,撒一些食盐盆中,剪掉头部,腹部从尾部到头部从中间剪开,然后用清水洗净内脏,上平底锅,入油,倒入清洗好的泥鳅,小火慢煸,待泥鳅水分煸干,身体变金黄,硬度符合自己的口味就可以捞出了,取适量葱姜蒜干辣椒切段(能吃辣可多放点干辣椒),上炒锅,烧热入油,关小火,放花椒麻椒炒出香味(能吃麻可多放麻椒),花椒麻椒炒出香味后,加入切好的葱姜蒜干辣椒,炒出香味(还是小火),加入生抽,白糖(提鲜),辅料炒出香味后,加入煸好的泥鳅,反复翻炒至均匀后,加盐和鸡精,出锅摆盘!

四、泥鳅炖汤

准备食材如下:泥鳅250克,味精2克,盐3克,植物油15克

具体做法如下:先将泥鳅用热水烫后,换水洗去黏液,剖腹去内脏,控干水分,入油锅煎至金黄色,加清水两碗,煮沸后改中火煮,汤汁浓缩到一半时,用盐、味精调味即可。

五、椒盐泥鳅

准备食材如下:泥鳅20条,色拉油适量,食盐适量,葱2根,姜5克,蒜5克,干辣椒5个,料酒10毫升,椒盐适量。

具体做法如下:买来活泥鳅在盆中放水养1-2日,水中滴1匙食用油,使其吐净肚中沙污,中途换水1-2次,空锅烧大热,用篓捞起水中泥鳅迅速投入到热空锅里,同时急速盖上盖;(活蹦乱跳的小泥鳅是无法直接宰杀的),锅洗净重新置火上,加食用油,油热5成时(手放在油上空,感觉有点温热),将泥鳅放入,炸至表面凝固捞出,继续让锅中油温升至7成(油中插入一筷,筷周围冒出无数小泡泡),再次放入泥鳅复炸至表面焦香,体呈金黄色,捞出摊晾控油,青葱、姜、蒜分别切成末,干椒切成小细圈,锅中留些许刚炸泥鳅的油,中大火加热,下姜蒜椒末爆香,倒入炸泥鳅,盐,料酒翻炒,最后再撒入椒盐拌匀,加重泥鳅的味道,关火,盛起泥鳅!


猪妈小厨房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家乡河水里的泥鳅最好吃,纯野生,河水清澈,无污染,长出来的泥鳅不大但是吃起来鲜美。

小时候河水到冬季快干枯的时候,拿个桶,在有水的低洼地带去捞鱼,运气好能捞一大桶。

捞回来的鱼那个小铅笔刀开膛除去内脏,过程计较慢,如果捞的多了有时候需要半天,去完内脏用清水洗净,放入料酒,盐,花椒面腌制一个小时。

和好白面糊糊,腌制好的泥鳅裹上白面糊糊放入油锅炸制熟透,捞出来再复炸一遍至金黄,那吃上叫一个字香。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大卫小厨


你好我是黄厨,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哪种泥鳅更好吃,现在这个季节,当然是田里的泥鳅好吃了,泥鳅不会很大更入味。刚好我今天在菜市场看到位从乡下田里挖来的泥鳅,我就买了一斤,中午炒着吃。那我就分享一道乡煎泥鳅的做法。

1、先将泥鳅用盐腌死,再把泥鳅的表皮屋洗掉,姜、蒜仁切片,小米椒切段,青红椒切丁备用。

2、把锅烧热下油,把泥鳅用煎的方法煎至两面微黄,用锅铲把泥鳅压扁,才能更入味。把煎好的泥鳅倒入盘中,再把姜蒜仁炒香,下青红椒炒熟,加入生抽、蚝油、小米椒、米酒、水少许,调好味就把煎好的泥鳅焖至入味,加面油起锅既可,一道色泽金黄的乡煎泥鳅就做好了。





食为先黄厨


话说“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水中人参,泥鳅吃了极有好处的,,泥鳅做得好味道真的是美的不要不要的,简直色香味俱全,那么吃泥鳅有哪些好处呢?

、食用泥鳅的好处

抗贫血,泥鳅含有丰富的铁等微量元素,能提供优秀的血红蛋白,对贫血有好处。

生精子、促进精子活性。泥鳅肉含有亚精胺,它是精子的主要成份,现代医学证明能促进人体胚胎细胞数量和发育,延缓和逆转衰老。

泥鳅含有丰富的核苷,这个能够提高身体的抗病毒能力。

解酒的作用,泥鳅肉含有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能够刺激人体内酒精氧化还原酶的生成,从而解酒,减轻肝脏负担。

抗衰老,泥鳅肉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利用人体抗血管衰老,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




食野哥


要新鲜的小泥鳅 太大的不太好吃


汤竟傲


野生的美味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