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催生火熱市場,醫療機器人能否就此起飛?

近年來,伴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不斷髮展,作為重要民生領域的醫療行業日漸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滲透進康復、手術、醫療服務等各環節之中,被稱為“醫療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的出現與應用,不僅緩解了醫務人員的壓力,有效解決了醫療資源緊張問題,同時也推動了醫療行業的智能化升級發展。

需求催生火熱市場,醫療機器人能否就此起飛?

需求催生火熱市場

醫療機器人之所以出現,離不開現實需求的推動。當前,按照國際劃分標準,我國正處於老齡化社會發展階段。老齡人口比重的持續攀升,使得人們的健康、醫護需求急劇增加。同時,我國傷殘患者人數的不斷增多,也對醫療服務產生了巨大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提供足夠的醫療保障和供給成為關鍵。

而一直以來,受到經濟發展水平、醫療服務成本、醫療資源、醫療技術水平、醫療保障制度等因素影響,我國的醫療供給能力都相對偏弱。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僅有20%的人對現有醫療體系感到滿意。

一方面,醫療設備、醫務人員等資源的有限和不均衡,很難滿足當下劇增的醫療需求;另一方面,巨大的醫療成本也給醫療服務帶來巨大壓力。再加上暴力傷醫事件的頻發、醫護關係的不斷惡化,種種因素都給行業發展帶來了阻礙與挑戰。

基於此,融入醫療領域的機器人應運而生。這不僅能通過機器換人解決資源、成本、技術等難題,同時也能避免醫護矛盾的發生,增強醫療服務水平,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一個全新的市場也由此火熱開啟。

需求催生火熱市場,醫療機器人能否就此起飛?

國內發展不斷提速

相關數據顯示,如今,醫療機器人已經成為我國服務機器人發展的主要增長點。2019年,醫療機器人在國內服務機器人市場中的佔比達到了40%,遠超家用和公共服務機器人,實際規模高達5億多美元。有專家曾預測,2020年醫療機器人有望繼工業機器人後,成為我國第二大機器人細分市場。

目前我國已經有40多家企業涉足醫療機器人領域,其中不乏新松機器人、楚天科技等大型上市企業,2019年,近50%的醫療機器人企業都獲得了融資,總金額累計超過8億元。這無疑體現出我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之火熱。

而今年以來,隨著肺炎疫情的暴發影響,醫療機器人大量深入前線抗擊疫情,通過提供無接觸殺毒消毒、遠程測體溫、隔離區無傳染送餐、打電話呼叫排查、疫情諮詢回覆等服務,展現了醫療機器人在技術上的進步和使用場景的不斷拓展,也進一步升溫了行業的發展速度。

醫療機器人有效保障疫情防控,也滿足了疫區日常需求,讓所有人看到了其顯著的應用價值。與此同時,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同步加速,也給醫療機器人發展開啟新章。相信不久未來,受到5G、人工智能等技術加持的醫療機器人,就將迎來全面商業發展。

需求催生火熱市場,醫療機器人能否就此起飛?

全面商用還需解決固有問題

全面商用的實現並不容易,單靠抓住機遇還不夠,還需解決固有問題。現階段,我國醫療機器人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技術落地應用程度不夠,市場滲透率偏低,究其原因都是技術、成本和實際應用效果方面影響所致。

在此背景下,要想助推我醫療機器人商用成熟,首先需要加速技術突破。眼下,不少醫療機器人的細分市場都已經被國外所佔據,而我們只是一昧借鑑國外技術經驗很難趕超。基於此,我國企業必須加強自主技術研發,提升技術轉化率,增強技術實際體驗和效果,利用技術追趕縮小與頭部的差距,藉助技術升級推動商用落地。

其次要提升產品滲透。當前,由於價格過高、性能不佳、使用標準限制等原因,我國醫療機器人真正落地應用的並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既需要從功能、成本等方面做出改進,提升國內產品競爭力;同時也需要增強對用戶的價值普及,讓更多人接受醫療機器人。

總而言之,只有解決了行業發展的痼疾,才能讓醫療機器人在機遇來臨之際迎風起飛。

(本文轉自智能製造網,內容有改動)

需求催生火熱市場,醫療機器人能否就此起飛?

西安三元產城顧問集團產業規劃研究中心,依託集團十多年來在業界以“產業改變城市”為使命、以“政府部門、園區管委會”為服務對象、以“招商落地、產業聚集”為核心能力所積累的豐富的產業規劃、產業招商、產業運營經驗,持續專注於產業諮詢的實戰性與產業發展規律研究,聚焦於細分產業的研究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