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季回暖,想跳槽加薪?先學會如何向上思考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擾亂了很多公司的計劃。

剛剛復工不到2周,老闆就要我們準備Q1的工作總結和上半年工作規劃。仔細回想了一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整個2月在家辦公時,各種和老闆雞同鴨講。

原本我彙報的對象是部門經理。因為疫情期間大家在家辦公,為了縮短溝通時效,所以我們業務部門改成直接向老闆彙報。作為一個初入職場的小蝦,只靠視頻會議並不能很好的揣測老闆的想法。

經常是我加班熬夜做了一套方案,第二天彙報時,發現和老闆的思路不在一條線上。他侃侃而談的是大方向,而我的方案都是執行的細節點。

終於,在幾次碰壁之後,我不再急於做出方案,而是試著找出他問題背後真正需求。

幾次嘗試之後,我終於可以跟上老闆的思路了。


招聘季回暖,想跳槽加薪?先學會如何向上思考

那麼,作為一個職場人,在工作中特別是遇到問題時,如何從高層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進而才能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呢?

首先,需要了解一般情況下,與高層領導溝通時會遇到的問題:

  • 和高層領導思維高度高度不一致

基本上領導做事一般從全局出發,從大方向考慮;而作為員工,大部分更關心當下問題的解決。當大家關注的利益點不同時,產出的結果就會出現偏差。

  • 和高層領導的思維模型不一致

大多數職場新人在思考問題時,沒有整體性思維。他們習慣先做好單個環節,再思考下一步怎麼去做的問題。

而對於管理者而言,是需要具有前瞻性思維的。他們必須把整體方向都捋順,當下讓員工做的事情,其實下一個階段的鋪墊。

這個時候員工的思維需要有一些大局觀,包括對整個市場有初步的瞭解。這個過程對於初級員工來說是比較艱難但又鍛鍊人的過程,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調查研究。

  • 和高層領導的執行反饋不及時

職場新人很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做了一個事情,但是沒有及時的將工作進度彙報給領導。很多職場新人總是喜歡把一切都做好再彙報成果,但是卻沒考慮到因為工作經驗的問題,有些老半天就搞定的工作,他們可能要花上一天半。

職場如戰場,你的時間差會影響到其他團隊成員的進度。恰巧這個時候和高層領導討論時,就會出現分歧。

所以及時彙報進度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招聘季回暖,想跳槽加薪?先學會如何向上思考

瞭解上述情況後,接下來就進一步探討如何與高層領導思路同步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要明白高層領導是怎麼想的,以及他們提出問題後到底要獲得什麼信息。

通常,高層領導的思考邏輯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的:

  • 戰略層級的思考:

作為上位者,在經營一家公司的時候,他們更多的是從市場變化、市場空間、入局機會的角度想問題。

當他們拋出一個問題時,其實是想假設在某個思路下,這個方向是否可行。

簡單的理解就是,在哪個市場下,做什麼比較靠譜,有前途。

  • 商業模式及現有業務的思考:

當大方向初步確定後,一個高層領導會考慮實現這個方向的商業模式會是怎樣的。

比如,需要投入的成本資金大概是個什麼範圍。按照現有邏輯,整體的業務模型是什麼樣。

我公司現在正運行的業務需要怎麼調整,以便配合這個方向。

其實,這部分的思考,高層領導主要關心的是往這個大方向前進,靠譜程度有多大。

  • 具體業務中的模型怎麼搭建:

在完成上述兩個思考後,高層領導就開始考慮具體某個環節怎麼實現的問題。

比如,如果是新業務,那就涉及人員是否專業,或者需要什麼營銷支持打開當地市場的問題。

高層領導關心的這個環節一般是推進業務的重點環節,關鍵步驟。

  • 執行落地&跟進反饋:

到這一步時,高層領導才會關注具體的一些執行方案以及負責人員。

關注執行方案的背後,其實是他們更想知道怎麼能做的更好,才能快速入局。

以上,就是一個高層領導思考的整個順序。

不同階段關注點不同,所以當和他們溝通時,你需要先了解當前業務處在哪個階段,然後根據每個階段不同的關注點去深耕,才能給上級一個最快速且匹配的應對。


招聘季回暖,想跳槽加薪?先學會如何向上思考

最後,以我所在的教育行業舉例,來聊一下針對不同階段的應對策略。

針對第一個階段,當高層領導出現新思路,想要驗證在這個市場,做某件事是否可行時,

你需要非常明確的是,這個市場要重點驗證哪些事情,然後據此給出一些可行性的分析報告。

比如,如果公司原本做的是學生教育行業,現在拓展想進入兒童教育,此時你就需要做一些行業的基本調研,包括年齡、性別、興趣班類型、付費金額範圍等,以及現有幼師資源和行業相關手續等信息。

當然,如果能結合行業頭部案例,給出一些建議就更好啦。

針對第二個階段,高層領導關心往這個大方向前進,靠譜程度有多大的這個問題,

這時,你需要帶著全局性思維,給出一個整體建議以及後續可能涉及的影響。

也就是說,先給高層領導一個整體的方案框架。然後依託要入局的某個業務,給出初期需要配置幼兒老師的人數建議,包括一個老師能帶幾個學生,每個老師的工資大概多少,預計增加多少成本等等。

還有就是,增加幼兒教學,相關安全性方面需要有什麼注意,避免增加風險。

針對第三個階段,推進業務的重點環節,關鍵步驟,

你需要呈現出這塊業務的整個流程,然後針對關鍵問題給出一個可行方案,可以參考行業標準或者加以調整。

在這個時候,你可以和高層領導這樣溝通,進入兒童教育行業,目前對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課程品控的問題,得監測什麼,考核標準是怎樣,行業中某某是怎麼做的,我們可以怎麼更好切入市場。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具體涉及執行和落地跟進的問題,

你需要給出老闆一個工作方案和進程安排,然後在執行時,做到及時反饋並調整即可。

整體大思路都敲定差不多了,你就可以開始根據之前和高層的溝通整理一份工作方案和時間安排,根據實踐中的經驗和上級的反饋不斷迭代方案,完成定下的KPI。

所以,你可以這麼和高層溝通,如果做兒童教育某業務,需要先處理某個問題,預估什麼時間完成,還希望能獲得什麼支持。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處於初級社畜的時候,經常覺得自己明明幹了很多事,可是高層領導並不關注,無論怎麼努力都升職加薪遙遙無期。

其實,有的時候是我們用錯了方法。

當你開始學著向上思考的時候,你就對公司的業務有了底層認知,也初步具備了一些商業思維以及對複雜問題拆解分析的能力。

當你長時間運用這種思考方式,商業視野自然開闊起來,也能理解高層領導的邏輯思維,可以在老闆提出問題時應對自如。

這才是一個職場人應該具備的加官進爵的能力。


招聘季回暖,想跳槽加薪?先學會如何向上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