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阳明不能只读成功学,更要读出世道与人心

王阳明与成功学

我们今人学习儒家圣人王阳明,很多是想从他身上,从儒学、心学中获得成功的经验,那么成功是不是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呢?


读王阳明不能只读成功学,更要读出世道与人心


首先,世俗上成功其实并不是儒家追求的第一目的。儒家观点是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原则至上,只论是非,不论成败,只论对错,不计后果。也就是说儒家追求的是个人修养、追求真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只不过是个副产品,但是我们今人却试图通过学习阳明来探求其本身不追求的“成功”,这好像还真有点问题。

其次,王阳明的成功与后人总结的“成功经验”并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那样紧密。熊逸在书中认为:“所谓的成功,其实是由极少数我们所能认知的因素以及无数远远超出我们认知能力的因素合力完成的,仅仅是因为人心向简以及过度的自信,才会使我们怀着笃定的心,为个人成就梳理出某些一目了然的因果关系。”所以说很多因果关系与感悟、借鉴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叙述者及阅读者本人的思维模式罢了,最终形成了一座座风采各异的沙上之塔,时间久了,历史变成了一部观念的历史。而现在我们所做的就是从这些观念历史中,不断地再深挖细找,总想再整出点很可能是自以为是的干货。

第三,经过实践检验的也未必是真理。《左传》记载了一个子产主张祭祀鲧神治好了晋平公的故事,今天看这两者毫无因果关系,最多是巧合。但古时类似实例在《左传》中记载很多,而且条理明晰,逻辑自洽,毫无疑问地被认可为成功和真理。想想我们今天的社会里是不是也存在着被后人认为是巧合,而我们目前却梳理出因果关系的必然事件呢。

说这么多,其实成功及成功的经验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联系也未必那么紧密,存在着吴伯凡所说的归因偏差。那么发展了两千多年的儒学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到底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成功呢,或者说是不是成功的必备素质呢?熊逸在书中有一个观点:“数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史上,凶狠、虚伪、无情等尽数归于魔鬼一党的素质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始终保持着最高程度的关联。” 以上的素质与儒学完全处在对立面上。仔细想想,“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的例子太多了。如果从社会这个层面上看,好像也是这样,外儒内法、阳儒阴法已经成为了历代统治者的基本国策。


读王阳明不能只读成功学,更要读出世道与人心

世道与人心

什么是好社会?不同的眼中有不同的标准,皇帝可能认为君权至上是好社会,普通百姓却认为太平社会就是好社会,总之如果仅仅站在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这个问题永远也不会有标准答案。但不管是不是好社会,现实中人类社会都会形成自然分层,强者为首,次强者为爪牙,弱者垫底,形成金字塔。近期看过几篇有关社会分层的公众号文章,从底层社会进阶到高层社会难度会越来越大,上升的通道把你控制死死的。那么有的人就想,会不会有一天出现一个明主会彻底改变这一情况呢?

书中有着这样一段论述:“当儒家作为一个学派真正立稳脚跟后,尤其在它变身为进入仕途最必要的阶梯之后,无数满怀着功利渴望的今之学者便蜂拥到儒家阵营里,从内部努力败坏儒学的纯洁性,这倒不是儒学本身的责任,无论换作那个学派,甚至任何一个教派或者其他什么团体,只要人们从中嗅到了利益的血腥味,都会变成同一个样子,并且不论这些学派或教义在创始之初主张什么,最后联交易都会变成相似,这就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团体——党,看看身边,再看看《人民的名义》,上面的问题还是想想就算了吧,千万别往深处想。

人还得活下去。了解一些规则还是挺有必要的。派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的本质就是派系,派系最看重的品质就是忠诚,这是人的天性,很少有人能够在不同派系间左右逢源。结党,很多人鄙视小人结党,认为君子不党,换个角度看,君子不党是不是意味着和小人以外的君子结党交往呢,其实还是党。站队,官场上在敏感时间上总要有明确的表态才好,就算有可能站错了队,至少还有赌对的机会,盟友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得到巩固和强化,不表态看似明哲保身,其实反而会被正反双方一同忌恨。王阳明在“大礼仪”事件中,坚持不表态,这不明摆着不支持老大吗,多亏死的早,不然苦头少不了。

人要幸福和成功不光要了解规则,更重要的还是要寻找一个依托。人是天生的宗教动物,必须给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个坚实可靠的依托,才能有足够的心理素质对抗生活中遭受的各种艰辛和意外。如果我们一手鸡汤、一手权谋会不会更好些,用自信的鸡汤充实和乐观自己,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就会大大提升幸福感;用合规的权谋来调整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就能使自己尽量处在有利位置。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功,不防可以归结到不可预测的运气上吧,我想这就是我从这本阳明心法中得到的最终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