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山剿匪记

八面山剿匪记

八面山燕子洞。

八面山剿匪记

解放军攀悬崖进剿土匪。

八面山剿匪记

解放军搜山进剿残匪。

八面山剿匪记

民兵配合解放军剿匪。

八面山,位于湖南省龙山县南部,山势拔地而起,奇峰突兀,洞穴时隐时露,四周悬岩绝壁。整个山界形似一道天然屏障,南北幅延长36公里,东西宽3到7.5公里,顶部地势较平缓,多草地少林木,总面积51.4平方公里。这里,终年云雾缭绕,平均海拔1200—1300米,最高海拔杯子岩1414.5米,历为兵家争战之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950年1月10日,人民解放军47军141师422团从龙山县城出发进剿刚被国民党收编的暂六师残匪。13日下午,解放军部队攻占里耶,暂六师千余匪徒溃退至谓称天险的八面山。暂六师将师指挥部及其后勤仓库的大批粮食、布匹、腊肉、柴火等生活物资安置在燕子洞内,并指派匪徒在各个岩口和险道上设哨卡,修工事,堆滚木垒石,严加防守,凭险顽抗。

在422团攻占里耶后的1月15日,421团奉命由龙山县城出发,经召头寨、咱果坪抵达内溪棚。于是,422团、421团研究决定分兵合围,攻打八面山,快速制敌,将部队分成若干小分队,朝各个岩口出发。

1月18日,解放军完成了进攻部署,进行射击侦察。19日早饭后,总攻开始,双方在长达数十里的八面山沿线岩口展开了激战。大岩门是主攻点,担任主攻的422团,先用六口迫击炮轰击。由于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激战一天没有攻下。夜晚,进攻部队改变了战术,派出一个尖刀排,由当地熟悉地形的老乡带路,从小岩门的石壁上攀藤而上,绕至大岩门卡口后侧潜伏。次日天明时,他们恰似神兵天降,前后夹攻,守卡匪徒败退。422团主力突破了大岩门防线后,山上山下配合,拿下了一个个岩口。

在攻打八面山的战斗中,争夺最激烈的西眉峡是土匪的退道,那里设了三道卡口,筑有地堡,备有滚木垒石。22日,421团组织尖刀队,发起7次强攻,牺牲7人,重伤2人。下午,与从大岩门登山的422团合围至此,击毙匪徒5人,伤5人,生俘13人。至此,解放军占领了西眉峡口,夺下了天险。

最后的战场是燕子洞。这里明洞连环,地势险恶。21日,422团一部包围了洞口,时已天晚,停止进攻。深夜,洞内顽匪以撕破布匹打结代梯,纷纷从绝壁吊下山尽数逃散。次日,围剿部队入洞,缴获大量粮食、枪支弹药及电台、电话机各1部。

八面山全部攻下,漏网匪徒依仗熟人熟地,窜下里耶、内溪棚一带乡下潜伏。接着,解放军将部队以连、排为单位,依靠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进行拉网式搜剿,至6月底共歼匪8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轻、重机枪7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