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明清丨寶島臺灣,明清朝代多次收復,悠悠中國夢

在中國大陸的東南海域上有一顆催燦的海上明珠,這就是中國的臺灣島。臺灣是中國歷史上的海域固有領土,很早就歸於中國版圖,特別是到了明清王朝,中國政府更是加強了對臺灣的治理。現在咱新一期頭條文史學員湖雨碧潭就來說說在明清歷史時期

三收寶島臺灣的一些情況。

大話明清丨寶島臺灣,明清朝代多次收復,悠悠中國夢


寶島之名歷史悠久

臺灣位於中國東南海域大陸架上,北與流球群島結成島鏈,西隔臺灣海峽與大陸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東臨浩瀚的太平洋,有澎湖列島及其周圍屬島80多個,是中國第一大島,面積3.6W平方公里,人口2K多萬人。高山族和漢族等共同生活在一起,有閩南語,客家語,福州話,高山族等多種語系。

1.明朝之前的名稱:

春秋戰國時期叫“島夷”;秦朝時稱“瀛州”;三國時期為“夷洲”;隋朝至元朝統稱“流求”。

2.明朝前期稱為“臺窩灣”,意思是海濱之地,明朝萬曆年間正式啟用“臺灣”一詞。

3.清朝時沿用明朝“臺灣”的名稱,隸屬福建省,因為臺灣物產豐富,景色秀麗就稱之為“寶島臺灣”。

大話明清丨寶島臺灣,明清朝代多次收復,悠悠中國夢


國姓爺鄭成功首次收復臺灣寶島

十五世紀十六世紀的“地理大發現”讓西方世界跨進“海洋行走”的時代,歐州新興的探海國家紛紛揚前往世界各地觀光視察和貿易活動。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進據臺灣,以南臺灣為據點開展從事與中國、日本等國的貿易活動。1628年-1642年,西班牙船隊進入北臺灣,後被荷蘭人驅逐,其間荷蘭佔據臺灣三十八年之久,收取租稅,米糖生絲,精美瓷器運往各地銷售,獲得了高額利潤。

1661年,南明永曆帝冊封鄭成功為延平王以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爺的名義,率領2.5萬大軍和數百艘戰艦浩浩蕩蕩從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臺灣寶島進軍。鄭成功大軍在今臺南鹿耳門成功登陸,將進犯者荷蘭東印度公司臺灣代理人揆一及部下軍隊包圍在熱蘭遮城內。

鄭成功發佈了致揆一的“諭降書”:

然臺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今餘既來索,則地當歸我。

圍誠九個月之後,1662年2月揆一簽字投降,臺灣在被荷蘭佔領38年後被國姓爺鄭成功收復完整歸來。

大話明清丨寶島臺灣,明清朝代多次收復,悠悠中國夢


清王朝派遣水師提督施琅二收臺灣

清朝建立後,南明政權與清朝政府形成對立態勢,變成了地方割據。1683年7月,清王朝派遣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領2萬餘人,戰船200餘艘,從銅山(今福建漳州)誓師出發,向澎湖,臺灣島開進。清軍在澎湖擊敗南明守軍,鄭克塽率部下歸順清政府。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清政府設立臺灣省,升級為中國第20個行政省,任命劉銘傳為臺灣省首界巡撫長官,下設三府十一縣三廳一直隸,省會設在今臺中的彰化縣,後移居臺北。劉銘傳在臺灣積極推行洋務運動,開辦西學堂,成立興市公司,大搞民生基建,培養新興建設人才,促進了臺灣地區的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

清政府委派大將軍施琅二次收復臺灣,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文化生產等很多方面創新成就!

清朝末期甲午海戰割讓與二戰民國的第三次收復寶島臺灣

1894年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以後,國力有了迅速增長,在甲午海戰中戰勝了清朝北洋艦隊,佔去了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從思想教育上企圖改造臺灣新一代民眾。

二十世紀前五十年爆發了兩次世界戰爭,四十年代二戰結束,中華民國做為戰勝國接受日本投降,取得了第三次收復寶島臺灣的偉大勝利!

大話明清丨寶島臺灣,明清朝代多次收復,悠悠中國夢


後續之語

寶島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海上島嶼,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士一部分,與中華民族血肉相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愛我寶島,愛我臺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