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回头看”,切实解决执行难

【独家】“回头看”,切实解决执行难

【独家】“回头看”,切实解决执行难

∆2018年7月10日,在被执行人的家中,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在搜查被执行人的财物。摄影/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监督是人大支持和督促“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主要方式,首要在于发现问题,最终目的是推动问题的解决。2018年10月24日至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解决执行难的专项工作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提出意见建议。那么,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如何?人大监督的效果如何?时隔半年,201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中“回头看”,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研究处理对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

“三年来,人民法院全力攻坚,共受理执行案件2043.5万件,执结1936.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4万亿元。”报告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时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提出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规范“执行不能”案件相关程序、加强执行队伍建设等措施。

分组审议中,与会人员表示,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制定贯彻措施,狠抓督促落实,充分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担当。与会人员还进一步提出建议,要巩固和深化现有成果,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实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孙梦爽)

编校:杨菲菲、侯朝宣、王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