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是何意?文化趣談

民間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是何意?文化趣談

在過去,家裡的大人在和孩子嬉戲的時候,總會看看自己孩子手上的手紋和指紋,有時候還會提到一些關於手紋和掌紋方面的俗語。其中比較有名的俗語莫過於這一句: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

民間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是何意?文化趣談

古往今來,窮苦人在扭轉命運遭到失敗後,會將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其實按照概率論角度來說,這種期盼不能算錯,因為基於“大數優勢”,只要有無數個後人,在未來不斷傳承,總會有後人遇到改變階層的小概率機會,從而實現逆襲。只不過,這個後人需要多少代後、需要歷經多少年後才出現則是一個未知數。比如說明朝的開創者朱元璋,其祖先世世代代都是窮苦人,終於在朱元璋這一代實現了逆襲。因為後代有著太多不確定性,因此也正是希望所在。而古人期盼能及時瞭解下一代人的命運,於是各種占卜、預測的方式產生了。而且方法五花八門——比如有的占卜方法是摸骨,而上文提到的俗語,則屬於看手相的範疇。

民間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是何意?文化趣談

先說“一螺窮”和“二螺富”。所謂的“螺”,指的是手指頭上指紋的形態,如果指紋圍繞為一個圓圈,那種指紋就叫“螺”。所謂“一螺窮”,指的是手指頭上有一個螺的人,其命中註定是要遭受貧窮的。而“二螺富”指的是一個人手指頭上如果有兩個螺,那麼其命運可能就要大富大貴了。

民間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是何意?文化趣談

再說“三螺四螺賣豆腐”。意思是手指頭的螺如果是三個或者是四個,那就需要靠賣豆腐為生。您要問了:難不成天底下這麼多賣豆腐的嗎?其實在過去,賣豆腐是一個代名詞,指的是起早貪黑賺一些辛苦錢來維持家用,有時候用來泛指小商小販。

民間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是何意?文化趣談

其實這句俗語仔細品品,會發現另外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本文提到的俗語,其實是源自過去鄉村農民的視角,在鄉村農民的視角里,所謂窮,指的是貧下中農們,而所謂富,則是一般指地主和富農。而賣豆腐,指的是城裡的小商小販,或者泛指生意人。而這和“螺”之間的一種比喻關係也隨之明晰了:所謂一螺窮,按照比例來說,天底下肯定一螺的比例最多,而在古代,天底下最多的群體,當然也是窮人。因此古人猜測,這一螺肯定是窮人。而富人比窮人少,所以古人進而覺得,二螺可能代表富人。而過去,小商小販雖然經營很辛苦,但手裡的現鈔可要比地主手裡多很多——在過去,地主手裡糧食多,但資金未必比生意人充裕。

民間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是何意?文化趣談

在過去,當地主可以坐享其成,而做一個生意人,成功率很低,這導致生意人群體很小。因此古人將三螺和四螺理解成生意人的指紋,並且也反映了古人的小農意識:雖然生意人手裡的資金較為充裕,但還是不值得羨慕。因此小編認為:雖然用螺來判斷一個人命運好壞是無稽之談,但是,根據這句俗語來分析古人的價值觀和職業取向,倒是較為適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