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下滑24%,山東國信轉型之路緣何不順?

3月27日,山東國信披露了2019年財報,與2018年財報相比,淨利潤下跌幅度再次拉大。

根據財報,山東國信2019年經營收入達18.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34%;歸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64億元,同比下降23.9%,淨利潤率由51.5%下降至35.2%。此外,董事會已建議派發現金末期股息每股0.055元(含稅),即派息總額約為2.56億元(含稅)。

2019年成為山東國信自港股上市以來淨利潤跌幅最大的一年,同時,也使其連續兩年利潤出現負增長。

增收不增利,山東國信錢去哪兒了?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1成,但淨利潤卻出現了將近24%降幅,為何增收不增利成為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

山東國信2019年財報給出的解釋是:“2019年處置經合併的結構性實體持有的聯營企業淨收益、利息收入及其他經營收入同比減少及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及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於聯營企業的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淨額、員工成本、貸款減值支出和其他信用風險準備同比增加綜合影響所致”。

從合併全面收益表中來看,山東國信各項經營支出中,貸款減值支出和其他信用風險準備項下的支出為6.8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了211.59%,直接拖累其淨利潤增速由正轉負。

山東國信在2019年財報中稱,主要是由於其持有的客戶貸款減值撥備金額增加。截至2019年末,山東國信的固有資金貸款餘額為12.95億元,同比上升150.74%,但與此對應的客戶貸款利息收入卻較去年同期反而下降16.51%,僅為5024.38萬元。山東國信對此解釋稱,主要由於2019年山東國信錄得利息收入的並表信託計劃授出的貸款的規模減少所致。

員工成本是山東國信經營成本增加的另一主要因素。2019年山東國信的營業成本為1.89億元,與2018年的1.25億元相比,上升了50.9%,山東國信解釋稱主要由於薪金及獎金的增加。2019年,公司支付的薪金及獎金為1.55億元,同比上漲67.34%。

截至2019年上半年,山東國信的員工成本(包括董事及監事薪酬)為6466萬元,較前一年同期減少了1295萬,下降16.68%,而從2019年全年數據來看,這一成本卻總體增加了67.34%。

其他經營收入的減少也對山東國信的淨利潤形成了負面影響。2019年,山東國信其他經營收入僅為179.6萬元,而這一數額在2018年為5234.8萬元,對於具體變動的原因,公司並未解釋。

此外,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的淨資本約為人民幣78.69億元;總風險資本約為人民幣40.18億元,淨資本與總風險資本的比率為195.83%,不低於100%;淨資本與淨資產的比率為80.61%,不低於40%。

成為“仙股”,山東國信太保守?

資料顯示,山東國際信託初創於1987年3月,是經中國人民銀行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2002年8月,公司完成了增資改制和重新登記工作,由國有獨資公司轉變為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6月,公司名稱變更為“山東省國際信託有限公司”。2017年12月7日,山東國際信託成為內地第一個在港股上市的信託公司。目前,根據用益信託網的綜合排名,山東國信2018年在68家信託公司中排名25位,在行業內處於中上游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國際信託手握兩張公募基金牌照,控股泰信基金且參股富國基金。相關信息顯示,山東國際信託是富國基金的第四大股東,持有16.675%的股權;同時還是泰信基金第一大股東,持有45%的股權。

不過,山東國際信託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上市首日便跌破發行價,以4.42港元/股收盤,跌幅3.07%,而截至3月30日收盤,其股價僅為0.75元,相比上市首日已經跌去了83%,成為名副其實的“仙股”。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業內人士對山東國信的整體印象為:比較保守,對外(指省外)業務少,不太活躍,公司激勵機制一般,業務主要以平臺業務、房地產為主。


魯股觀察|淨利下滑24%,山東國信轉型之路緣何不順?


保守的業務經營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業績下滑,在2018年,山東國際信託的業績就已經出現下滑跡象。當年該公司實現歸屬淨利潤8.72億元,同比下滑2.52%;歸屬股東的每股基本利潤0.34元/股,同比下滑22.73%,ROE較2017年也下滑了0.64個百分點。

從自有不良資產數據來看,用益信託數據顯示,近5年(2014年-2018年)山東國信的不良率分別為3.8%、5.09%、1.05%、6.06%、6.85%,整體呈上升趨勢。

而在過去兩年,山東國信也一直在探索轉型發展。

2018年財報中山東信託層表示,2019年將鞏固傳統優勢業務,加快創新業務開拓,推動主動管理取得更大突破。其中,就包括深耕主動管理類房地產信託業務,大力推動“股+債”主動管理項目落地等。

具體來看,公司主動管理型信託又分為融資類信託、投資類信託和事務管理型信託,在房地產行業面臨困境的情況下,2019年融資類信託收入繼續下滑至3.87億元,同比下降16.6%。

中國銀保監會官網信息顯示,2019年12月底,因為“未依法依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個別房地產融資業務違規”,山東國際信託被處以70萬元罰款。此外,2019年9月該公司還因虛報、瞞報金融統計資料,被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予以警告,並處3萬元罰款。

更早之前,2018年1月,山東國信同時因“違規向不符合貸款條件的房地產企業提供融資;部分政府融資平臺業務由地方政府變相提供擔保”,被山東銀監局處以40萬元罰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