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3500,三年存了十万:存钱才是当代青年最该掌握的生存技能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了很多关于存钱的话题:

90后的你现在存款多少?

95后都是如何存钱的?

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该存钱了?

有没有什么靠谱的兼职。

……

这些问题都充斥着一个现实:没钱。

在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该存钱的问题下,我觉得自己看尽了人生百态。

月入3500,三年存了十万:存钱才是当代青年最该掌握的生存技能

你为什么要存钱?

一位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一次在浴室洗澡,脚一滑,眼睛磕在了水龙头的开关上,水龙头都爆开了,但是他脑海里第一反应的竟然是要不要去医院,我的钱够么?

一位儿子带着患病的父亲去医院看病,医生说,这病不严重,能治好,治疗费用差不多十万左右。父亲说什么也不去,即便儿子都跪下了。

在有些人眼里,十万是比自己性命重要的。

一对夫妻平时加起来月薪能到3万,因为收入还不错,平时花钱也没咋计划,反正每月也都是有余额的,可是一场疫情,很多公司都受到了影响,而正好她和老公的公司也在其内,虽然不至于破产,可以工资大缩水,两个人加起来才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可以硬性支出是不变的,房贷、车贷、孩子的花费。两人一下子就傻眼了。

月入3500,三年存了十万:存钱才是当代青年最该掌握的生存技能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富人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活容错率高,不管做错了什么都能够及时弥补。

不像普通的生活容错率太低,稍有差错下个月的房租房贷就不知道从哪里出。”

市场经济年代,钱就是最好的安全感来源。

对于富人来说,能用钱解决的事儿都不叫事儿,可对于穷人来说,能用钱解决的事儿都是事儿。

对于很多人来说

存钱就是提高生活容错率的途径。

那么如何存钱呢?

1、千万别信那种“钱不是攒的,是挣的这种话”,你们说的钱,不是一个钱,人家说的钱可能是动辄上千万的投资,你的钱是工资。

本质是不一样。

虽然很多人都抱怨说,自己的工资少,指着这点工资啥也干不了,可你能说这种风凉话,不就是你的工资养活的你吗?

虽然工资不多,但是我身边很多人房子的首付都是工资攒出来的,别说没用,只是你不会用。

月入3500,三年存了十万:存钱才是当代青年最该掌握的生存技能

存钱一定是:收入-储蓄=支出

千万别搞反了。

每个月雷打不动拿出一部分钱存起来,不管怎样都不能动,你才能攒下钱。

2、别瞎创业

不要被网上的某些成功企业家群情激昂的演讲所洗脑,一个热血扎进创业的浪潮,结果死都都不知道自己咋死的。

我的老板曾说过创业的三个条件:核心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强大的人脉。

这三点至少要有一点,你才可以去创业。你看看自己吧。

很多人其实都不适合创业,但这并不代表自己不能拥有高薪,多数人都是做两三份工,也能有不错的收益。

月入3500,三年存了十万:存钱才是当代青年最该掌握的生存技能

3、警惕消费陷阱、享乐主义

当年美国遭受袭击的时候,总统为了安慰惊恐的民众,说了一句话:去消费吧。用消费来缓冲恐惧。

现在的人们也是,不开心了,买包。生气了,买口红,郁闷了,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你看,都是消费。

当年的双十一还是大学四个单身青年创立的光棍节呢,现在提起双十一,就只能想起淘宝购物,周围人都买,不抢购的你好像是个不合群的异类。

双十一不够了,又出来一个双十二。

还有什么618。

就问一下:你的钱包还够么。

很多时候我们不一定需要某种产品,某种形式来让自己开心,都是商家的套路,他给你灌输了这种:一到特定节点就要消费的理念。

所以在当下这种时代中,你一定要警惕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

月入3500,三年存了十万:存钱才是当代青年最该掌握的生存技能

4、你要趁早知道人跟人的区别

同事双十一购物,女神节买买买,人家可能没房贷,没车贷,人家父母有退休金,无后顾之忧,所以人家有这个底气。

你呢?

我跟郭麒麟同岁,我身高还比他高,长得比他帅,学历比他高。那我能比他有优越感吗?

人家一个郭德纲就够我追两百年了,更何况他本身优秀又努力、情商还高呢。

所以,不要盲目的追求20块钱的奶茶,存好几根口红,说走就走的旅行,什么手表,游戏里的新皮肤。

存钱才是当代青年最该掌握的生存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