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诸吕出力最多,本是皇位热门人选,齐王刘襄却为何痛失帝位?

引言

西汉初年是我国历史上较为难得的一段和平时期,司马迁在评价这段历史的时候曾说道:"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对这段历史有着高度的评价。

但是,当吕后死后,西汉王朝内部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流血事变,这就是非常著名的"诸吕之乱"。这场动乱最终以大臣与刘氏宗亲的胜利而告终,然而在铲除诸吕的过程当中出力最多的齐王刘襄一族,却离奇的与唾手可得的皇位失之交臂,皇位最终落到了在铲除诸吕当中毫无建树的代王刘恒手中。那么,齐王刘襄一族从何而来?他们为何要卷入这场内乱当中?最终他们又为何会错失皇位呢?本文便来详细讲述这段历史。

铲除诸吕出力最多,本是皇位热门人选,齐王刘襄却为何痛失帝位?

汉初大国

位于今山东半岛的齐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国,从春秋时期齐桓公率先称霸开始,数百年间齐国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的中央。战国之时,齐国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国家,有"西秦"之美名。楚汉相争之时,齐国更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而成为楚汉相争的焦点。

刘邦和项羽都非常重视齐国,当年项羽分封之后,齐地的田荣与汉中的刘邦同时起兵反抗项羽,虽然项羽一直视刘邦为心腹大患,然而由于齐国位于西楚国以北,致使项羽无法置齐国反叛于不顾而去攻汉,从而给了刘邦还定三秦的宝贵时机。楚汉相距之时,刘邦就一直想将齐国置于自己对抗项羽的大旗之下,不但下令韩信攻打齐国,而且又派郦食其劝说齐国投靠汉国,最终齐国被韩信给攻下。之后韩信更是大败龙且领导的楚齐联军,齐国成为当时能够左右天下局势走向的重要国家。

铲除诸吕出力最多,本是皇位热门人选,齐王刘襄却为何痛失帝位?

韩信

韩信最终没有选择背叛刘邦,但他却一直希望能够在齐国称王,刘邦为了拉拢韩信打败项羽,便违心承认了韩信为齐王。但是,齐国国力之强盛,地理位置之优越,刘邦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他绝对不能容忍这样一个地区交到一个能力比自己强而自己又无法完全控制的人手中,所以当项羽覆灭之后,刘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齐王韩信的帅印给夺了,改封他为楚王,齐国的王位也就此空置了下来。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在经过百般思考之后,刘邦决定封自己的儿子刘肥为齐王,刘氏齐国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中。由于汉初特殊的国情,刘邦无法像当年的秦始皇一样,在全天下实行郡县制,而且汉初汲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认为秦之所以速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统治残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未分封子弟为王,从而在天下动乱之时孤立无援。所以,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实行的是一种折中的统治之策即郡国并行制,即在部分地区实行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在部分地区分封诸侯王国以做屏卫。齐国距离西汉首都关中位置遥远,中央无法有效管理齐地,所以刘邦便决定重建齐国。然而由于齐国的特殊地位,齐王的人选则必须慎之又慎,绝对不能将其交给一个会威胁西汉王朝统治的人手中,因此,刘肥被定为齐王的人选,也就呼之欲出了。

铲除诸吕出力最多,本是皇位热门人选,齐王刘襄却为何痛失帝位?

刘邦

刘肥是刘邦的长子,但刘肥此人在刘邦家中的地位非常的尴尬。刘肥之母曹氏,史称为刘邦的"外妇",即刘邦在外的情妇,也就是说刘肥并非是刘邦明媒正娶的妻子所生的儿子。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刘肥虽然为刘邦的长子,但他的政治地位就远不如他的弟弟刘盈,刘盈的生母吕雉是刘邦的正妻,所以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日后也就顺理成章的被立为了皇太子。

刘肥虽然与皇位无缘,但他毕竟是刘邦的长子,刘邦对他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当日后选择齐王的人选时,刘邦毅然选择了刘肥。刘肥不仅一举获得了齐国七十多座城市的拥有权,而且刘邦还下令,凡是天下会说齐国方言的人,都归齐王管辖。于是,齐国一跃成为当时天下实力最为强盛的诸侯王国,齐王刘肥的政治地位也就大为提高了。

刘氏齐国的出现在西汉初年的历史中是一件大事,它不仅稳固了刚刚建立不久的西汉王朝的统治秩序,更是在多年之后成为了铲除诸吕的一股中坚力量,为安稳刘氏天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仇旧恨

远在千里之外的齐国为何会成为日后铲除诸吕之乱的中坚力量?简而言之,是由于吕氏家族与刘肥家族间一系列新仇旧恨所引发的。

吕氏家族与刘肥家族间的第一个仇恨,是刘肥差点死于吕雉之手。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刘肥按照传统进京朝见汉惠帝,惠帝刘盈便在宫中大摆宴席招待刘肥。

铲除诸吕出力最多,本是皇位热门人选,齐王刘襄却为何痛失帝位?

剧照-幼时刘肥

汉惠帝刘盈为人较为宽和,尤其是对于自己的兄弟子侄非常的照顾,所以刘肥此番前来朝见,刘盈非常的高兴,在宴席上与刘肥相亲无二,并且对刘肥执兄长礼,丝毫没有摆皇帝的架子。刘盈觉得这没有什么,但此举却惹怒了一个人,那便是吕太后。吕太后此人在政治上非常的敏感,她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稳固她儿子的皇位,因为这也是间接稳固她自己的地位。刘盈与刘肥之间毫无君臣礼仪的行为,让她非常的不舒服,同时又加上刘肥身后是实力强大的齐国,联想到这一点的吕太后更是坐立不安。于是,盛怒之下的吕太后便想出了一条毒计,她命人倒了两杯毒酒给刘肥,想趁机毒死他。刘肥不知酒中有毒,本想用其为太后祝酒,谁曾想刘盈也拿起了另一杯有毒的酒,欲与刘肥一同为太后祝酒。吕雉惊慌之下打翻了刘盈手中的酒杯,刘肥惊讶太后此举,顿觉此中有诈,于是便假装醉酒,稍后逃离了宴席。

事后,刘肥找人打探消息,这才得知酒中有毒。惊慌失措的刘肥非常担心自己的安危,害怕无法活着离开京师,正在忧虑之时,他手下的一个臣子给他献了一计,让其献出自己的一部分国土给吕太后的女儿鲁元公主祝寿,说不定吕太后一高兴就会放了他。无奈之下,刘肥听从了他的这个臣子的建议,将城阳郡献给了鲁元公主,并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

铲除诸吕出力最多,本是皇位热门人选,齐王刘襄却为何痛失帝位?

鲁元公主

按辈分来算,鲁元公主是刘肥的妹妹,但刘肥却尊其为太后,无疑是将其拔高了一个辈分。哥哥尊自己的妹妹为太后,在当时是一个很丢脸的举措,但刘肥为了活命,不得不如此。幸运的是,刘肥此举成功打动了吕雉,吕雉高兴的收下了刘肥的"献礼",没有追究他先前的过失,放他回了齐国,刘肥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刘肥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平白无故的丢了一个富庶的城阳郡,这让刘肥心中也很是郁闷,四年后即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刘肥在郁郁寡欢中去世,谥号悼惠王,他的长子刘襄继承了王位。

吕氏家族与刘肥家族间的第二个仇恨,是夺地之恨。先前刘肥为了活命,将齐国的城阳郡献给了鲁元公主,但吕太后对齐国国土的惦记,却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吕后称制的第二年,即公元前187年,吕雉开始分封吕氏宗族成员为王,吕雉的侄子吕台被封为吕王。然而吕国的封地却并不是新增的,而是直接从齐王刘襄的封国中割出了济南郡作为吕台的封地。这还不算完,六年后,即公元前181年,吕雉又割出齐国的琅琊郡作为刘泽的封地,封刘泽为琅琊王。

铲除诸吕出力最多,本是皇位热门人选,齐王刘襄却为何痛失帝位?

吕后

刘泽虽然为刘氏宗族之一,但他本人是刘邦的远房亲戚,而且此时已经娶了吕雉的侄女为妻,因此在政治立场上来看,他偏属于吕氏集团。刘邦在世之时,刘泽被封为营陵侯,未被封王,此时他依靠吕雉被封为琅琊王,自然是求之不得。那么,从刘肥时期开始算起,吕氏一族从齐国就拿走了三个大郡的土地,这不得不引起当时的齐王刘襄的不满。然而,当时的吕氏宗族有吕太后的庇护,势力正盛,齐王刘襄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只能任由他们分割自己的国土。

吕氏家族与刘肥家族间的第三个仇恨,是吕氏家族对刘氏天下的侵夺。吕后称制之后,不但先后害死了刘邦的几个儿子,而且大肆分封诸吕为王,朝中更是吕氏党羽遍布之地,吕氏家族大有取刘氏而带的趋势,这不得不引起刘氏宗族的忌惮。

作为刘氏宗族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刘襄一族,当初其受封齐国的目的之一便是屏卫刘氏天下,吕氏侵夺刘氏的天下,自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更何况吕氏几年间从齐国夺走了那么多的土地,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刘襄一族自然对吕氏一族格外的"惦记"了。

在刘襄一族中,刘襄的弟弟刘章与刘兴居是对吕氏一族不满的佼佼者,他们居于京师之中,时刻注视着吕氏宗族的一举一动,刘章更是娶了吕禄的女儿为妻,意图对吕氏一切举动了如指掌。这一切,都为日后齐国在铲除诸吕中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错失帝位?

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在朝中称制多年的吕太后去世了,西汉王朝的统治中心顿时陷入了紧张的气氛之中。由于吕氏多年的侵权之举,朝中已有不小的反抗之声,吕雉死前亦是担心朝臣与刘氏宗族对吕氏不利,于是在临终前将守卫京师长安的南北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自己的两个侄子吕禄与吕产,并告诫他们千万不能放掉军权。

吕雉死后,吕禄与吕产担忧朝中大臣作乱,吕氏大权不保,于是密谋作乱,想要一举倾覆刘氏天下,建立一个吕氏天下。他们的这个计划不慎被刘章得知,愤怒之下的刘章也顿时感觉这是一个可以彻底铲除吕氏宗族的良机,于是就派人暗中告知他的兄长齐王刘襄,计划让刘襄发兵,与自己里应外合,一举歼灭吕氏。

铲除诸吕出力最多,本是皇位热门人选,齐王刘襄却为何痛失帝位?

吕禄

刘襄得知此消息后,却并没有马上发兵,而是派人前往琅琊国,告知琅琊王刘泽吕氏将要为乱的消息,让其迅速赶往临淄商议大事。刘泽没有考虑太多,径直前往临淄,结果刚进王宫就被刘襄给劫持并软禁了起来,随后刘襄接管了琅琊王的军队,并加上自己国家的军队,这才开始西进,以铲除消灭不当为王者为口号,朝京师长安逼近。

得知齐王发兵西向,吕禄等人连忙派灌婴率军迎战,结果灌婴率军走到荥阳之后,非但不与刘襄交战,反而是派人联络刘襄欲与其一同诛除吕氏,刘襄同意了灌婴的请求。然而,由于灌婴的大军占据荥阳,他虽然名义上是欲与刘襄联合,实际上也阻止住了刘襄军队的西进,灌婴的目的是为了等待朝中事变,最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发兵予以解决。刘襄的大军无法继续西进,于是也只好暂时停止西进,以待时变,刘襄也趁此机会攻占了被吕雉割走的济南郡。

此时的西汉朝廷已经剑拔弩张,刘章等人有所行动,大臣们也没有闲着,以周勃、陈平为首的一干大臣最终设计成功骗吕禄交出了兵权,刘章便与周勃等人联合进攻诛杀了吕禄、吕产等人,同时将吕氏宗族的人斩尽杀绝,诸吕之乱最终以大臣与刘氏宗族的胜利而告终。

诸吕之乱被平定之后,接下来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立谁为皇帝。由于吕后称制的需要,朝中的所立的汉少帝其出身与政治背景都对获胜的大臣们不利,于是他们便打算拥立一个新人做皇帝,而在此次事变中出力最多的齐国刘襄一族,则成为皇位的热门人选。

首先,他们出自刘肥一脉,可谓血统纯正,其次他们在事变中立有大功,刘襄率军在外给吕氏宗族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刘章等人也是身先士卒,亲自斩杀了吕产等人,可谓劳苦功高,本来立他们中的某人为帝亦在情理之中,然而事情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得到了改变。

这个人就是琅琊王刘泽,此时他已经来到了长安,刘泽进京后,以诸吕故事对大臣说:"齐王的舅父叫驷钧,他为人凶残暴戾,是有着官威的老虎。国家刚因吕氏族人的缘故差点大乱,现在又立齐王,就等于再扶植一个吕氏集团。代王的母亲薄氏,是忠厚的正人君子;而且代王是汉高祖的亲子,今又幸存,而且最为年长。他作为儿子继位则顺理成章,辅佐善良厚道的人继位则大臣放心。"他的一番话,成功改变了周勃、陈平等人的看法,最终他们迎立了代王刘恒为帝,史称汉文帝。

然而当我们仔细去分析刘泽的话,他的这番话真的能够改变大臣们的意愿吗?其间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铲除诸吕出力最多,本是皇位热门人选,齐王刘襄却为何痛失帝位?

刘恒

其实,刘泽的话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提醒了大臣,刘襄一族是一股他们难以控制的力量。刘襄、刘章、刘兴居三兄弟都可谓有本事,尤其是刘章,吕雉在世之时,他就敢当着吕雉的面讥讽吕氏擅权,刘襄也是在诸吕作乱当中唯一一个起兵反抗吕氏的诸侯王,他们功劳虽大,但对于大臣们而言,也是将来难以控制的。

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大臣集团积极参与反抗诸吕的事变当中,其原因除了忠于刘氏江山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目的亦是希望在其中谋求政治利益,所以如果将来立一个个人能力强,性格亦难以把控的人为帝,那么他们日后的政治权益肯定是得不到保证的。基于这点考虑,刘襄一族被立为皇帝也就排除出了大臣们的选项之中。

刘襄一族虽然在铲除诸吕的事变中出力甚多,但他们并非是时局的掌控者。朝中周勃掌握了南北军的指挥大权,朝外灌婴的大军亦是刘襄军队的绊脚石,阻挡住了刘襄率军进入京师的途径,也就杜绝了他们争夺皇位的机会。所以当大臣们决定拥立刘恒为帝之后,纵使刘襄一族有再多的不满,也于事无补。代王刘恒进京入继大统,西汉王朝的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由此可知,刘襄一族虽然很遗憾地与帝位无缘,然而当我们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各个人物之间的厉害关系来看的话,他们最终错失帝位,亦是历史的必然,因为选择权从来都不在他们的手中。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林剑鸣《秦汉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