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那位“崑崙衛士”,亡妻墳前一跪感動國人,如今他過得怎樣?

蘇軾曾寫過:“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來表達其對亡妻的思念之情。

在如今,也有這樣一位男人——張良善,他是一位活躍在西藏邊境線上的汽車兵,被世人稱作“崑崙衛士”,理所當然的,為了保家衛國,他們不得不做出犧牲,比如陪伴家人的時間,然而,張良善因為工作,妻子恰逢難產,因為大出血而死,張良善連妻子的最後一面也沒有見上。

他只能站在妻子的墳頭,用一跪來表達自己對於妻子的愛意以及悔恨,這一跪也感動了無數國人,如今,他現狀如何?

當年那位“崑崙衛士”,亡妻墳前一跪感動國人,如今他過得怎樣?

男兒志氣,保家衛國

新疆是我國一塊地理位置特殊的遼闊領域。儘管那裡資源豐富、領土遼闊、更是擁有著數不勝數的美好風光,那裡是無數人心往神馳的旅遊勝地,然而,那裡同樣也是我國領土的邊界,需要嚴加看守,但是新疆同樣海拔甚高,天氣環境極為惡劣,而泥石流、雪崩這些自然災害更是如同家常便飯一樣。

而活躍在這條邊境上的汽車兵們更是要面臨著更加嚴苛的形勢與忍受更加惡劣的環境。這些守家衛國的軍人們不僅僅得忍受背井離鄉、與家人分別的骨肉分離之苦,而且他們的生命隨時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失去。毫無疑問,他們是中國中最偉大的一批人,也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一批人,他們在燃燒自己的生命來守衛國土和中國人民。

而張良善正是這其中的一員。他在1986年入伍,這時年僅二十歲的他已經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汽車兵。儘管入伍的時間不長,但是張良善已經2次

與死神擦肩而過:在川藏線上運輸物資,張良善面對的不僅僅是惡劣的天氣環境,他更要面對的是隨之而來的泥石流、雪崩等等自然災害,一不留神就可能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當年那位“崑崙衛士”,亡妻墳前一跪感動國人,如今他過得怎樣?

與張良善同齡的幾位戰友已經將自己年輕的生命奉獻了自己的祖國。這條高速公路被當地人稱為“死亡之路”,但是張良善並沒有被眼前的嚴苛環境所擊退,反而越戰越勇,將自己的青春奉獻在了這條邊界線上。

甚至有一次,張良善的汽車忽然故障,他獨自一人被困在這冰天雪地之中,車上的乾糧僅僅只有兩天的分量,張良善僅憑著野生動物的肉與雪水來維持自己的性命。十五天後,戰友們才匆匆趕來,發現了已經如同“野人”一般的張良善。所幸的是,張良善最終還是撿回了一條性命。

張良善這般動人之舉無疑讓人感動,1998年3月,張良善被評為了“軍交運輸先進標兵”和西北軍營“十大傑出青年”,四月,張良善又被評為了“紅旗車駕駛員”標兵的稱號。可以稱得上是年輕有為在當地人口中,張良善這些保家衛國的汽車兵們更是被稱作“崑崙衛士”,以此來表達人們對於他們的崇敬之情

當年那位“崑崙衛士”,亡妻墳前一跪感動國人,如今他過得怎樣?

本可相守一生,奈何命運弄人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而張良善也不例外。在1992年,二十八歲的張良善在旁人的介紹下認識了自己的妻子何桂麗。兩人一拍即合,不久熟識對方後便舉行了婚禮。然而,張良善還沒有享受到新婚生活的樂趣,僅僅在家中滯留了十天後便離開了家中。

結婚後,張良善的生活似乎發生了無聲無息的變化,這位“崑崙衛士”有了可以牽掛的羈絆,在空餘時間,張良善常常與妻子通信,以此來緩解內心的寂寞,而善解人意的何桂麗也給予了張良善心靈上的治癒。這無疑加深了張良善對於勇於面對未知困難挑戰的信心。

不久後,在一次通信中張良善得知妻子懷孕了,這就像一道驚天巨雷讓張良善愣住了好一會兒,隨之而來的便是無窮無盡的欣喜若狂。儘管與妻子分隔兩地,但是這並不妨礙張良善對於妻子的關心。為了更好地照顧妻子,張良善將快要臨盆的妻子接到了部隊。

當年那位“崑崙衛士”,亡妻墳前一跪感動國人,如今他過得怎樣?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妻子待產期的前幾天,張良善忽然接到一單任務,要求張良善在大雪紛飛之前將物資運輸到另一個地方。軍命難違,張良善不得不將妻子託付給戰友,自己獨自執行任務。

誰知,妻子突然發動,戰友們連忙將張良善的妻子送到醫務室,然而由於胎兒過大造成難產,何桂麗早已精疲力竭,最終死於大出血,而剛剛誕下的孩子甚至沒有來得及看這世界一眼便停止了呼吸。

張良善失去了孩子也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他甚至沒有來得及看自己妻子最後一眼。等到張良善回來的時候,面對的只有妻兒冰涼的屍體。張良善險些崩潰了,這個二十八歲的大男人像一名幼童那樣嚎啕大哭

在戰友的幫助下,他為妻子立了一座墳墓,看著妻子的墳墓,張良善怎麼也不能相信,明明前幾天還在與自己玩笑的妻子,如今卻永久沉睡在了這裡。

俗話說“男兒膝下有黃金”,但此時此刻的張良善不管這麼多,他跪在了妻子的墓前,久久沒有起身,這讓張良善身邊的戰友們早已泣不成聲

當年那位“崑崙衛士”,亡妻墳前一跪感動國人,如今他過得怎樣?

如今的張良善早已重拾態度,面對接下來的人生。失去妻子並沒有讓他頹廢墮落,而是加深了他對於生命的珍惜。

在2008年,張良善因為常年駐守邊關而落下了病根,他不得不退居二線,但這並不能熄滅對於維護祖國的決心,哪怕以後只能在辦公室工作了,張良善依舊兢兢業業地面對每一份工作,希望能夠在最大限度的情況下造福於民眾

張良善一生保家衛國,堪稱是軍人的典範,失去妻子,他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擦乾眼淚,用嶄新的一面面對接下來的挑戰,因為他明白,不能因為個人的私慾,而損害群眾的利益,新疆的人民同樣需要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