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紂時,強盛一時的商朝究竟有沒有諸侯來勤王?


武王伐紂時,強盛一時的商朝究竟有沒有諸侯來勤王?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上5:30分(夏商周斷代工程語),經過了三代準備的周族在姬發和姜尚的指揮下,向商朝的國都朝歌發起了進攻,戰事歷時一天,周族大軍在反戈一擊的東夷奴隸們的幫助下,擊敗了商紂王,史稱“武王伐紂”。

解釋一下:商朝的十二月是我們現在的一月份,二月份是我們現在的一月份。這個問題在下文中會出現,如果不說清楚,就容易弄亂。

周族在伐紂之前,先是建立了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了絕大多數對商紂王不滿的各路諸侯,在戰略上已經形成了對商朝腹地的包圍。在戰役發起時,又在臨時武裝起來的東夷奴隸們的內應下,快速擊敗了商朝軍隊,戰事異常順利,出乎姬發的意料。

說東夷奴隸內部有周族的內應,絕不是空穴來風。在周族的同盟中,東夷族的勢力佔據了很大的比例,這從周初分封的領地就可以看出。除了周族的貴族之外, 佔據分封第二位的就是以姜尚為代表的東夷族,而且,周族為了拉攏東夷族,還許下了要與姜族世代聯姻的承諾,即歷代周王的王后必須是出身於東夷族的姜姓。因此說,這次武王伐紂,其實質就是由東夷族和周族聯合發起的,姜尚就是居中的聯絡人。以筆者估計,最有可能的是周族和東夷、淮夷聯合動手,先由東夷和淮夷挑起戰事,吸引商朝精銳部隊平叛,待到商朝軍隊和東夷、淮夷的戰事陷入焦灼狀態之時,周族發兵攻打商朝腹心根本之地。在這種局面下,即使平叛的商軍有心回援,也會被東夷和淮夷拖住。

紂王之所以會戰敗,關鍵在於手中沒兵。商朝的直屬軍隊主要有三部組成,一部在東部征討東夷;一部在征討淮夷;一部留守朝歌,負責守衛京城。其主力都派出去與外族作戰去了,這也是紂王為什麼要在臨戰時武裝以東夷族為主體的奴隸作戰的原因。筆者揣測,以姜尚之智,哪裡會放過這個機會?相信在由龐大的東夷俘虜構成的奴隸中,早就安排好了數量相當不少的臥底存在,正是這些人在臨戰時帶頭反戈一擊,衝動了紂王的軍隊,才使得紂王兵敗如山倒。

那麼,商朝那些沒有歸附周族的諸侯呢?紂王有沒有徵召他們勤王呢?畢竟,周族千里行軍,不可能沒有消息傳到紂王的耳朵裡,紂王也不會沒有反應。

武王伐紂時,強盛一時的商朝究竟有沒有諸侯來勤王?

讓我們來看看《逸周書 世俘》中是如何記載的。這裡面僅是譯文,古文不好懂。

二月甲子(廿七日)早,武王在牧野作牧誓,衝殺當即得勝。昏,周佔有商都,殷王紂自焚死,俘殷臣一百人。

三月丁卯(初一日)呂望(姜尚)奉命戰勝殷臣方來,歸來獻俘。

從這段記載來看,牧野之戰發生在二月二十七日(甲子),二十八日姬發和姜尚舉行儀式告祭四方(乙丑),二十九日休息一天(丙寅),三月初一(丁卯)奉命戰勝殷臣方來。這裡面的殷臣方來很有可能就是紂王的寵臣惡來。惡來出身東夷,嬴姓,是東夷族為數不多投靠紂王的東夷族。從時間上來看,姜尚不可能在二月二十九日一天就能夠率軍去討伐惡來,而應該是惡來率領勤王兵馬來到朝歌,姜尚率軍擊敗了這支勤王兵馬,並且俘獲了惡來。惡來率領的這支兵馬應該是商朝的第一支勤王兵馬。

三月壬申(初六日)呂他奉命戰勝越戲方,歸來獻俘。

呂他究竟是何人,史書中沒有記載,據猜測很有可能是姜尚的兒子。越戲方經考證,在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方,離商朝的都城朝歌近190公里左右(快遞數據),以商朝時的道路狀況,從越戲方到朝歌,恐怕得走一個月。這個數據從武王伐紂時周族聯軍的進兵速度就可以得知,聯軍在公元前1047年十二月戊午日全軍渡過孟津,二月甲子日才到達朝歌,用時接近一個月,而且孟津到朝歌的距離要少於越戲方到朝歌的距離。因此,即使呂他在攻下朝歌后馬上率軍去攻打越戲方,也不可能在八天之內趕到越戲方,況且還要戰勝對方還趕回朝歌獻俘,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此說,這條記載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越戲方起兵勤王了。越戲方的這支兵馬應該是商朝的第二支勤王兵馬。

武王伐紂時,強盛一時的商朝究竟有沒有諸侯來勤王?

三月辛巳(十五日)侯來奉命戰勝殷臣靡集於陳,歸來獻俘。

三月甲申(十八日)百弇奉命率虎賁戰勝衛(即豕韋),歸來獻俘。

四月庚子(初四日)武王命令陳本伐磿,百韋伐宣方,新荒伐蜀。

四月乙巳(初九日)陳本、新荒戰勝磿、蜀歸來,向武王報告擒霍侯、艾侯、佚侯、小臣等四十六人等。百韋戰勝宣方歸來,向武王報告擒獲宣方之君等。百韋又奉命伐厲,後又歸來獻俘。

我們先來羅列一下朝歌(今河南淇縣)到這些地方的距離再來分析是周族主動攻擊這些方國還是攻擊這些方國派來的勤王軍隊。

陳地到朝歌(淇縣):315公里左右;

磿地、蜀(河南禹州附近)到朝歌(淇縣):216公里左右

宣方(山西垣曲)到朝歌(淇縣):289公里左右

雖然在記載中並沒有明確說明周族軍隊何時出兵攻打陳地,但如果從攻下朝歌次日開始計算的話,16天的時間,往返630裡的距離,還是商朝時期的路況,這個作戰任務根本就完成 不了。我們不要忘了,在古時,行軍每日不過三十里。按照這個行軍速度,單程就需要最少11天,往返22天,還要加上作戰、受降與戰後休整,最少也需要一個月,除非周族軍隊是神兵天降不然是完成不了這個任務的。只有豕韋(今滑縣萬古鄉妹村)到朝歌的距離比較近,能夠完成任務。

再來說說磿地、蜀和宣方,在初四出征,初九戰勝歸來,前後不過五天,這就意味著需要周族軍隊每天行軍在80裡或110裡以上才可能完成任務。這種任務即使放在封建社會的全盛時期要完成不了,何況是還處於奴隸社會的商周之交呢?

武王伐紂時,強盛一時的商朝究竟有沒有諸侯來勤王?

分析完之後,筆者做出以下大膽猜測:

其一、公元前1047年,周族和東夷、淮夷結成戰略同盟,準備與商朝決一死戰。姜尚派人到朝歌聯繫東夷俘虜,準備做好內應工作。

其二、東夷、淮夷先發制人,主動挑起戰事。紂王只得派出精銳部隊平叛。

其三、公元前1047年10月,姬發和姜尚認為時機成熟,率主力東進滅商。

其四、1047年十二月戊午日,周族聯軍全軍從盟軍渡過黃河,兵鋒直逼朝歌。

其五、紂王聽說周族興兵來犯,派出使者到諸方國求援,並命令攻打東夷和淮夷的軍隊回軍勤王。

其六、越戲方離孟津最近,在第一時間得知周族起兵,於是一方面派人通知紂王,同時起兵勤王。

其七、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上5:30分(二月甲子(廿七日)早),牧野之戰爆發,商朝的軍隊回援不及,紂王無奈之下只得徵召奴隸從軍,這就給了東夷臥底機會。臨戰之時,這些東夷臥底臨戰反水,沖垮了紂王的軍隊,周族軍隊一戰而勝,伐紂勝利。

其八、三月初一(丁卯),惡來衝破東夷軍隊的糾纏,率領部分軍隊第一個來到朝歌勤王,可是勢單力薄,被姜尚擊敗,自身被俘。

其九、三月壬申(初六日)越戲方趕來勤王,被呂他擊敗。

其十、商朝派到淮夷平叛的靡集也擺脫了淮夷的糾纏北上勤王,被侯來擊敗。豕韋、磿、宣方,蜀這些忠於商朝的方國派來的勤王軍隊分別被周族擊敗。

筆者認為,如果認定《逸周書 世俘》中的記載是真實的,那麼,周族派兵去攻擊這些方國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派兵在中途擊敗了這些方國派出的勤王軍隊才是最合理的解釋。

武王伐紂時,強盛一時的商朝究竟有沒有諸侯來勤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