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 筠连县大雪山镇自由小学家访调研随记

四川民生报道网宜宾讯(龚敏 曹衍艺) 这是家访的第四天,阳光依然热烈。那个看起来文静柔弱的年轻女校长,实际上内敛刚强。她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与同甘共苦的学校行政同事们经过短暂的磋商,很快确定了出行路线及组员分配。随后,她把在校的教师们集中起来,强调家访的主要内容:诸如在检查孩子们线上学习的情况时,也要介绍疫情防控知识、传染病预防知识,还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要关注建档立卡户、残疾儿童,要及时疏导学生及家长们受疫情影响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准备工作就绪,大家分头出发!

故事,也就由此开始了——

勤政务实的女校长:徐丽华

她只有两个组员,一个已近花甲,鬓角染霜,一个二十出头,意气风发。两位组员都是男同志,都很胖,虎背熊腰的,与纤瘦的她构成鲜明的对比。也许一般人会认为,她这身段,坐办公室还可以,爬山,力不从心。其实,她根本不考虑体力的事,行进途中该翻山就翻山,该淌河就淌河,纵使汗流满面,气喘不匀,也紧闭芳唇,咬紧牙关,硬是没有输给两个男同志。他们走访这家,又忙着赶向另一家,在太阳偏西的时候,才找了一处荫凉地,分食了所带的干粮。稍事休息,就又出发,这次的目标直达山顶,走完山顶上的几户人家,他们今天的工作也就圆满了。

过份热烈的阳光,亦步亦趋步地紧随着他们,他们怎么也甩不掉这个多情的尾巴。只有无可奈何的拖着它在七拐八弯的山道上盘曲而上。

约莫下午五点,他们终于到达海拨近千米的山顶了!

放眼望去,山顶上散布着稀稀落落的几户人家,一间座落于山桠间的破败瓦屋特别引人注目。

他们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先向那户人家走去。

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一个骨廋如柴的老妈妈正在不远处锄地,她的身体吃力地随着锄头一伸一曲,那满头的白发,在夕阳下如枯枝断茎,尽显人世沧桑。

她是谁?何以独自一人在此劳作?

已经不是简单的好奇,强烈的悲悯之心使我们的校长走上前去,柔声问道:“老年人,您还不休息吗?您看起来很累了。”

“哦,哦,不累,不累!”老妈妈听见声音,连忙直起腰来应酬。疲惫的脸上显出一丝笑意,也显出一丝诧异。

“走吧,去屋里坐吧,我也就准备歇息了。”她边往家走边用自已的热情掩饰着眼里飘过的迷惑。

我们的校长很快读懂了老妈妈的迷惑,她轻声细语地说:“老年人,我们是自由小学的老师,是下乡家访的。您家有学生在自由读书吗?”

“哦,老师!”老妈妈眼睛一亮,“我家有学生啊,孙女读大学,孙子读高中,只是都不在自由了,他们以前是自由的学生。自由的老师好着呢。”

“那,您家几口人啊?”我们的校长小心地问。

“三口人,老师。就我们祖孙三人。我儿子死好些年了,我媳妇也早改嫁了。”

说这话时,老妈妈神色凄怆,声音哽咽,校长及两位组员都听得眼圈红了……

都不记得最后是怎样离开这个家的,只知道,我们的校长心潮翻滚,一个助学计划在胸中蕴酿……

老当益壮的教育前辈:余正才、周云高

他们生活在自由这块风水宝地上,以地灵聚集着满身的才气,十几岁就踏上教学岗位,迄今为止,已有三十多年教龄了,他们风采依旧。

这次复课前的“线上学习家访调研”活动,他们自始至终愉快地参加了,并且以组长的身份带领着两队年轻人向着海拨高,落差大的解放槐坪、迎丰等地挺进。

这些地方山高路险,怪石罗列,要想家访到每一个学生,只能开着自已与生俱来的“十一号”车。翻山越岭,长途跋涉。

“这地方变化大哦,我都快认不出了!我当娃儿的时候来背过煤炭呢!那时这里全是乱石包。”副校长周云高声如洪钟,健步如飞,让同行的年轻人发出一声声惊叹。

大家在这次行程中起码听到他几次对学生谈心式的教育:“好好整哟,你爸爸(妈妈)都是我教过的哟……物理这门学科,用处大哦,马虎不得的。”他说话有一个特点:语速慢,感情色彩浓,感染力强,被教育的学生,多半低眉顺目,连连点头。

学校的前任党支部书记余正才比周校长的年龄还大些,他作为另一分队的组长,向着他的“老据点”(他在解放工作过)雪山迈进,一路上,总有认识他的人与之寒喧,高声说些令人愉快的话。他轻车熟路地走到学生家里,与同行的老师检查着学生各科网上学习的效果,与家长商讨着怎样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效率,耐心向他们宣传着抗疫等方面的知识,他说话时表情很生动,语言极具诱惑力,听的人往往沉入其中,忘记时间,至到他自已意识到该关起话匣子了,对方也才回过神来。

这两位从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深深地体会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终身热爱的教育事业,他们老而弥坚,志在千里。

强强联合的青年才俊:范敏、杨亮、黄琴

副校长范敏,永远那么快活。今天的家访,未出校门就看见他灿烂的笑脸:“同志们,走哦,看谁先到达会师地点。”受他的感染,组员往往也边冲边喊:“走哦,家访去喽!”言语间满是自豪与惬意。

杨亮主任呢?他看起来很有章程,临行前总是仔仔细细地查看是否有遗漏的东西,从所在路线的学生名单,到每人须戴的口罩,再到解渴的矿泉水……做他的组员,必须想着把东西带齐,不能出现纰漏。

黄琴呢?作为上任不久的教导副主任,她很快适应并胜任自已的工作。今天的家访,她当然也是组长,她快速将组员拢到身边,手一挥,豪迈地说:“大家跟我来,我们走秋英中心。”然后步履轻快地走在前面,风格干净、利落。

这几位年轻的行政干部,精力旺盛、处事周全、富有魄力,他们与其他行政领导一起,互为促进、互为表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他们的故事,行走在路上,书写在未来。

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

几乎每一天,家访的教师都在增多。而今天,简直达到了高潮。老教师队伍中:曹衍葵、耿同安、罗远平、邓元湘,中青年教师里:周兴海、胡政、刘连军、杨跃波……一些离校较远的教师也早早赶来了,有的背上还背着孩子,像付卫英老师,邓远坤老师。

大家都明白现在是春耕时间,农户忙着田间地头的活,是为了“秋收万粒籽”,教师忙着春耕,是为了一代更比一代强。往年的春耕,农人心无忧虑,无牵无挂;今年的春耕,农人提心吊胆,心存芥蒂;往年的“春耕”,教师心旷神怡,志得意满;今年的“春耕”,教师诚惶诚恐,怀揣困厄。谁都知道 ,那场赖在中国大地上横冲直闯的新冠病毒迟迟不走,才有“线上学习”的应对策略。

作为教师,我们怎能让新冠病毒成为“春耕”的拦路虎?

所以,校长及其所在的领导班子身体力行,属下的教师凝心聚力,共同构成了一个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这只队伍浩浩荡荡地奔赴各个阵地,早晚会吓死那只可恶的拦路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