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北醫三院抗疫“90後”:從“非典”時的小學生,成長為新冠疫情一線的戰士

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波及全國,4萬多名醫護人員從全國各地迅速集結,馳援湖北,一群年輕的身影格外耀眼,他們就是人們常說的“90後”。他們是父母眼中還未長大的孩子,也是抗“疫”戰場上的戰士,勇敢挑起了時代賦予的重任。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簡稱“北醫三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是一支年輕有實力的隊伍,全隊137名成員中有70餘名“90後”。曾經被守護的“90後”已經成為疫情最前線的骨幹力量、青春力量。疫情當前,他們衝鋒在前。這群年輕的醫護中間,有剛博士畢業卻有6年黨齡的臨時黨支部書記,有揮手與同為醫務人員的愛人和半歲孩子告別的急診大夫,有為奔赴武漢一線而再次推遲婚禮的新娘……

在這場疫情大考中,“90後”們繪上了青春最靚麗的一筆。讓我們走近幾位抗疫一線的“90後”,聽聽他們的故事。

王奔:一名“90後”的成長曆程


戰“疫”故事|北醫三院抗疫“90後”:從“非典”時的小學生,成長為新冠疫情一線的戰士

王奔:1993年出生,是北醫三院援鄂抗疫醫療隊中年齡最小的醫生,卻也是有著6年黨齡的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北京大學博士畢業的他積極主動報名參加援鄂抗疫

2003年3月,非典來襲,彼時還在西安讀小學四年級的王奔,看到周圍的醫生叔叔阿姨們為救治患者而忙碌;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大學考察,對廣大青年學子提出殷切期望。當時,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博士王奔剛剛進入北醫三院臨床實習;

非典17年後,在武漢抗疫一線,當年的小王奔已經成長為一名醫務人員,用精湛的醫術和無畏的勇氣從病魔手中搶救生命。

2月6日,農曆正月十四,剛剛結束兩臺急診手術的王奔接到了醫療隊的集結電話。作為一名剛剛走上崗位的年輕醫師,在重大疫情面前,有機會去一線救治患者、報效祖國,他的心情既忐忑又興奮。

戰“疫”故事|北醫三院抗疫“90後”:從“非典”時的小學生,成長為新冠疫情一線的戰士

穿著防護服在重症病房查房,對50名患者一一問診,到患者身邊面對面交流,這就是王奔剛到武漢時的工作日常。本來以為年輕力壯身體素質良好,在隔離服的密閉空間裡,他每查5個病人就得休息10分鐘。有一位患者看到了,對他豎起大拇指說:“小夥子,年輕、有擔當”。聽到患者的鼓勵,王奔的內心再次充滿力量,雖然走出隔離區已精疲力盡,但內心是滿足的,感覺自己切切實實在患者身邊,與他們共同戰鬥。

2月14日凌晨五六點鐘的搶救,令王奔永生難忘。那天,武漢突然颳起大風,風夾著雨打在玻璃上,病房裡一位50多歲的腎移植後患者突然情況不好,他與共同當班的趙志伶大夫等醫務人員衝到患者身邊搶救,伴隨著陣陣雷聲為患者一下下做著心外按壓……“由於病情過重,很抱歉我們最終沒能留住他。那一刻作為醫者,內心的無力和悲痛難以言語。當時,更理解了身上的責任和使命。”

放下悲痛,重拾力量,艱辛與磨礪是成長最好的催化劑。此後,重症病房中王奔又參與了多名患者的救治。

援鄂一個多月來,從北醫三院危重症患者病房裡,越來越多的患者治癒出院了。

2020年2月26日,武漢一線,北醫三院國家援鄂醫療隊駐地,王奔作為臨時黨支部書記,主持武漢一線的發展會,他所在的第四黨支部本次發展2名黨員,其中一名是北醫三院副院長沈寧。

從一名小學生,到青年學子,再到武漢一線參與搶救的戰士。這就是一名“90後”的成長曆程。

楊林承: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出征”


戰“疫”故事|北醫三院抗疫“90後”:從“非典”時的小學生,成長為新冠疫情一線的戰士

楊林承:北醫三院第三批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心內科住院醫師。出發前,曾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戰役的母親表示,這回她也能體驗下“一線家屬”的心情,父親開玩笑說這種心情他很熟悉,他屬於“二進宮”

這次援鄂對於楊林承來說是一次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出征。“意料之外”是因為出征前他還在急診流水一線輪轉,而且接到通知的當天上午科主任還在工作群裡提醒科裡上報的第二批援鄂隊員準備物資,以便隨時出發,完全沒有想到會不按名單順序直接讓他上了前線;“情理之中”是因為近一年內楊林承先後在CCU、RICU和急診流水這幾個崗位都有輪轉,而且參與過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診治。

楊林承知道院裡之前已派出了感控科專家,且合理、科學的防護可以將暴露的風險降到最低,但接到通知後,他還是有一些忐忑,一是怕自己的業務能力不足以應對需要承擔的工作,二是怕家裡人不理解,三是不知道自己“戰友”的情況。

臨行前,科主任高煒第一時間與楊林承通了電話,告訴他這次是院裡直接點兵,是對個人能力的肯定,有任何需求可以直接和科裡聯繫,主任的話給楊林承吃下了第一顆定心丸。告訴家人要出征的消息後,父母更是出乎意料地冷靜,曾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戰役的母親說:“這回你也能體驗下‘一線家屬’的心情”,父親開玩笑說:“這種心情很熟悉,我屬於‘二進宮’了,不用擔心”。家人的理解是他的第二顆定心丸。參加院裡為隊員們舉行的動員會時,他在同行的隊伍中,見到了許多熟悉的師兄師姐和老師,僅存的憂慮也已消散。

戰“疫”故事|北醫三院抗疫“90後”:從“非典”時的小學生,成長為新冠疫情一線的戰士

2月9日15時,在經過兩輪感控培訓並通過考核後,楊林承第一次進入病房汙染區工作。穿好防護服進入病房,主班老師告之已有大量患者及家屬在病房門口等候,醫護分工後,他們立即開始了接收患者的工作。推開病房門,原本嘈雜的等待區瞬間安靜,無數雙焦急等待的眼睛投向他們,接著便是黑壓壓的人群湧來。急診流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此時的混亂只會使工作效率越發低下、患者越發焦慮。深感意外的是,僅在簡單安撫情緒並解釋接收患者順序的原則後,等待區的秩序快速恢復正常。此後醫護共同協作,6小時內完成了6名重型及2名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工作。

6個小時內,楊林承見證了這次疫情的嚴重,看到了患者的焦急,也體會到了患者對醫護人員的理解與包容,更感受到了患者對延續生命的渴望。楊林承表示,一定要竭盡全力投入戰鬥,為降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貢獻一份力量。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張佳男:武漢,我的第二故鄉


戰“疫”故事|北醫三院抗疫“90後”:從“非典”時的小學生,成長為新冠疫情一線的戰士

張佳男:北醫三院第一批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危重醫學科護師,1月26日出徵武漢。因表現優秀,在抗疫一線入黨。2月26日成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

2月17日,張佳男在武漢度過了自己的28歲生日。她在日記裡寫到:“如果有人問我有什麼生日願望?我會說,願國泰民安,山河無恙;願病人早日出院,戰友重逢故里。”

“我是正月初一接到命令,正月初二到達武漢的。出發前沒來及多想,因為救死扶傷本就是醫務工作者的職責。1月28日晚,我們首個隔離病房開始接收患者,永遠忘不了那個分秒必爭的夜晚。從清潔區到隔離區共有5扇門,門的那一面只有先行者知道,先行的探路者是真正的英雄。”張佳男說,在武漢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跟前輩們在一起,讓她感覺進步很大。

戰“疫”故事|北醫三院抗疫“90後”:從“非典”時的小學生,成長為新冠疫情一線的戰士

前輩們教導我們,要迅速成長為崗位小能手,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作出貢獻,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迅速探索和成長。這給了我們年輕人很大鼓勵。”張佳男說。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共有137人,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

這次北醫三院危重醫學科一共有12名醫護出征武漢。北醫三院病區主要負責收治重型、危重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張佳男發現,除了醫療救治外,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同樣重要。於是,她們開展了“讓人文關懷走進隔離病房”“三米陽光溫暖武漢”等一系列心理干預,鼓勵患者恢復信心,戰勝病魔。

2月19日,患者小豐出院。她是北醫三院病區內首位出院患者,接過三院護士們為她精心製作的粉色“畢業賀卡”,賀卡承載著鼓勵與祝福。小豐說:“我自己也是護士,這幾日的相處深深感動於三院的護理文化。”

相信抗一抗,漫長的冬季、凜冽的寒風都會過去,相信春暖花開,不管何時都會到來。

“從來沒有在家鄉以外的城市生活這麼長時間,等到疫情結束後,我們一定會再回來。武漢已經成了我的第二故鄉。”張佳男說。

在這場抗疫中,“90後”表現出勇敢與堅強、擔當與責任。未來,他們已經做好準備,慎終如始,善作善成,不忘初心,守望家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