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逆行者』护航,给援鄂人员提供全年营养品,这家企业值得点赞

作者 / 盒饭君

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为『逆行者』护航,给援鄂人员提供全年营养品,这家企业值得点赞

3月25日零时起,湖北除武汉外解除离鄂通道管控。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这两个官方动作告诉我们,湖北“解封”,热干面“醒了”,国内的疫情已平稳过渡至下一阶段,我们的生活也正一步步走向正轨。


有句话说的很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全国局势平稳,湖北、武汉疫情能快速得到控制的背后是无数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现在这些英雄相继回家了。


全国4万多名最美“逆行者”凯旋途中的一些场景让人动容。继“抗疫”过程中捐献1亿后,伊利再拿出1.8亿,为全国所有援鄂医疗团队提供全年营养支持,为钟南山、李兰娟、程京等院士科研团队提供1500万元的经费支持。

伊利的善举同样让人动容。

为『逆行者』护航,给援鄂人员提供全年营养品,这家企业值得点赞

援鄂英雄凯旋,社会各界献礼


3月20日,深圳驰援湖北医疗队回深,交警一路护送开道。许多市民自发在路口守候,高喊“欢迎回家”;全市400多处户外电子大屏、多座地标建筑也都亮灯“最美逆行者”。


为『逆行者』护航,给援鄂人员提供全年营养品,这家企业值得点赞

深圳市多座地标建筑也都亮灯“最美逆行者”


3月21日,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等500余名医护人员撤离黄冈,黄冈人民自发为山东白衣战士们送行,沿黄州大道欢送的人群延绵七八公里。


3月23日,山西省对口支援湖北仙桃、潜江、天门三市医疗队434名队员分别乘坐的三个航班陆续平安返程,并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举行了隆重的“过水门”仪式为英雄们接风洗尘。


其实对“抗疫”英雄的敬意也不止体现在精神上。3月26日,四川省火锅协会携部分企业代表,驱车来到四川支援湖北医疗队首批回川的医护人员驻地,将首批2020年免费吃火锅的“战疫英雄卡”送到他们手中。四川援鄂医护本人,持该卡可享受四川80多家火锅品牌近400多家火锅门店免费吃火锅的尊享待遇。


全国各地影院都为援鄂医护人员提供了观影福利,以迎接英雄们凯旋。新疆部分主要院线的影院也实行对新疆支援湖北医护人员全年免费观影政策。


在这段特殊时期,众多企业也为“抗疫”大局出钱出力,疫情是面镜子,它可以映射企业的担当和社会价值。


3月17日下午,首批从武汉撤离的四川援鄂医疗队抵达成都,圆满完成了此次重大“抗疫”任务。作为健康食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伊利第一时间为首批回家的303位医护人员送上营养支持。队员到达成都后将进行14天的隔离,伊利此次捐赠的支援物资保证了每一位医务人员隔离期间的每日营养所需。


为『逆行者』护航,给援鄂人员提供全年营养品,这家企业值得点赞

伊利集团向四川省援鄂医护人员提供乳制品营养支持


不止是四川,3月18日,安徽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合肥新桥机场,伊利第一时间为回家的首批374位医务人员送上营养支持。包括黑龙江109位白衣天使,249位河南战士,204位第一批内蒙古援鄂医疗队员,青海、辽宁、甘肃等等,伊利均在第一时间为其送上乳制品营养支持。除了表达敬意,更是为了保障其隔离14天期间每日营养所需。


伊利的捐赠不止是14天,3月26日,伊利集团再捐1.8亿,购买京东购物卡,赠送给全国所有援鄂医疗队员,向他们提供全年营养支持。同时给这次抗击疫情中因公殉职医护工作者的家属,为他们提供连续十年的营养支持。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曾在《致全体伊利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们身上肩负的不仅有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使命,更有守护全国人民日常生活不受疫情影响的责任。我们用稳定、充足的优质产品供应与全国人民一起抗击疫情,用共同的信念和坚守铸起‘稳定大后方,全力支持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坚实保障,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在第一时间保障援鄂医护人员的营养供应,并包了他们全年营养品这件事上,潘刚的承诺变成了现实。

为『逆行者』护航,给援鄂人员提供全年营养品,这家企业值得点赞

每一份微光,都值得被看见


负重前行的不只是援鄂的医护人员,更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各行各业工作者。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国上下都加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无数平凡英雄挺身而出,当城市按下 “暂停键”,他们奔忙在“抗疫”一线。他们很平凡,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他们也很伟大,为城市的正常运转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唐闸东风饭店的马荣华,是一家饭店的老板,自家饭店因为疫情暂停营业,本该设法自救的他,因为看到坚守在各个小区的“抗疫”岗位的保安很辛苦,他主动每天为附近24个小区送去茶叶蛋,用行动温暖身边的人。


他温暖“抗疫”一线的人,伊利温暖他。3月20日,受伊利集团委托,工作人员来到港闸区唐闸东风饭店,为温暖“抗疫”守门人的马荣华送上首批牛奶,表达对好心人的感谢和敬意。


为『逆行者』护航,给援鄂人员提供全年营养品,这家企业值得点赞

伊利工作人员为马荣华送上首批牛奶(图片/新华网)


在位于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定检机库,有这样一对父女机务,55岁王晓光从1983年参军开始就从事机务维修工作,至今已有37个年头。受父亲的影响,王玥祺从小就梦想当一名“飞机医生”,2019年毕业后如愿成为机务队伍里的一名新兵。


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春运,王玥祺就赶上了新冠疫情。疫情期间,东航安徽分公司承担着医务人员运输、药品保障等重大任务。父女俩根据飞机维修计划,春节期间一直坚守在保障一线,确保飞机的适航性,为应急救援物资的航空运输工作做好保障。


看到这些物资迅速到达一线发挥防护作用,我们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这是这对“上阵父女兵”的心声。


所有温暖人心的人都值得敬佩,3月20日,伊利合肥公司员工走进合肥市包河区民航家园小区,为王晓光、王玥祺父女送去暖心牛奶。


50岁的罗跃春是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容溪村的村医,有着29年的行医经验。疫情期间,村医罗跃春投入到防疫第一线,每天都对春节返乡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宣传防疫知识,并为村里的公共场所消毒,用个人的力量守护着全村的防疫安全,尽到了一名基层医生的职业责任。


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企业,也都在为“抗疫”贡献力量,作为健康领域龙头企业,伊利始终坚定地站在“守护者”身后,为抗疫突出贡献者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用爱心和营养持续守护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守护者”。


其实,无论是村医还是企业,这些看起来力所能及的举动,就像一道道温暖的微光,汇聚在一起,也在黑夜里点亮曙光。

为『逆行者』护航,给援鄂人员提供全年营养品,这家企业值得点赞

国之重器,院士无双,创新无价


3月2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公告,对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进行公示。在国家科技奖创新团队奖评选中,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获得提名。


17年前的2003年,非典疫情在北京爆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冲锋在前,主动要求“把重病患者都送我这里来”。


2020年春节,新冠病毒来势汹汹。84岁的钟南山再次临危授命,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还是一贯的“南山风格”。


60多天以来,回应疫情热点、会见中外专家、研究治疗方案、接受媒体采访……84岁的他一直奔波在抗击疫情前线,从坐上赴武汉的高铁的那晚开始,就没有停下忙碌。


为『逆行者』护航,给援鄂人员提供全年营养品,这家企业值得点赞

钟南山院士(图/央视新闻)


除了钟南山院士,还有一些院士专家对此次疫情的防治起到关键性作用,这其中就有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


我们都曾见过李兰娟院士这样一张照片:摘下了护目镜的老人眼里布满了血丝,但仍透着笃定的光芒。由于长期穿防护服和戴护目镜,她的脸上被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为『逆行者』护航,给援鄂人员提供全年营养品,这家企业值得点赞

李兰娟院士(图/中国新闻网)


这张照片是她2月20号深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去重症监护室探视完8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后被拍下的。


其实从打响疫情狙击战的第一天开始, 李兰娟院士就曾庄严承诺:“我打算长期在武汉,与那里的医护人员并肩战斗”。


自此,李兰娟白天在医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与救治团队共同讨论救治方案,同时还为浙江的危重症患者救治进行远程会诊;晚上则马不停蹄与团队讨论科研攻关难题,为国家疫情防控建言献策。


她的救治模式已从“鬼门关”上连续抢救了很多重症、危重症病人,让濒临险境的垂危者化险为夷。


《无问西东》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这句话用在李兰娟身上可谓实至名归。


1.5小时,一次性检测新冠肺炎、甲流、乙流等6种病毒。创造这一检测方法的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程京带领的团队。


1月31日上午,程京接到正在武汉的钟南山院士打来的电话,钟南山语气急迫地介绍前线的情况:现有的检测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鉴别诊断出新型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


接到钟南山的需求,程京带领团队连续奋战、集中攻关,试验、审批,一关关过。


2月22日深夜,由博奥生物联合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设计开发的“六项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国家药监局新型冠状病毒应急医疗器械审批批准,迅速应用到疫情防控前线。目前,该试剂盒正运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力全球抗疫。


在“抗疫”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院士专家有很多,钟南山、李兰娟、程京只是其中广为人知的佼佼者。


为感谢科研团队和科研工作者在“抗疫”上的突出贡献,支持医学教育、奖掖群贤、扶植新秀,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伊利向钟南山院士团队、李兰娟院士团队、程京院士团队合计捐赠1500万元,共同推动健康领域的科研攻关。


3月26日下午,伊利就将这份感谢送到了程京院士团队手上。


为『逆行者』护航,给援鄂人员提供全年营养品,这家企业值得点赞

伊利向程京院士团队捐赠500万元


在“抗疫”中为国为民作出突出贡献的院士专家团队值得敬佩也值得给予经费支持,伊利此次的捐赠也与潘刚“无创新,不未来”的理念无不关系。伊利除了自身创新,也为中国健康卫生鞠躬尽瘁的院士团队提供各种支持。


疫情终将散去,英雄的事迹值得被传颂更值得被奖励。“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次“战疫”中,钟南山、李兰娟是侠,援鄂医护人员是侠,平凡岗位的工作人员也是侠,当然像伊利一样给暖人者以温暖的企业也是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