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波特之《尋人不遇》,跟漂洋過海到華的美國老人憶古代詩人


比爾·波特之《尋人不遇》,跟漂洋過海到華的美國老人憶古代詩人

一位漂洋過海從美國來中國的古稀老人,他帶著熱愛、景仰和感激,從北向南,一路尋訪中國古代詩人們的足跡。他在追思中思索,於詩境裡徜徉,懷著感恩去記錄。深深的感動著即將遺忘一些詩人的中華兒女,跟隨著他前行的足跡,宛如穿越了時空的隧道,感受了一番別樣的高貴詩魂。

比爾·波特之《尋人不遇》,跟漂洋過海到華的美國老人憶古代詩人

老者一路從北京出發到山東、河南、西安、四川、湖北及江西,一路走街串巷或尋至田間小道,用他的方式去祭奠及對飲於每一位詩人,在每個字句中,無一不再向逝去的詩人們表達著:很遺憾,直到千百年後,我才姍姍來遲。即便如此,我也要踏著你們曾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以另一種形式和你們相遇的情感。而作為與詩人們血脈相連的國人,通過這老人的行蹤遊記,也使我們跟詩人們近距離的接觸了一次。

一路前行,跟著老者的腳步我們看看幾位大詩人的往事與作品吧!

從北京開始出發,第一站老人來到了山東曲阜,為何會第一站到達曲阜?相信很多人都不難猜到,因為這裡便是孔子的故鄉,而洙泗書院,相傳便是孔子刪選《詩經》的地方。而《詩經》作為中國詩歌的源頭,兩千多年來,經過孔子刪選的“詩三百”,不斷被人吟誦、徵引。《詩經》裡的詩,風格質樸自然,例如愛情詩,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tuán)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ráng)。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這便是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在田野相遇相愛的情景,純真樸實。這些詩雖然樸拙,但它卻是發自心靈的聲音。

比爾·波特之《尋人不遇》,跟漂洋過海到華的美國老人憶古代詩人

當老者來到陝西長安司馬村,他見到一個正低頭修理鋤頭的老人。便是這位老人帶著老者來到了一座大坑前。老人說,這裡就是杜牧墓原址。杜牧是土生土長的長安人,通過科舉考試得到官職後,就開始了異鄉漂泊。他的代表作《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相信大多數的小學生都能朗朗上口了吧!

比爾·波特之《尋人不遇》,跟漂洋過海到華的美國老人憶古代詩人

跟隨老者來到四川江油,大家猜猜看這裡等待我們的又是哪位詩人呢?這便是李白5歲到25歲一直生活著的地方。他的童年在江油青蓮鎮度過。15歲之後,便去往江油城西北的匡山,現今這裡還有李白當年的讀書檯。這位後人譽為“詩仙”的大詩人在《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中,告訴了世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

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後身。

後來人們評論說:詩中所答內容,衝口而出,一氣之下,清高自負之氣、痛快豪爽之情,躍然紙上,讀來如見其人。這便是詩壇泰斗李白。

比爾·波特之《尋人不遇》,跟漂洋過海到華的美國老人憶古代詩人

離開匡山,兩個小時後,老者到達成都。這次便來到了杜甫草堂。

759年,安史之亂後,杜甫離開長安來到成都。初來此地的他沒錢、沒工作,前途未卜。他的老朋友裴迪,幫助他建起了這座小草堂。歷經幾個世紀,不斷被修葺的草堂,現今仍舊保存著簡樸的風貌,如有幸旅遊至成都,大家都可以去看看。來到成都的前期,杜甫有住的地方,卻沒有收入,基本生活都是靠裴迪資助。後來,他的另一個朋友嚴武,做了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他幫杜甫在那掛了個閒職,詩人的生活才有所改善。只是兩年後,嚴武去世,繼任者對杜甫不好。於是杜甫決定離開成都,開始了又一個人生征程。在旅途中,他寫下了感傷年老多病、漂泊無依的《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從而可見,這位詩聖的命運是如此多舛……

比爾·波特之《尋人不遇》,跟漂洋過海到華的美國老人憶古代詩人

一路跟隨著老者的步伐行來,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歲月變遷,詩人的名字,也許會在我們的記憶裡淡去,但他們的詩作卻持續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詩作讓他們永遠鮮活、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