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廣靈,中國綠色名縣,民間藝術堪稱一絕,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在山西省東北邊陲,北嶽恆山東襟,有個這樣的縣,隸屬於山西省大同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上而下、各行各業非常關注綠色環保,區位特色明顯,生態環境良好,被譽為中國綠色名縣,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山西廣靈,中國綠色名縣,民間藝術堪稱一絕,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這個縣就是大名鼎鼎的廣靈縣,它東與河北省蔚縣毗鄰,南同靈丘縣接壤,西連渾源縣,北接陽高縣和河北省陽原縣。歷史悠久的廣靈縣,戰國時名平舒邑,屬趙國;秦時屬代郡;遼統和十三年復置為縣,名廣靈至今。縣境山多川少,地形西高東低,有壺泉、南村、鬥泉、望狐4塊盆地,國土面積1283平方公里。全縣轄2鎮7鄉172個行政村,人口18.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5萬人。

一,區位特色明顯的廣靈

從地理區位看,廣靈地處京師外圍,縣城距首都北京290公里,距省會太原330公里,距石家莊市300公里,廣源高速聯通京大、張石兩條高速公路,與京津冀經濟圈緊密相連;朔蔚公路、107國道、神南煤電集運公路等交通幹道縱橫交錯,十分有利於廣靈承接京津冀產業輻射和轉移。目前出縣境的“東出口”廣蔚高速還未打通,如廣蔚高速貫通後,來往京津冀將更便捷。

山西廣靈,中國綠色名縣,民間藝術堪稱一絕,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二,生態環境良好的廣靈

廣靈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山青水秀,氣候宜人,全縣有林地面積20萬畝、溼地面積3萬畝,綠化覆蓋率23.6%,生物類型多樣,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黑鸛、白尾海雕、大鴇、金雕、大天鵝、貓頭鷹等鳥類棲息。縣城實行集中供熱,2017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06天,縣城飲用水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和7個鄉鎮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水質達標率100%。

環境特色具體表現在:

1,綠色農業

廣靈是傳統農業縣,全縣有耕地46萬畝(其中水澆地20萬畝)。境內農作物品種豐富,小米、瓜子、豆腐乾、黃花菜、蘑菇、“畫眉驢”、“大尾羊”等名優農副產品馳名省內外,是大同市優質雜糧生產基地、山西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整體推進縣”、“國家級食品安全示範縣”、“中國綠色名縣”、“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範縣”和“國家首批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縣”。

山西廣靈,中國綠色名縣,民間藝術堪稱一絕,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2,綠色工業

廣靈礦產資源主要有高鈣石灰石和富鎂白雲岩,且品質好、易開採、儲量大,發展水泥建材和鎂業得天獨厚,是國家科技部命名的大同國家級鎂及鎂合金產業基地。全縣堅持走低碳、循環經濟發展之路,大力實施“環保工業”發展戰略,培育發展了綠色電力、建材、有色金屬、化工等支柱產業,上馬了一批風電、生物質能發電等新能源項目,積極打造城市礦產再生資源回收與綜合利用園區,不斷淘汰落後產能,加大技改力度,新型化工業進程不斷推進,是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範縣。

山西廣靈,中國綠色名縣,民間藝術堪稱一絕,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3,綠色宜居

廣靈的城市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圍繞打造域美宜居縣城的目標,構建了“一河兩區”大縣城框架和七縱六橫的路網格局,建成“一水兩帶三景區、一園一閣四廣場”的沿河景觀公園。開發區建設紮實推進,工業、農副產品加工貿易、糧油貿易等一批產業園區正在積極建設,棚戶區(城中村)改造貨幣化安置、澗東新區新建棚戶區安置房、醫療康復養老中心建設項目順利實施,鄉村提升工程深入推進,城鄉面貌實現新提升。

山西廣靈,中國綠色名縣,民間藝術堪稱一絕,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4,綠色旅遊

廣靈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全縣現有自然景觀25處,人文景觀132處,縣境有國有不可移動文物329處,主要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水神堂、漢白玉石林、小懸空聖泉寺、天然森林浴場聖佛寺等;還有壺流河溼地、白羊峪、聖眷峪、長江峪、甸頂山空中草原、六稜山等風景名勝;趙長城、古冰川遺蹟、千福山漢墓群、洗馬莊漢墓群、廣濟橋、舊石器和新石器文化遺址,唐松、唐槐、明柳、明榆等名樹古木和明清時代的七星院落等自然人文遺產。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旅遊資源,為實現文化旅遊產業升級、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綠色旅遊的標誌主要有四處:

(1)溼地

廣靈縣有溼地30000多畝,保護較好,集中連片,無汙染,植被類型多樣,為生物的多樣性提供了生存的空間。

這裡聚居著陸棲野生動物24目65科,278種,鳥類15目43科130種,獸類6目15科33種。植物有34科89屬120餘種。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黑鸛、白尾海雕、大鴇、金雕、大天鵝、貓頭鷹等鳥類在遷徙過程中棲息。

山西廣靈,中國綠色名縣,民間藝術堪稱一絕,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2)草原

廣靈的草原叫甸頂山草原,這個空中大草原海拔2296米,每年四周種有成片的向日葵,也有成片的油菜花,還有吊了鈴子的灰綠色的莜麥開花 ,有成片的胡麻開花。還有天然的針葉林,非常具有立體美感,層次分明。天空的藍也不遜色於青海湖。這都是沿途之字形路邊的風景,重要欣賞的是草原的風景。

這裡的草原,野草叢生,野花遍地,足有二十多種,而且各種顏色的都有。有灰白色的雪絨花,據說是奧地利的國花,藥效也特別強;有紫色的桔根花,像小喇叭一樣張開號角吹綠了整個草原;有紅色球狀的花,一簇簇,一簇簇,像燃燒的篝火;還有深紫色的齋茉花 ,不知道可不可以像粉色的齋茉花,可以熗鍋做調料。此外,有好多叫不出名的花,有好多種。植被也非常厚,完全不用擔心躺下會沾上土。也不要嫌這片草原小,它足有66平方公里大呢!

明確說明,千萬不要帶燒烤工具到這裡,因為草原周邊是大面積的植被森林,你懂得為什麼!

山西廣靈,中國綠色名縣,民間藝術堪稱一絕,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3)石林

廣靈縣的石林,與其它地方有別,是特殊物種漢白玉石林,它坐落在縣城西北部堪稱華北地帶物種資源寶庫的六稜山主峰東側與陽高縣交界的鞍口段上,海拔2175米。據測繪資料顯示,石林平面面積約1萬平方米,主體南北長500米,東西寬100米,景觀柱型群體最高約30米。據介紹,這一區域內植被良好,樹木、植物、動物、大理石、鐵礦石等各類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自然景觀的漢白玉石林,造型各異,錯落有致、千姿百態。石林最奇特的地方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光照、不同的方位來觀賞,就會出現不同的景緻,其中有“觀音送子”、“漁翁撐舵”、“將軍歸來”、“群仙聚會”、“故土難離”、“蟾待天食”、“金雞報曉”、“群羊暮圈”、“企鵝集會”等景觀。

山西廣靈,中國綠色名縣,民間藝術堪稱一絕,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4)林海

廣靈縣山川秀美,森林廣大,碧海波濤,全縣現有林地面積20萬畝,溼地面積3萬畝,綠化覆蓋率23.6%,從而孕育了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距縣城15公里的聖佛寺國家級原始森林公園,蒼松翠柏,鬱鬱蔥蔥;綿延50多公里的趙長城在中國長城史上具有極高的價值;有“小懸空寺”之美稱的聖泉寺石窟,山峰峙立,廟宇軒昂;城南0.5公里的風景名勝保護區水神堂,山水相宜,風景秀麗;縣城西南的白羊峪,翠峰疊嶂,逶迤綿延,素有“小九寨溝”之稱。

山西廣靈,中國綠色名縣,民間藝術堪稱一絕,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三,文化底蘊深厚的廣靈

廣靈文化厚重是許多地方難以與其相比的,民間傳統文化種類繁多,巧爹巧娘實在多得去,剪紙、編條、秧歌、大號、皮影、背閣等獨具地方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廣靈剪紙,起源於漢代,是中國民間剪紙三大流派之一,被譽為“中華民間藝術一絕”,2007年廣靈縣被授予“國際剪紙藝術之鄉”,2010年廣靈剪紙被列入人類非物質遺產保護名錄。

山西廣靈,中國綠色名縣,民間藝術堪稱一絕,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廣靈的剪紙歷史久遠,源遠流長,尋根發脈,上溯歷史,周成王剪桐封虞,把桐葉剪成“圭”形贈給弟弟叔虞,並封他為唐王。這個桐葉“圭”就是最早出現在山西的剪紙。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據專家考證,廣靈剪紙的雛形在初唐,到明代獨特風格形成,沿襲至今。

山西廣靈,中國綠色名縣,民間藝術堪稱一絕,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廣靈剪紙當地俗稱“窗花”,大部分出自世世代代不知名的農民藝術家之手,其剪紙內容豐富,工藝精細,色彩豔麗,圖樣繁多,作品大多取材於戲曲人物,鳥蟲魚獸,還有對農村現實生活的描繪等。這些作品色彩絢麗,構圖飽滿,造型生動,纖巧裡顯純樸,渾厚中透細膩,有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有人物、植物、動物以及表現生活、象徵吉祥幸福的圖案,諸如《紅樓夢》、《水滸》、《西遊記》、《楊家將》等成套的戲劇人物、戲劇臉譜、花鳥蟲魚、瓜果菜糧等。構圖飽滿,完整連貫,形象生動,粗獷灑脫。其刀法細膩,線條流暢,光滑整齊,不留毛齒溝豁,連人物的鬚髮都一絲不斷,深得國內外賓客的喜愛。

山西廣靈,中國綠色名縣,民間藝術堪稱一絕,國際剪紙藝術之鄉

廣靈剪紙主要特點為刀刻染色,表現形式分為單色、染色傳統剪紙和多層新寫實剪紙。作品分為鏡框、畫軸、禮品冊、旅遊紀念品四大系列3600個品種。產品遠銷美國、日本、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