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比我更瞭解我的孩子:情商篇

愛娃更須知娃,知娃才能幫娃。

無論在家庭早教還是日常生活中,在和孩子互動過程中,你是一直處於主動地位、起引領作用?還是處於被動地位、一直為孩子等各種問題狀況頭疼不已,甚至引發家庭戰爭。在我看來,關鍵在於你對自家孩子瞭解多少。

伴隨著以智力開發為主的家庭早教為越來越多的爸媽所青睞,情商教育則未能得到相應程度的對待和重視。畢竟一個人事業成功20%靠智商,80%靠情商。上篇文章(參見《沒人比我更瞭解我的孩子:智商篇》)提醒爸媽關注孩子的認知力發展,本文則從孩子情商發展角度探討爸媽如何瞭解和把握自己的孩子。

瞭解孩子身心發展階段

某些特定年齡段,我們只能順應、接納和包容孩子;另外一些年齡段,我們可以藉助情商管教工具、嘗試引導、訓育和改變孩子。

物權敏感期

沒人比我更瞭解我的孩子:情商篇

兩歲多的孩子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常常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麼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甚至媽媽也要不到他手裡的東西。爸媽們千萬不要認為孩子自私,非要想辦法把他這毛病改掉不可。

其實這是在進行物權歸屬的練習,通過對物品歸屬權的確認,來認知他與物品的關係。國外的教育專家常說兩歲孩子的哲學是“我的我的,什麼都是我的”。我們也應該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亂貼標籤。

順利渡過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現特別明顯時不要和他較真,順著他即可。這個時間差不多要三四個月(視孩子情況不同而定)。之後尋找到適當的機會,即別的孩子與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時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給你玩,你高興嗎?”當他點頭時再告訴他“你把玩具分給別人玩,他們也很高興”。就此可以打住,別馬上強迫孩子。

秩序敏感期

沒人比我更瞭解我的孩子:情商篇

椅子一定要放回原來的樣子,毛巾要掛在原來的位置上不能變,出門要按程序和常規的路線,穿衣服換褲子穿鞋子戴帽子都有"指定程序"……如果家裡2-4歲的孩子忽然變成小管家和小警察,嚴謹勤奮地忙著維持家裡物品的秩序和做事程序,一旦家長破壞秩序和程序就會引起孩子的哭鬧和反抗,這些"信號"都在提醒家長,孩子處在秩序敏感期了!

2-4歲是寶寶秩序敏感期形成的重要時期。孩子們在建構內在秩序的同時,對於外在的秩序也非常敏感,一般會對場所、順序、所有物、約定和習慣等方面有要求。秩序是生命的需要,處於敏感期的孩子獲得秩序感的滿足時,會感覺安全和快樂,對於幼兒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對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爸媽應該給予積極的理解和適當的滿足,這會幫助孩子緩解成長焦慮,讓孩子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將來會比較樂觀、熱情、積極。同時,也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事物及事物之間的關係,自己和環境的關係等,這對孩子未來了解規則、認識社會、適應社會非常重要。

恢復和睦期

沒人比我更瞭解我的孩子:情商篇

出生後最初的幾個月裡,孩子並不能把自己和世界區分開來,我就是世界,我開心世界也笑了,這個階段叫做“共生”。5~10個月,孩子建立一個孵化或叫區分過程,逐漸認識到,我和媽媽以及整個世界並不是一體。10~18個月,兒童經歷分離和個體化的第二步,實踐。他們興致勃勃,急於要嘗試一切。

18個月~3歲,兒童建立一個“恢復和睦”階段,他們從幻覺回到現實,接受事實真相,我不是世界,我不是萬能的。所以,恢復和睦期的兒童往往難以應付,脾氣很大,固執己見,反抗意識很強,總愛跟父母作對。這是因為他們在建立恰當的心理疆界,形成和維持自己的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正在構建自我的兒童,最常使用的字眼就是一個“不”。

所以爸媽要善於觀察自己的孩子,對於處於物權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恢復和睦期這些特殊階段的孩子,對於這種階段性的自私、偏執、倔強、反抗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包容,讓孩子安全、平穩地渡過這段特殊時期。

辨識孩子行為個性特徵

在特殊時期對孩子的理解和包容,並不代表一味縱容和溺愛,並不意味著可以讓孩子得寸進尺。對於孩子的哭鬧,爸媽要善於察言觀色、辨別真偽。是“真哭”還是“假哭”?是由於無法平抑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還是把哭鬧作為尋求關注、要挾父母的手段?

生理基礎

沒人比我更瞭解我的孩子:情商篇

科學家發現,人類大腦的發育分為三個階段,首先發育主管本能的腦幹,其次,發育主管情緒、記憶以及協調各種外界刺激的邊緣系統,五歲左右趨向成熟,最後發育主管智慧理智道德的提升,十二歲左右,趨向成熟。人類大腦主管情緒的杏仁核以及邊緣系統在5歲左右趨向成熟,控制衝動的高級中樞(腦葉)到12歲才發育成熟。所以我們不能過早地要求孩子能夠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哭不鬧。“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對小孩子來說是不適用的。

另外,小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缺乏靈活變通能力,在大人看來就是所謂的牛脾氣、犟脾氣。前篇文章提到過,按皮亞傑的說法,前運算階段的孩子是不懂“守恆”概念的。早上吃4個栗子晚上吃3個栗子,和早上吃3個栗子晚上吃4個栗子,在孩子看來就不是一回事兒。

心情和事情

小孩子哭鬧是一回事,哭鬧背後的原因又是另外一回事。心理學家的建議是——“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也就是說,先把小孩子的情緒安撫好,讓他獲得安全感,然後再分析哭鬧的原因並予以解決,同時從原因層面預防下次同類型哭鬧事件再次發生。

處理心情

安撫孩子的情緒,並幫助孩子說出哭鬧的原因,贏得孩子的合作。方法有很多,典型的就是《正面管教》中“贏得合作”四步驟(參見《超爸薦書:正面管教》):

1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實你的理解是對的。

2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寬恕。同情幵不表示你認同或者寬恕孩子的行為,而只是意味著你理解孩子的感受或行為,效果會更好。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誠而友善地進行了前面兩個步驟,孩子此時就會願意聽你說了。

4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問孩子對於避免將來再出現這類問題有什麼想法。如果孩子沒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議,直到你們達成共識。

前面三個步驟是處理心情,第四個步驟是處理事情。個人感覺,前面三個步驟沒有問題,第四個步驟略嫌簡單,和孩子爭辯理論、討價還價、鬥智鬥勇,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處理事情

處理事情一定要等到孩子心情平復之後進行。這裡就要考較爸媽對於自己孩子的深入瞭解程度,從而發掘出哭鬧背後的表面原因以及深層原因,並加以合理處理解決。

先說說淺表原因。比如,孩子大哭就是因為心愛的玩具被自己摔壞了。很多在成人看來綠豆芝麻大的事情,在孩子看來就是天大的事情。爸媽首先要把自己的價值觀降低到孩子的標準,這樣才能和孩子產生共鳴、有共同語言。然後通過“自然後果”,告訴孩子要忠於事實真相,並勇於承擔責任。而不能驕縱孩子,壞了就再買。

關於深層原因,心理學家阿德勒對於兒童的(不良)行為目的進行總結,歸併為四大類目的:

① 獲取關注

② 權力鬥爭

③ 尋求報復

④ 委頓逃避

辨別兒童行為目的和動機的第一個法寶,就是觀察爸媽自己的第一反應:

① 如果我們感到煩躁,“我跟你講過多少次了,不許……”,那麼孩子就是在尋求關注。

② 如果我們感到生氣,“也甭跟我來這一套,咱們走著瞧,我還不信就制服不了你”,那麼孩子就是在跟我們進行權力鬥爭。

③ 如果我們感到傷心,“我對你這麼好,你怎麼能這麼對我?”那麼孩子是在報復我們。

④ 如果我們感到失望,“你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吧,我不管你了”,那麼孩子就是在逃避。

同時觀察兒童對更正他們行為手段的反應,也有助於我們辨別其目的和動機:

① 如果他們暫時停止了這種行為,那麼其目的就是獲得關注。

② 如果他們繼續這種行為,那麼其目的就是權利鬥爭。

③ 如果他們採取更加暴烈的行為,那麼其目的就是在尋求報復。

④ 如果他們被動承受懲罰,那麼其目的就是逃避。

理清和辨識孩子的行為背後的目的,我們就可以開始著手“處理事情”,建議改變我們自己著手,以幫助孩子改變他們的行為:

首先,改變我們的反應,在面對任何不良行為時,努力剋制住自己的第一反應。

其次,改變我們的手段,將行為的責任從我們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讓他們親自體驗行為的後果(自然後果或邏輯後果),積極進行選擇,主動承擔責任。

① 如果你識別出孩子的目的在於獲取關注,那麼就不讓孩子通過不恰當的行為得到關注。

② 如果你識別出孩子的目的在於權力鬥爭,那麼就拒絕參戰,對他承認,我是沒辦法強迫你做任何事情,他的炮火立刻失去目標。

③ 如果你識別出孩子的目的在於報復,比如說出讓你傷心的話,那麼切記,我們是自己情緒的主人,如果我們不感到傷心,就沒有人能傷害我們,告訴孩子,我很遺憾你這麼想。

④ 如果你識別出孩子的目的在於逃避,那麼就立刻採取措施,關注重視鼓勵孩子,細心捕捉孩子的每一個細小的進步,幫助孩子重新恢復自信心。

從我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來看,獲取關注和權力鬥爭比較常見,尋求報復和委頓逃避很少見,應該是發生在大一些的孩子身上。我把阿德勒的理論總結成一張圖片,供爸媽們參考。

沒人比我更瞭解我的孩子:情商篇

最後做個總結。爸媽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對於孩子的一些逆反行為,給予寬容和理解。但不意味著一味縱容。沒有人比爸媽更瞭解自己的孩子,哪些是由於杏仁核沒有發育完善而“真哭”,哪些是為獲得關注、權利之爭而“假哭”,只有爸媽才能明辯。只有瞭解和掌握孩子的個性特點,才能在親子早教中把握主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正面管教所提倡的“和善而堅定”,我想到用另外一個詞更能表達本文的態度——“和顏而厲行”。


沒人比我更瞭解我的孩子:情商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