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今天,餐飲能放心營業嗎?

徒步露營開拓者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的特徵,雖然我國疫情已經得到明顯控制,但是國外疫情正處於爆發期不容小覷。現在要做的就是嚴防境外輸入病例,不然我國將很有可能引來疫情二次爆發。這讓線下各大餐飲業更加苦不堪言。

本以為我國疫情已經差不多穩定,經營能恢復往常,但是國外卻開始大面積爆發,我國人民因為經歷過一次紛紛開始後怕境外輸入病例,多數人還是選擇宅家,不會外出聚會吃飯,這就讓本以為已經看到春天了的各大線下餐飲業再一次民面臨寒冬。



薰衣草丹


1、如果你是做吃飽的生意的,建議立即把重心放在“無人”上面來。

注意,這裡說的無人,不是真正的無人,是指用戶完全可以自我操作、自助點餐、取餐、就餐、買單等,整個過程可以不用服務員等幫忙,可以最大程度上節省人工。

為什麼這麼講呢?

因為填飽肚子的需求是乾淨、快速、方便即可,只要不難吃,也不要太多營養,更不需要太好的就餐環境,核心是可以乾淨快速的填飽肚子就行,目前做到最好的就是麥當勞肯德基,還有中國的華萊士等,都是櫃檯點單、取餐、自己找座位,整個後廚製作也是流水線的,儘可能的減少了人工。

其實在未來,這樣還遠遠不夠,以後點單不再需要麥當勞的服務員了,麥當勞就那麼多套餐,壓根不需要解釋,用戶直接觸摸屏下單支付,甚至取餐口取餐就行,前廳可以做到真正的全無人。

如果真的能做到這樣,那麼這個餐廳的坪效以及人效一定非常高,更減少了管理成本,麥當勞當時之所以能發展這麼快,就是因為把出品的製作標準化了,不用依賴於廚師。

現在,隨著移動支付以及智能軟硬件的興起,用戶吃個快餐這樣的簡單需求,完全可以做到標準化、無人化。

十英尺這家企業,就是無人化、自主化的賣早餐,因為這件事不需要解釋、選擇也有限,營業時間也很短,利潤也有限,按照傳統餐廳的邏輯,壓根支付不了那麼高的租金和那麼多人的工資。

無人是填飽肚子這個剛需的最佳解決方案,一日三餐都可以,但我們更願意從早餐切入,午餐和晚餐競爭太大了,用戶也有更多的選擇,但早餐,無人無疑是最節省成本,最高效率的解決方案。

2、如果你是做解饞的生意的,建議你把重心放在"社交電商"上面來。

無論是周黑鴨還是百果園,抑或油膩大叔,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能讓用戶上癮,喜歡的很喜歡,不喜歡的很無感,與其說你是經營產品,還不如說你是經營用戶經營社群。

愛吃小龍蝦的人遇到愛吃小龍蝦的朋友,那可以叫一個滔滔不絕,不僅可以相互分享各種攻略,以及好的品牌推薦,更可以聊著聊著成為好朋友,要知道,唯有興趣和愛好,才能幫人聚在一起。

解饞的餐飲品牌一定要把精力放在粉絲、用戶、達人經營上面來,你看愛吃三隻松鼠的人會到處安利三隻松鼠比良品鋪子好在哪裡,同樣,喜歡周黑鴨的人往往對久久丫不屑一顧:味道太輕了,一點也不過癮,你看,各品牌粉絲之間是有鄙視鏈的。

別的品牌數據我不知道,反正我知道油膩大叔我們有好幾個幾百人的顧客群,都是老顧客、VIP會員,她們在群裡點外賣也罷,訂位也罷,客服不僅可以統一服務,還能相互影響提醒又該吃小龍蝦了,我希望油膩大叔未來50%的業績都來自於老顧客,以及老顧客的推薦。

釐清一下概念,社交電商和外賣兩碼事,外賣呢,是用戶在美團、餓了麼上面點你的產品,是一種交易關係,哪怕很多人因為上癮經常點你們的東西,銷量再大,但一旦平臺扣點提高,抑或算法有變,你的業績照樣會受很大影響,所以,你一定要想辦法搞會員制,做社交電商,靠老用戶裂變,來促進業績的提升,才是最穩健的。

假設你有了一堆忠誠的粉絲,其實你的店鋪面積大小就不重要了,點位的規模也不重要了,原來很多零食或解饞類的品牌主要靠多開店來拓展規模,其實現在時代變了,你最有價值的資產不是店鋪而是會員數。

3、如果你是做社交的生意的,不要遲疑立即把面積變小。

胡桃裡一般投入六七百萬,面積500~1000方,每個月的成本也是幾十萬到上百萬,原來靠“晚餐開始的夜生活”火爆全國,但現在人心惶惶不敢出來聚餐以及社交的前提下,胡桃裡如何應對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包括海底撈、大龍燚、太二酸菜魚、外婆家、西貝莜麵村都有這樣的問題,面積大成本高、人手多管理複雜,現在的局面則麼辦?如何撐滿三個月甚至五個月?

我給出的建議是,趁早轉型,把店鋪變小,把人員變少,包括很多大型夜店也越來越不流行了,相反很多小眾的嘻哈吧、土嗨吧等等最近很火,因為面積小座位有限導致天天排隊,但因為人少面積小成本又低,一個200平方的土嗨吧的利潤比一個2000多方的大型夜店少不了多少,因為大型夜店太費錢了,各種諮客、氣氛組等太多錢,還不算租金。

當經濟繁榮的時候,胡桃裡等這種模型是沒問題的,但現在疫情在這裡,消費力在這裡,是無法支撐那麼大的場面的。

氛圍該有還是要有,畢竟一個社交場景需要的是氛圍和溫度,但原來你提供的溫度和熱度是娛樂、好玩、有趣,現在你需要提供的是溫暖、熟悉、自己人般的場景,此心安處是吾鄉。

雖然我分別從三個不同的維度提出了我的建議,但從長遠來看,我覺得餐飲娛樂業有一個最根本的趨勢,大家可以參考,儘量順勢而為:

那就是一切越來越小。

➤ 面積越來越小,未來1000方、500方的大店越來越少,可能100~200是主流,大廳也越來越少,未來可能都居酒屋化,面積很小,但大部分都是熟客;

➤ 出品越來越小越精緻,流行小酒小菜,數量也越來越少,追求招牌菜精品,大家現在都不愁吃不飽飯,更多是用來體驗和享受美味;

➤ 正餐小吃化,小吃正餐化。海底撈有自嗨鍋,湊湊有奶茶,很多大型餐飲品牌也出自己的小吃產品,但也有很多人只吃一個阿甘鍋盔就當中午飯;

➤ 服務人員亦也越來越少,因為出品的標準化及精緻,還有運營的智能化,人會越來越少,可能一個人管一家店未必不可能,所謂重後臺輕前臺。

小、少、精如果真的是餐飲娛樂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的話,請趁此機遇,抓緊調整,否則恐龍滅絕的時候,體溫還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