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和老人一起住一起生活有那些好處?有那些弊端?

多樂士漆官姐


和老人一起住有那些好處和弊端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說起。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國人對子女的愛是無以言表的,愛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其目地就是想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受任何一丁點兒的委屈,早一天長大成人,父母的愛才叫人間大愛。

父母辛辛苦苦供孩子上學,再到成家立業,可以說是操碎了心,儘管孩子有了家庭,可做父母的心永遠是操不完的,還惦記著早點抱上孫子,可憐父母心啊。

和老人一起住一起生活,從主觀上不能講有什麼好處、什麼弊端?關鍵是你從心裡喜歡不喜歡和老人一起住、一起生活,這裡也關乎老人的一些條件因素,老人的身體狀況、衛生習慣、個人愛好、收入等。如果老人身體好,又沒有什麼不良習慣,即能做做家務,又能接送孫子上學,這樣的老人估計大多都喜歡一起住一起生活的,如果老人年齡大了,身體狀況又不是太好,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兒女的就更應該和老人住在一起,方方面面好有個照顧,孝敬父母天經地義,是兒女應該也必須做的。

和老人住在一起,方方面面的事情肯定也會有的,老人有老人的想法,有自己的行為方式,有時做的事情青年人是看不慣的,這就要互相溝通和諒解,不能一昧地怪老人這也不是那也不好,年輕人必須要明白誰都有老的一天,父母的養育之恩永遠要記住。

現在這個年代不和老人住一起的人也大有人在,不住在一起並不代表不孝、不敬、不尊,有些老人還就喜歡自己的獨立生活,有時間就多去看看,只要老人高興、滿意就足矣。



坦誠說事


我感覺和老人住在一起還是弊大於利。如果老人尚可自己利手利腳,不用人伺候。最好不要和老人住在一起。


這樣說,並不是代表不孝敬老人,而是孝敬的方式改變了,你比方說沒事常回家看看,回家常老人乾乾活,陪老人說說話、拉拉呱。經常性的這樣可以拉近與老人的親近關係,還不讓老人煩心,豈不是更好嗎!


在老人立手立腳的情況下,和老人住在一起。還是有許多的不便,年輕人睡得晚,起得晚,吃點飯都吃不到一塊去,老人時時刻刻還得注意自己的言表,穿戴整潔,做點什麼都感覺到不方便,即便是去趟衛生間,也得看看少沒少人,另外因為你們和老人住在一起,老人在做飯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你們想吃什麼愛吃什麼,而不是出於他們的本意。如果你們不在那裡吃,有可能他們就是對付一口就完事了。

如果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又體弱多病甚至臥床,那這個時候兒女最好是和老人住在一起了,便於照顧,更好的護理老人,老人歲數大了。也需要兒女們的伺候。如果在這個的時候最好是和老人住在一起了,不管怎樣,有必要的情況下就住在一起,沒有必要。那就儘量不要住在一起。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朋友們看後有什麼想法,請在留言區裡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雨化晨露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和老人在一起住有許多好處呢。

1、工作之餘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老人日常買菜、做飯,家務基本不用自己做了,可以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閱讀、練琴、學習等。

2、後方穩定可以全心投入工作

老人在這裡,孩子有人接送,偶爾出個差不用擔心孩子“無處安放”。

3、有一盞燈為你而留

無論出門多早,都有熱騰騰的早餐,讓你的胃暖暖的;無論回來多晚,都有一頓餐,一盞燈為你而留。

4、家裡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婆婆在的日子裡,隔三差五包餃子、蒸包子、烙菜饃、炸丸子……房子裡滿滿的生活氣息。

婆婆回老家幾天,很少開火做飯,要不起不來,要不閒麻煩,在外面吃多,竟然想念她做的雞蛋湯,巴不得她老人家趕快回來。

5、冰箱永遠是滿的

我們上班,孩子們上學,婆婆閒來無事,超市到處逛逛,買到許多既新鮮又價格划算的蔬菜,家裡的冰箱一年四季都是滿滿當當的,讓人很有食物上的安全感。



當然,事物都有兩面性,和老人一起習題也有不方便的地方。

1、缺乏隱私

婆婆剛來的時候,缺乏界限感,我買什麼東西回家都要盯著看,我扔掉不穿的衣服,她也盯著看,被人監視的感覺。

2、教育孩子方面理念不同

有一句叫做:奶奶覺得你冷,奶奶覺得你餓。

網上經常看到這樣的圖片:孩子被穿的像粽子。因為從身體特點上來看,老人上了年紀通常怕冷。於是他們認為孩子也冷,然後給孩子穿一層又一層。

而年輕的父母主張:不要給孩子穿太多,因為孩子愛動,活力大,另外,穿太厚活動著也不方便。

孩子吃完飯了,奶奶總是會追問一句:吃飽可沒有?再吃點吧?

3、生活方式不一樣

我們父輩那一代人,吃過許多苦,大多養成了節儉的習慣。看不得年輕人買買買,難免會嘮叨。

網購買東西像做賊一樣,偷偷摸摸進行。

婆婆在的時候,我們家很少出去吃飯,因為婆婆覺得浪費錢。如果我們邀請她出去,她百分之百會拒絕,然後以受害者的姿態考驗我們的心。

4、婆婆只要在,老公就成了甩手掌櫃

媽媽總是愛孩子的,媽媽都是超人,婆婆也不例外。 只要她在家,什麼事情都不用老公插手。

但在她回老家期間,老公就有機會成為家務小能手,給孩子洗洗襪子,刷刷鞋,買菜做飯洗碗樣樣都行,履行作為家庭一員的義務。

並且,感覺到婆婆不在的時候,夫妻之間的關係更融洽,婆婆在的時候,往往有距離感。

5、干涉生孩子的事情

如果不幸遇到強勢、重男輕女的公婆,那就不得不面對要生幾個孩子,是否必須要生個男孩的問題了。

公婆說,人家都有孫子,我沒有,你們必須生個;兒媳說,我的人生我做主,我不要為了傳宗接代成為生育的機器。面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家不再是溫馨的港灣,成了劍拔弩張的戰場。



總之,和老人在一起有利有弊,有得有失,關鍵在於取捨,你看中有利的一面,就要包容,接納不利的因素。

沒有對錯,但有得失!

我是@人鏡 ,通過閱讀、經歷、思考,探索人生,實現成長; 做一盞燈,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人鏡



王朝乾


之前我和老公一直都是在北京工作所以也沒有和老人一起生活過!不過今年疫情來的措不及防,我們也就跟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到現在!已經有兩個多月了,時間雖然不長但也對一起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想法!

好處一:有效的監督不良習慣!

其實跟大多數的家庭一樣,年輕人總是很晚睡覺很晚起床,我們也不例外,再加上今年疫情嚴重我們幾乎都不出門,所以也是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這就導致公公婆婆的正常生活被我們打擾了[捂臉]不過好在我婆婆不會像狗血電視劇裡的婆婆一樣發難,都是會溫和的跟我們說這樣作息習慣對身體不好!嗯,確實是,所以我們也是慢慢改正過來!這一點感覺很好,說實話,自己獨自生活自制力差點的話不好的習慣永遠在那裡不離不棄…

好處二:

我們自己生活的時候由於懶及工作時間原因(主要是懶)不怎麼做飯,老吃外賣,後來外賣感覺什麼菜都一個味了[笑哭]跟公公婆婆一起生活的話都是家常菜,而且婆婆很勤快,飯菜打掃都做啦,醒來就有吃的,家裡很乾淨,告別狗窩的感覺太好啦!那咱們在來說說弊端

弊端一:有代溝,這個問題呢其實不算什麼大事,只是有時候聊一件事發表看法的時候,公公婆婆的意見我會悄悄自動屏蔽…

弊端二:跟老公吵架的時候,不能太大聲…憋著會有內傷😢

不過綜合感覺還可以,家裡日子要想過得好就互相體諒,還有就是不能把老人做的事情當作是理所當然!看到老人在忙自己再懶也應該伸手一起幹活,對婆婆得稍微客氣一些(個人觀點)畢竟以前都是陌生人,客氣一些就會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現出來,當然不是裝模作樣哦,這個度得好好把握!這樣自然就不會有什麼大的矛盾每個家庭構成不一樣,所以我只能說出我的觀點啦![微笑]

@


愛笑的枸杞


我所以說我的感受。我是一個婆婆,兒女雙全,我就是給兒媳看娃娃的,兒媳女兒都很孝順。每個月還掙很多零花錢。他們有車有房,我很知足。平常就是做飯,帶娃,洗衣打掃衛生。他們每天上班很辛苦,晚上回來有熱騰騰的飯菜吃。一家人其樂融融,感覺有家的溫暖,很和諧。也沒有什麼不好。你作為一個老年人,是要做到互不干涉內政。閒暇的時候。看看今日頭條,上面的知識豐富多彩。來充實自己老年的生活。再一個就是把媳婦當做自己的親閨女看待,甚至比親閨女還要親。婆媳才能和睦相處。讓他們上班沒有後顧之憂才是最重要的,肯定好處多多。至於弊端嗎?有代溝不能隨心所欲。關鍵還是大家多多理解,真心換真情,以誠相待,互敬互愛,生活就會很美好很幸福。有句話叫家和萬事興[大笑][祈禱][祈禱][贊]


河南大媽在成都


和老人住有好處也有壞處,總結對於勤快的人弊大於利,對於懶人婆婆又很勤快又通情達理住一起挺好,不住一起當然大家都知道怎麼樣,我就說說住一起的麻煩事和好事!首先生活作息時間不同,晚上你要睡覺了,公婆在客廳看電視!星期天你願意睡懶覺,公婆大老早起來叮鈴咣噹!婆婆很邋遢的話,光是收拾家就讓你頭疼不以!還有種情況婆婆很乾淨,媳婦兒很邋遢,婆婆會不停地叨叨你!還有種婆婆不管你趕乾淨邋遢,只要她幹活她就不停地叨叨,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她不是針對你,這是她一直以來的毛病!當然這都是小問題,只要時間長能磨合,等有了孩子你就會發現有些問題是調和不了的,孩子的教育問題,飲食問題,習慣問題……總之問題一大堆,沒孩子之前家庭和睦!有了孩子每天雞飛狗跳!甚至會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吵架!因為他們不聽你的任何科學育兒!只會說以前的孩子都是這麼養的,都挺健康的!睡覺的時候得關門,因為不方便,還有一點,夫妻生活的時候得小聲點!因為隔音不好![捂臉][捂臉][捂臉]


哈哈哈起個名字真難


和老人在一起生活有好處還有弊端,下面請看我的詳細解讀。 中國人理想當中的家庭生活是,三代或者四代同堂,老人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孝子賢孫晨昏定省,承歡膝下。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些家庭,因為幾代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經常是兵荒馬亂,一地雞毛。有人說“人老了,千萬別和子女住一起,那樣誰都不開心”,有書君覺得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為什麼呢?

老人和子女的生活習慣不同。

老人上了歲數,身體狀況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每天早上,可能早早就醒了。又不愛玩個手機什麼的,在床上也躺不住,就想著起床來,慢慢收拾家務,或者開始做早飯。這樣,難免弄出個動靜來。但是年輕人往往喜歡晚睡晚起,尤其是節假日的時候。甚至有的醒了也不起來洗漱,而是窩在床上玩手機。但是老人這時候早早把飯做好了,就想著讓一家人吃完飯,再各忙各的,難免一次次過去敲孩子們的房門。這樣,就使得年輕人非常反感,甚至說話的態度也不好。而老人也可能覺得委屈,飯我都給你們做好了,這麼晚了還不起床,叫你們吃飯還不落好。雙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對對方的行為不理解,從而產生一些分歧。記得原來跟公婆一起住的時候,週六早上,我們還在睡覺,婆婆做完早飯,打算中午包餃子,就開始在廚房剁肉餡。廚房、臥室也就一牆之隔。後來老公過去說了他媽媽兩句,婆婆一聲不響地放下菜刀,不高興地躲到自己臥室去了。還有,年輕人喜歡經常洗澡,尤其是夏天,天天不衝一回,簡直沒辦法睡覺。而老人不但自己不愛洗,還愛嘮叨年輕人。這就造成了兩代人之間互相嫌棄。這種情緒日積月累,關係可能越來越惡化。

老人和子女的消費觀念不同。

老人都是從困難年代過來的,吃過苦,對東西也特別珍惜。平常過日子,都是能省就省。去買菜,專挑賣剩下的,幾塊錢一堆。往往買回來,還要擇半天,扔一大半,算起來比買新鮮的也省不下幾個錢,而且吃起來味道也差得多。但是他們習慣了,覺得一花錢就有一種犯罪感。還有一些沒必要的節省,不但沒省下錢,還因小失大。小霞的公婆就特別節儉。小霞說,公婆衛生間裡的座便器,前些日子徹底堵了,什麼清潔劑也不管用,連通下水道的也說沒辦法。原來,公婆平時小便不沖水,等解了大便,才拿小盆從大盆裡舀點髒水衝一下。大盆裡的水,往往是洗過墩布的,一些泥沙、碎頭髮、毛絮等也都在裡面。時間長了,座便器下水道的地方,被尿鹼鏽蝕住了,再加上還有一些髒東西沉積,再也不能用了。一千多的座便器,用了五、六年,就成這樣了。想想公婆省下的水費,能有幾個錢?但是老人也有看不慣年輕人的時候。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好多年輕人都有網購的習慣。老人看不慣年輕人買買買,認為他們不知道省細,亂花錢買沒用的東西。老人嫌年輕人浪費,年輕人嫌老人不必要地節省,不如各過各的,倒也相安無事。

老人和子女的處事方式不同。

有些老人,思想比較固執,也缺少原則性,而且有些事情往往拎不清。反過來,他們還會責怪子女多管閒事。與老人住在一起,有些婆婆特別溺愛自己的兒子,往往兒媳婦讓兒子做點家務,婆婆就很不高興,甚至賭氣說,我去做吧,幹嘛讓一個老爺們幹這個?兒媳婦可能說,同樣是上班掙錢,他乾點家務怎麼了?只許我幫他洗衣服,他幫我洗一次,就委屈他了?那天,隔壁李叔的兒媳婦提起公婆,也是牢騷滿腹。李叔老兩口平時省吃儉用,但是對於親戚,卻有求必應。李叔的侄子、侄女來借錢,李叔二說不說,借一萬給兩萬。後來,那個借了他兩萬塊錢的侄子生病了,李叔更不提還錢的事了。而且那次李叔住院,他這個侄子來城裡辦事,順便看他,買了二斤水果。李叔不但把侄子拿來的東西都讓他帶回去了,還把別人拿來的高檔牛奶、補品,也讓侄子拿走了。李叔還有一個侄女,借了李叔三萬塊錢。她因為參與非法集資上當受騙了,李叔連個催要的電話也不忍心打,說不能再讓侄女為難。另外,李叔還開玩笑說,要給他七十五歲的哥哥在城裡買套房子。雖然是喝了點酒說的,但是他的兒子、兒媳婦聽了也真夠崩潰的。李叔的兒媳婦說,七十歲的老人,雖然有點退休金,也應該給自己留下點養老錢了。你沒有義務養你的哥哥,因為他有兩個兒子。你也沒有義務養侄子、侄女。你這個當叔叔的,反過來“孝敬”他們,這是什麼邏輯?李叔的兒子媳婦因為表達了對父親的異議,李叔還罵他們“光知道錢!”“沒人情味!”之類。唉!真是一言難盡!其實老人的一些做法,是很難改變的。有的時候子女是眼不見心不煩。如果住在一起,這些事情都是引發兩代人矛盾的觸點。

老人和子女對家庭話語權的認知不同。

有人說,世界上最難處的關係,就是婆媳關係。婆婆是一個家原來的女主人,娶了兒媳婦以後,如果還住在一起,兒媳婦當然也想樹立“女主”的地位。這種情況下,婆婆一般不會很容易轉變觀念,還可能頤指氣使。在家庭的話語權方面,婆媳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分歧。小葉說,她跟老公結婚後五、六年,老公的工資卡,婆婆還攥在手裡。婆婆每個月給他兒子幾百塊的零花錢。直到後來小葉跟老公想買房,才藉機從婆婆手裡把卡要過來。但是卡里的錢,卻少得可憐。而當初小葉向婆婆要老公的工資卡的時候,婆婆還說,兒子是她生的,她幫著兒子管錢,不是天經地義嗎?可見,老人跟子女住在一起,確實在生活習慣、消費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尤其是住在一起時,不得不面臨著婆媳關係這個大難題。有人說,其實外國人對中國的婆媳關係感覺很困惑。因為在他們看來,婆媳關係就是一種社會關係,並不存在著血緣親情,因此,就不要把婆媳關係混同於親情關係。對對方的期望少,也就無所謂失望。我覺得,老人如果生活能自理,還是不要跟兒女住在一起,也防止因為一些瑣事產生分歧,影響和諧的家庭氛圍。如果有條件,父母與子女不妨“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兩代人既有各自的生活空間,又可以及時互相幫襯。這樣,既減少了矛盾的觸點,和平相處,也能適時體會親情的珍貴與溫暖。佳成: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謝謝





美食找佳成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也要看老人是什麼樣的心態對吧?

有的老人天生樂觀向上童心未老!生活幸福!開心快樂!會帶給你無形中的快樂和開心!和這種的老人在一起生活是一種愉快的心情!也是一種幸福的生活對吧!

有的老人那就不一樣了!天天愁眉苦臉!欠他們錢不還似的!

他們會覺得你生活不節約在浪費金錢對吧!

用水都會嫌你用的多了!炒菜也會看著你用的油多了!

煤氣開的太大啦!會嫌棄你吃菜吃的太多了!飯吃的太少了!

刷碗都會嫌你用的洗潔精多了!用水多了也會說浪費水了對吧!

要買點新鮮的水果吃!又說現在水果貴了!

真的很無語對吧!他們也不是故意的刁難你!

但是他們節省的生活習慣了!就是這樣你說呢!

買件好衣服嫌貴了!對孩子太溺愛了!

不讓你們教育了!只有他們疼愛了!如果跟這樣的老人在一起生活不會開心快樂!

是真的!你們說呢!這樣的老人會無形中會帶給你心理壓力!

壓得你透不過氣來!你還會開心快樂的嗎對吧!





小姚6763


中國人理想當中的家庭生活是,三代或者四代同堂,老人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孝子賢孫晨昏定省,承歡膝下。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些家庭,因為幾代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經常是兵荒馬亂,一地雞毛。有人說“人老了,千萬別和子女住一起,那樣誰都不開心”,個人覺得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為什麼呢?

老人和子女的生活習慣不同。

老人上了歲數,身體狀況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每天早上,可能早早就醒了。又不愛玩個手機什麼的,在床上也躺不住,就想著起床來,慢慢收拾家務,或者開始做早飯。這樣,難免弄出個動靜來。但是年輕人往往喜歡晚睡晚起,尤其是節假日的時候。甚至有的醒了也不起來洗漱,而是窩在床上玩手機。但是老人這時候早早把飯做好了,就想著讓一家人吃完飯,再各忙各的,難免一次次過去敲孩子們的房門。這樣,就使得年輕人非常反感,甚至說話的態度也不好。而老人也可能覺得委屈,飯我都給你們做好了,這麼晚了還不起床,叫你們吃飯還不落好。雙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對對方的行為不理解,從而產生一些分歧。記得原來跟公婆一起住的時候,週六早上,我們還在睡覺,婆婆做完早飯,打算中午包餃子,就開始在廚房剁肉餡。廚房、臥室也就一牆之隔。後來老公過去說了他媽媽兩句,婆婆一聲不響地放下菜刀,不高興地躲到自己臥室去了。還有,年輕人喜歡經常洗澡,尤其是夏天,天天不衝一回,簡直沒辦法睡覺。而老人不但自己不愛洗,還愛嘮叨年輕人。這就造成了兩代人之間互相嫌棄。這種情緒日積月累,關係可能越來越惡化。

老人和子女的消費觀念不同。

老人都是從困難年代過來的,吃過苦,對東西也特別珍惜。平常過日子,都是能省就省。去買菜,專挑賣剩下的,幾塊錢一堆。往往買回來,還要擇半天,扔一大半,算起來比買新鮮的也省不下幾個錢,而且吃起來味道也差得多。但是他們習慣了,覺得一花錢就有一種犯罪感。還有一些沒必要的節省,不但沒省下錢,還因小失大。小霞的公婆就特別節儉。小霞說,公婆衛生間裡的座便器,前些日子徹底堵了,什麼清潔劑也不管用,連通下水道的也說沒辦法。原來,公婆平時小便不沖水,等解了大便,才拿小盆從大盆裡舀點髒水衝一下。大盆裡的水,往往是洗過墩布的,一些泥沙、碎頭髮、毛絮等也都在裡面。時間長了,座便器下水道的地方,被尿鹼鏽蝕住了,再加上還有一些髒東西沉積,再也不能用了。一千多的座便器,用了五、六年,就成這樣了。想想公婆省下的水費,能有幾個錢?但是老人也有看不慣年輕人的時候。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好多年輕人都有網購的習慣。老人看不慣年輕人買買買,認為他們不知道省細,亂花錢買沒用的東西。老人嫌年輕人浪費,年輕人嫌老人不必要地節省,不如各過各的,倒也相安無事。

老人和子女的處事方式不同。

有些老人,思想比較固執,也缺少原則性,而且有些事情往往拎不清。反過來,他們還會責怪子女多管閒事。與老人住在一起,有些婆婆特別溺愛自己的兒子,往往兒媳婦讓兒子做點家務,婆婆就很不高興,甚至賭氣說,我去做吧,幹嘛讓一個老爺們幹這個?兒媳婦可能說,同樣是上班掙錢,他乾點家務怎麼了?只許我幫他洗衣服,他幫我洗一次,就委屈他了?那天,隔壁李叔的兒媳婦提起公婆,也是牢騷滿腹。李叔老兩口平時省吃儉用,但是對於親戚,卻有求必應。李叔的侄子、侄女來借錢,李叔二說不說,借一萬給兩萬。後來,那個借了他兩萬塊錢的侄子生病了,李叔更不提還錢的事了。而且那次李叔住院,他這個侄子來城裡辦事,順便看他,買了二斤水果。李叔不但把侄子拿來的東西都讓他帶回去了,還把別人拿來的高檔牛奶、補品,也讓侄子拿走了。李叔還有一個侄女,借了李叔三萬塊錢。她因為參與非法集資上當受騙了,李叔連個催要的電話也不忍心打,說不能再讓侄女為難。另外,李叔還開玩笑說,要給他七十五歲的哥哥在城裡買套房子。雖然是喝了點酒說的,但是他的兒子、兒媳婦聽了也真夠崩潰的。李叔的兒媳婦說,七十歲的老人,雖然有點退休金,也應該給自己留下點養老錢了。你沒有義務養你的哥哥,因為他有兩個兒子。你也沒有義務養侄子、侄女。你這個當叔叔的,反過來“孝敬”他們,這是什麼邏輯?李叔的兒子媳婦因為表達了對父親的異議,李叔還罵他們“光知道錢!”“沒人情味!”之類。唉!真是一言難盡!其實老人的一些做法,是很難改變的。有的時候子女是眼不見心不煩。如果住在一起,這些事情都是引發兩代人矛盾的觸點。

老人和子女對家庭話語權的認知不同。

有人說,世界上最難處的關係,就是婆媳關係。婆婆是一個家原來的女主人,娶了兒媳婦以後,如果還住在一起,兒媳婦當然也想樹立“女主”的地位。這種情況下,婆婆一般不會很容易轉變觀念,還可能頤指氣使。在家庭的話語權方面,婆媳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分歧。小葉說,她跟老公結婚後五、六年,老公的工資卡,婆婆還攥在手裡。婆婆每個月給他兒子幾百塊的零花錢。直到後來小葉跟老公想買房,才藉機從婆婆手裡把卡要過來。但是卡里的錢,卻少得可憐。而當初小葉向婆婆要老公的工資卡的時候,婆婆還說,兒子是她生的,她幫著兒子管錢,不是天經地義嗎?可見,老人跟子女住在一起,確實在生活習慣、消費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尤其是住在一起時,不得不面臨著婆媳關係這個大難題。有人說,其實外國人對中國的婆媳關係感覺很困惑。因為在他們看來,婆媳關係就是一種社會關係,並不存在著血緣親情,因此,就不要把婆媳關係混同於親情關係。對對方的期望少,也就無所謂失望。我覺得,老人如果生活能自理,還是不要跟兒女住在一起,也防止因為一些瑣事產生分歧,影響和諧的家庭氛圍。如果有條件,父母與子女不妨“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兩代人既有各自的生活空間,又可以及時互相幫襯。這樣,既減少了矛盾的觸點,和平相處,也能適時體會親情的珍貴與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