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最近几年的宗教题材在韩国很火,不论是最早开辟宗教惊悚题材的《黑司祭们》,(倒霉催的《黑司祭们》和《娑婆诃》的编剧导演还是同一个人。)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还是后来借用但丁《神曲》嫁接中国冥府十殿阎罗与六道轮回理念,刷新票房纪录的《与神同行》。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而罗泓轸具有社会学意义形而上意义的宗教恐怖片《哭声》。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更是将韩国现今的宗教形势提升到了民族文化的高级层次。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为了在宗教题材影片里出人头地,《娑婆诃》的赌注很大,上场就用国民影帝级别的李政宰来当宣传噱头,主打政治和刑事悬疑路线。


它想用在韩国宗教界较为稀少的密宗佛教主题加上灵异题材,来复制几年前《哭声》的现象级火爆。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可惜,空有热情但执行力有限,而且继承了大韩民族拿着别人的东西喊着是自己创造的一贯德行,《娑婆诃》集合了《达芬奇密码》和《双瞳》两者之长,却没有达到两者中任何一个的高度,更无法和解读角度无数的《哭声》一较短长。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娑婆诃》借用了《达芬奇密码》的那种主人公对于历史旧案的追索过程,铺垫出一个类似于《双瞳》一样用宗教+灵异包裹着凶案的悬疑惊悚故事,妄图达到《哭声》那样现象级的轰动效应,结果力有不逮,三部影片的长处它都没有继承,反而把三部影片的弊端都集中在一起暴露了!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首先,他对于宗教与历史的理解与解释无法打动人心。


不同于丹·布朗那样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也能把观众唬得一愣一愣的大历史观和剧情构造能力,

《娑婆诃》的整体剧情设置和文化背景都极端单薄。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被引来作为内核载体的佛教轮回因果论的理念,被韩国历来自以为是的理解所曲解,变得不伦不类和语焉不详。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娑婆一词出自梵语,是娑婆世界的简称,是释迦牟尼进行教化的现实世界。


佛教中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才能抵达极乐净土。


但《娑婆诃》仅仅利用这个词语的定义和佛教背景,来承载一个似是而非,带着玄幻,神话和宗教色彩的刑侦恐怖故事而已。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整体过程里,影片的进程让人感觉不到对主题的理解与表达,让观众见识的是佛教密宗被曲解的原旨与为了生存变得世俗化的滑稽模样。


用一种近乎戏谑的视觉来展现佛教徒的信仰与追求,体现了韩国民族那种能够将所有外来事物扭曲变形的民族精神。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于是,这样哈哈镜一样的立身之本,使得观众自然而然就觉得主题思维失之偏颇,不能达成共情,自然达不到他所希望的用宗教议题来引出并承载社会议题的效果。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其次,它对于剧情构建的紧凑程度明显不足和《双瞳》相比。


《双瞳》弥漫在通篇的那种焦灼与无能为力,使得梁家辉扮演的角色黄火土具有很强的观众同感能力。


他因为性情耿介造成的家庭与事业的困境,夹杂着台北夏天燥热闷湿的气候,交织着案件的不断推进,整体就形成了一种让人喘不过气的氛围渲染,让观众也能够从事态和感情上,更加贴近主角的精神状态,领会到其中蕴藏的情节张力。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但是,《娑婆诃》虽然有李政宰坐镇题眼,但是如同《达芬奇密码》里面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兰登教授一样,作为剧情男主角却一直是个吉祥物,对于事态的参与感不足,促进程度更是微乎其微,很难将观众带入整个案件的氛围里面。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然后,《娑婆诃》的叙事反转很突兀和缺乏多变性。


双线叙事,善与邪恶的相互转变极端刻意,整体布局平铺直叙,观众看着这里就能想到下一刻能够发生些什么,使得通篇叙事浅显直白得无趣,缺乏《哭声》里面那种永远猜不到下一分钟如何转变的叙事进程。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就连吓人的手段都有些老套,通篇都卯足了劲在告诉观众“这里我想吓死你……哪里我要吓你一跳……小心点,下面有吓死人的小高潮哦……”


结果,配乐总在关键时刻露怯,因为过早就开始铺垫,反而使得场面酝酿得太充足,差了临门一脚的气势,达不到恐怖片里那种突如其来让观众吓得叫出声的突发效果。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就演员阵容而言,《哭声》是一个多方角力的局势。


郭度沅,黄政民,国村隼三个男性角色,在相互角力当中牢牢把控着局势的力量对比,三位影帝级别的男演员各自完成了角色必须表现出来的特性。


尤其是国村隼那张不动声色就让人寒毛倒竖的脸,轻而易举就能凸显出角色内在的邪恶,足以撑起整个剧情的内在张力。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就连千禹熙这样一个女性角色,略显绵柔与阴诡的阴性守护能力,在三个男子的纯钢性角力之中也显得格外有辨识度。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而《娑婆诃》里面,李政宰一家独大,却感觉这个角色完全对事件的推动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


虽然是他通过各种拜访与考据积累证据,想通了整个少女失踪案件的关节,但是,他追寻出来的仅仅是既定事实,对于整体事态已经无可挽回。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而且反派出现得太晚,出现的方式也没有《达芬奇密码》里面的提彬爵士那种参与性和迷惑性,观众很难从根本上去达到对反派的理解与憎恨,使得正邪对峙的局势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剧情张力没有达到期望的高度。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而且,作为四位护法神中间人和杀戮执行人的广目罗汉身上看不出类似的宗教狂热,他和其他人对于宗教的牺牲,不能让观众体会到他们所受的荼毒至深。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演员的表演虽然尽力了,但是却不如《达芬奇密码》里面,保罗·贝坦尼所扮演的宗教杀手那种“疯子一般狂热,孩童一般纯真”的单纯与脆弱,很难在动机与外形上获得观众的同情。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所以,整体上《娑婆诃》的表演代入感不足以和《达芬奇密码》相抗衡,整体平平无奇之中,唯有陈善奎成为唯一的亮点。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这位佛教三巨头之一的高僧,既有入世的世俗(区别于问梧禅师根据礼金多少看人下菜碟的市侩),又有出世的佛理精深,为人处事干练又不失圆滑,笑容满面的欢喜佛面貌里也有金刚怒目的杀伐决断。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和李政宰在一起,陈善奎表现出来的自然妥帖使得他在剧情里有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他扮演的角色性格里的稳妥却多变的部分,完全能够衬托住李政宰扮演的教授性格里的尖锐与执著,两个人这样互补的性情与自身位高权重的地位,身在宗教界一正一反,完全可以开创出自己独有的天地。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但是,《娑婆诃》对于宗教深层的解读就在整个案子结束的时刻就断绝了,没有任何对于人性与神性深层次的探究和思考。


整体他想铺垫的是人性的善恶在佛性的长远时间里,是会从圣人转变成罪人,而罪也是可能转化为圣人的相互消长的辩证关系。


所以,从根本上,他就是奔着超凡入圣,脱离人性追求佛性的高度去的。


脱离了《哭声》里生而为人,众生皆苦的现实高度,整体显得飘忽和缺乏同理心。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所以,主题的语焉不详,使得《娑婆诃》在追赶前辈《双瞳》,《达芬奇密码》和《哭声》的路途上,铩羽而归。


不过幸好,李政宰放松的姿态,看起来还是挺享受这个角色塑造过程的。

既生瑜,何生亮? 《哭声》在前,《娑婆诃》只能甘拜下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