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孟郊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提到孟郊,我們能馬上想到的大概就是他在課本上的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字,但是讀到之後不免內心觸動。他為我們寫出了父母對我們關心的真切形象,也讓我們體會到了出門遠行時的無奈之情。在現在外出工作的遊子們,有沒有想過當我們出門很久沒回家時父母的心情和盼望?

寫出“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孟郊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孟郊的父親是一個小吏,所以他自小家中清貧、性情孤僻,很少與人交往。青年時期曾經在河南嵩山隱居過一段時間,後來到了中年時期大概30至40歲的時候目睹過河南的藩鎮之變。當時正是唐德宗建中元年至貞元六年,在中唐的這段時期裡並不太平。所以,孟郊所寫的詩大多寫世態炎涼和民間疾苦。這其實也有他個人的因素,孟郊一直遲至46歲才中進士,這使得他生命中大多數時間裡得以接觸到民間的世態和滄桑。

寫出“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孟郊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他的詩除了寫世間的疾苦外,還有描寫父母之愛、夫妻之情的,比較切合民間世俗的生活。在《杏殤》一詩中,他寫道:“凍手莫弄珠,弄珠珠易飛。驚霜莫翦春,翦春無光輝。零落小花乳,斕斑昔嬰衣。拾之不盈把,日暮空悲歸。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見花。哀哀孤老人,慼慼無子家。”深切地表達了晚年的喪子之痛。他在序中寫道:“杏殤,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嬰,故作是詩。”對於夫妻之間的感情,他在《結愛》中是這樣寫的:“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一度欲離別,千回結衣襟。結妾獨守志,結君早歸意。始知結衣裳,不如結心腸。坐結行亦結,結盡百年月。”

寫出“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孟郊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孟郊的詩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繼杜甫之後,而在他小時候就有過一個用對聯巧挫欽差的逸事。有一次朝廷派遣的欽差大臣來到武康縣視察民情,縣太爺為其接風洗塵大擺筵席。恰好這時穿著破綠衣衫的小孟郊走了進來,縣太爺見了一臉不高興,趕著小孟郊出去。孟郊氣憤地頂了一句:“家貧人不平,離地三尺有神明。”欽差見小孟郊個子不大口氣挺大,看了一眼他的穿著道:“小小青蛙穿綠衣”。孟郊看了欽差穿著大紅袍,還有席桌上擺著一道燒紅的螃蟹,即對道:“大大螃蟹著紅袍”。欽差一聽氣得直哆嗦又不好發作,就讓縣官給孟郊設了一個偏席賞口飯吃。喝了三杯酒,又對著孟郊說道:“小小貓兒尋食吃”。孟郊當即回敬:“大大老鼠偷皇糧”。欽差與縣令頓時嚇了一跳,原來他們吃的正是救災的賑濟糧。

寫出“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孟郊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長大後的孟郊由於同情底層百姓的生活,在他的《寒地百姓吟》描述了百姓生活的艱辛與苦難。用杜甫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來高度概括可說完全符合。詩中寫道:“無火炙地眠,半夜皆立號。冷箭何處來,棘針風騷騷。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面對當時藩鎮作亂、戰爭不斷的社會形勢,他寫下《徵婦怨》表達了對丈夫出征、妻子在家的同情。“良人昨日去,明月又不圓。別時各有淚,零落青樓前。君淚濡羅巾,妾淚滿路塵。”讓人看了那種不忍心分離的情緒湧上心頭,字裡行間滿是不捨。

寫出“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孟郊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元和元年,河南尹鄭餘慶讓盂郊擔任水陸運從事。自此,孟郊定居於洛陽立德坊這個地方。他的生活到了這時候才開始富裕一點,可以避免受凍捱餓的艱苦生活了。然而不久他又遭到喪子之痛。元和九年,鄭餘慶為興元尹,上奏讓孟郊為興元軍參謀。孟郊接到命令後從洛陽前往,但是到了八月二十五日,孟郊突然離世、走完了他艱辛的一生,終年六十四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