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波蘭的防禦計劃

早在德國魏瑪時代,波軍就預定與英法兩國協同對德作戰,並以積極進攻德國東部為主要構想(德國的應對方式為內線作戰,將波軍誘入後進行包圍殲滅,如一戰的坦能堡會戰)。然而隨著德國日益強大起來,波軍最高統帥部也認清了主動權回到德軍手中,開始擬定以防禦為主軸計劃。因為先前親德的外交方針,波軍一直到1939年3月才重新認清了希特勒的威脅,擬出作戰計劃——《西方計劃》(波蘭語:Plan Zachód,又稱《Z計劃》)。《西方計劃》內容以防禦為主,以固守波蘭人口稠密、資源豐富、工業發達的西方領土為重點(這為基於政治上的決定),並等待西線的盟軍對德國發動攻擊,雷茲-希米格維聲稱:“這是一項防禦計劃,它的目標就是防止我們的軍隊在盟國從西線對德軍發起毀滅性打擊之前覆滅。……我必須承認在戰爭開始的時候,波蘭會失去一些領土,但在以後的戰爭中將會收復這些土地。”在需要防守的地域中,波軍又以走廊和但澤為重,這源於波蘭政治家們認為德軍可能佔領這些有爭議的領土後即以軍事實力作籌碼,重新與英法兩國進行談判、最後簽訂一個妥協性質的和約。


二戰時波蘭的防禦計劃

《西方計劃》將波軍部隊沿著德波兩國邊境展開,兵力極為分散且缺乏良好的防禦陣地,非常容易使德軍自側翼將其包圍殲滅之,而後成為了歷史學家所詬病之處,如英國軍事歷史學家B·H·李德哈特即認為波軍應將主力佈署於維斯瓦河以東,以其作天然防線進行長時間的抵抗(這也是法國的意見)。波軍內部也有將領支持此作法,並令《西方計劃》加入了當確定無法阻擋德軍後、波軍自國境往縱深防禦帶撤退的行動(“羅馬尼亞橋頭堡作戰”),同時也將其作戰制定為邊抵抗邊撤退,使波蘭爭取時間進行總動員,並讓西方的盟軍可以對德攻擊,迫使後者調轉軍隊,波軍再伺機反攻。事實上到戰爭爆發後,波軍也無法如計劃後撤,原因在於其大部分部隊機動力不足,德軍快速部隊運動速度太快和其空軍連續反覆地轟炸,波軍在撤退時不停被迫倉皇地改變陣地、幾近潰竄,最終也無法在被德軍快速部隊包圍前撤離,被迫用最直接、傷亡最慘重的死守來防禦。另外,由於波蘭在戰前的宣傳強調德國的任何入侵都會被擊退。因此當德國入侵、擊潰波軍時,波蘭平民感到非常驚恐,且因為其缺乏這一類的災難訓練,在民眾恐慌升高時產生了大量急於逃離的難民,他們不僅製造混亂、降低波軍士氣,還造成運輸道路擁擠,使原本就很不易進行的撤退行動雪上加霜。


二戰時波蘭的防禦計劃

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元帥,為波蘭軍的總司令

波軍在9月1日時共將部隊組成“莫德林集團軍”、“克爾巴阡集團軍”、“克拉考集團軍”、“羅茲集團軍”、“波茲南集團軍”與“波莫查集團軍”共6個集團軍和一個“那累夫兵團”。兵力共有4個步兵師和4個騎兵旅的莫德林集團軍(由埃米爾·克魯科維奇-普熱傑米爾斯基準將指揮)與那累夫兵團(由切斯瓦夫·姆沃特-菲亞烏科夫斯基上將指揮)負責守住東普魯士邊境、由5個步兵師與1個騎兵旅組成的波美拉尼亞集團軍(由瓦迪斯特勞·波特勞斯基中將指揮)則防守波蘭走廊、克爾巴阡集團軍(由卡西米爾茲·法佈雷西少將指揮)則有山地師和步兵師各1以及2個山地旅,負責防禦可能來自於克爾巴阡山的攻擊、由4個步兵師和2個騎兵旅組成的波茲南集團軍(由塔德烏斯·庫特雷茲巴少將指揮)則于波蘭西方突出部駐守、羅茲集團軍(由朱里斯·隆美爾上將指揮)與克拉考集團軍(由安東尼·西勒寧上將指揮)則負責西里西亞西南一帶全部的防禦,共有10個步兵師、2個騎兵旅和1個裝甲旅。開戰後,還會另外動員兵力,組成“盧布林”與“普魯士”兩個集團軍作為預備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