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4种情况将无法继承父辈宅基地。农村宅基地新规定。


前期,我国在农村开展了土地确权工作,并且对于农村土地监管力度也相继提升,我国地域虽然比较辽阔,但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比如有些“空心村”里的宅基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种地后甚至还出现了土地“撂荒”的现象,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所以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不光是为了有效地保护土地,更是为了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权益更加明确。

以前农村宅基地基本是按照世代相传的这种不成文的规定在延续,按照这一规定,亲属可以直接继承父辈的宅基地,而这样的问题所导致的是,有些人宅基地比较多,多的甚至出现宅基地被闲置,而有的村民却因为宅基地比较紧张,居住条件比较拥挤,为了宅基地使用公允,目前农村已经实施“一户一宅”政策,并且针对一些宅基地继承问题也提出明确,这4种情况将无法继承父辈宅基地。

以下4种情况将无法继承父辈宅基地。农村宅基地新规定。


1、子女和父母已经分户的情况下

随着“一户一宅”的政策在农村开展之后,今后也意味着不再允许“一户多宅”出现,以前父母去世之后,基本都是由子女来继承父辈的宅基地,这样的做法也历经许久,甚至很多人已经当成理所应当的事情,殊不知宅基地归属村集体所有,而子女与父母分户之后,并且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宅基地,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再去继承父辈的宅基地,因为如果继承了那么属于就“多宅”,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宅基地不可以继承,但父辈的房屋可以继承,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父辈的房屋之后,因为没有宅基地使用权不可以进行翻建和新建,直到房屋倒塌,宅基地由村集体收回。

以下4种情况将无法继承父辈宅基地。农村宅基地新规定。


2、子女户口不在本村的情况下

目前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基本已经完成,今后宅基地与农民之间的权益也更加明确了,宅基地使用权益比之前也更加明朗。之前有些子女虽然将户口迁出,但父母可能还在农村生活,父母去世之后,就回家直接继承宅基地,而今后这样的做法不允许了,因为宅基地归属村集体所有,作为村集体财产,自然只有本村村集体经济成员才能享有,而户口不在本村自然就不能享用本村的任何福利,更不能继承父母的宅基地。

以下4种情况将无法继承父辈宅基地。农村宅基地新规定。


3、涉嫌违法的宅基地不能继承

以前农村宅基地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不少宅基地资源出现过度浪费和被破坏的现象,比如有的人把宅基地建设养猪场或者种树等等,我们都知道宅基地只能用来建设住房,而去建设其他经营性质的建筑物自然是不允许的,因为这样一来就改变了宅基地的使用性质,这属于违法行为,其建筑物将被拆除,而宅基地因为违法使用应当被村集体收回,子女自然无法继承这样的宅基地。

4、超出宅基地使用面积的部分不能继承

农村在建设住房的时候,很多人总是喜欢多占多得,有的人为了扩大自己的宅基地面积,就将胡同霸占,还有的人刻意建房的时候扩大建筑面积,按照相关规定,其实早就明确了使用面积,如果超出面积建设那么自然是违规行为,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去霸占村集体的公共使用面积,那么这就导致宅基地使用混乱,并且宅基地的使用面积都早已经登记,一旦超出建设住房,那么超出的部分子女也是无法继承的。

根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农村宅基地归属是村集体所有,并非个人财产,其实以前很多农民对此有些误解,认为宅基地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就是自己的个人财产,实则农民朋友只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原则上继承宅基地只要符合一户一宅政策自然是允许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确这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