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小時候在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的故事


荀子小時候在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的故事

△蘭陵荀子文化園 後聖殿

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建村於上古期,位於左鼓山右行,滏洺福地,是一個依山傍水,古老而普通的村莊,她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古往今來,從這塊土地上,走出了千古偉人荀子、一代名相藺相如、武安君李牧、漢軍事戰略家李左車、元朝右丞相龍聚雲、解放軍中將李炳成、中央臺金牌得主、著名劇作家韓飛……

在當今人們紛紛爭奪荀子故里,八特人沒有去做,而是像他們的先輩一樣,口頭流傳著漢古碑銘文和荀子小時候的故事,依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讀耕傳家平靜恬淡的日子。

荀子小時候在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的故事

一、聖人誕生

荀家莊坐落在邯鄲市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荀子的父親荀荻。“守業、勸學農桑”是聞名百里的老秀才,家中經營著皇封的數百畝土地,桑園和山川。

公元前300多年前,一年立秋節氣剛過,荀荻正在伏案理財,一佃戶面帶喜色前來稟報:“東家,大喜啊,大喜!”荀荻放下手中的筆問道:“喜從何來?”佃戶答:“今年地裡的穀子、棉花棵棵都是谷秀雙穗兒,花開靠背,一年頂兩年的收成哩!這還不是大喜事!”荀荻聽後半信半疑,與佃戶相跟隨著快步來到田間,只見偌大的田塊,不但谷頂上棵棵秀出雙穗,茁壯的棉花枝上,全掛滿了成雙的棉花和棉花桃兒。在陣陣微風的吹拂下,正搖頭晃腦,彷彿正在歡迎著主人的到來。心情暢快的荀荻,背膀著手,哼著地方小曲,健步回到荀家莊園。

這天夜半,躺在床上的荀荻,心情激昂,夜不能寐。暗暗思忖著,吾先祖荀欣,為衛地貴族大家,輔佐趙烈侯多功,提升中尉(相當於趙國組織部長職位),趙敬侯迂都邯鄲後,“王命居室邯鄲邑苑”(八特荀家莊),現已經四代,從未見過今年的好年景,莫不是荀家將出什麼大事……

時間過得真快,忽悠到了年終,這年臘月二十九日,天上飄起了雪花,荀家莊園裡的數棵臘梅正在綻放,散發出沁人心扉的芳香,十幾只喜鵲在梅花枝叢中喳喳的叫個不停,在雪花的映襯下,荀家莊園顯得格外喜氣熱鬧。

除夕之夜,荀家莊與七小莊的村民,正圍著火爐守歲。恭候著新的一年的到來。臨產的荀荻妻忽覺的肚子痛,頓時荀宅的男男女女,面帶喜色,很快的忙碌起來,有的去叫接生婆,有的燒水,有的準備嬰兒的襁褓,還有的扶住荀妻,好言安慰,此時的荀荻半喜半憂,在庭院裡焦急不安地來回走動……時間不長,只聽到“哇”的一聲,嬰兒的啼哭聲,荀妻生下了一個白白淨淨的大胖小子。霎時,滿屋異香,香氣繞樑,久久不散。荀荻恍然醒悟:怪不得谷秀雙穗,花開靠背,喜鵲登梅,這便是大喜前的預兆,當即給孩子取名“荀況”,字卿。

荀子的啼哭聲劃破了山莊的夜空,給喜迎新春的八小村莊增添了幾分喜氣,八小村莊的村民沉浸在歌聲,笑聲,爆竹聲的無限喜慶的氣氛中。

這天是周赧王二年戊申,趙武靈王十三年(夜11點至1點)子時,千古偉人,我國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三聖人之一的荀況誕生了!它暗示著中華大地將開創一個偉大的時代,它像一盞璀璨的明燈,將照耀著中國2000多年的偉大的歷史進程。

荀子小時候在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的故事

二、四歲背詩

荀子的故事源自於八特村的民間傳說,源自於民間軼事,源自於1945年至1947年,時任負責學校圖書管理的副村長,尚成元老人。他提供的有關荀子的古書,昔毀於當時的民兵們(長工出身無文化),擦槍所用,後來尚成元老人將自己在抄書中有關荀子的故事及書中載文提供給老書記張憲雲。

荀子,祖籍晉,新絳,於周桓王十三年(前706年),遷此安居,系荀伯萬後裔。

荀子高祖荀欣,隨同趙敬侯遷都邯鄲定居於荀家莊,南靠山頂,廟群宏偉,樹木茂盛,北依石井溝,河水長流,(周安王16年,趙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荀況家世:高祖欣曾祖逸,少祖地,父親荻,子踞,孫疆。

荀況從小聰明好學,三歲就知大知小,很有禮貌,對家庭長輩和鄰居都是尊敬稱呼,他的記憶力和模仿力很強,只要學過的東西,便過目不忘,永記腦海。他四歲能背詩四首。

㈠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㈡召南:維鵲有巢,維鵲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㈢盧令:盧令令,其人美且仁。盧重還,其人美且鬈,盧重鋂,其人美且偲。

㈣十畝之間: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洩洩兮,行與子逝兮。

荀子小時候在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的故事

三、猜蠶迷

少年的荀子,十歲學完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易經、尚書、詩經、禮儀、春秋)。

當時的八特荀家莊,村戶中養蠶很多,荀子從小喜歡蠶,他與小夥伴們經常到桑園摘桑葉,回家養蠶。閒暇之餘,小夥伴們聚集在一起,聽荀子講故事,出蠶謎,猜中謎語(底)者,獎勵幼蠶十隻(條),猜不中者罰桑葉一小籃賞與中獎者。據村中古書記載,荀子所出的謎語有三,內容大致如下:

⑴白白胖胖大姑娘,紡的線兒細又長。害怕媒婆來提親,修間房子把身藏。

⑵有個小工匠,蓋房不用梁。牆壁白如雪,折了做衣裳。

⑶姑娘真勤快,專門吃青菜。成天紡細線,供人做穿戴。

荀子小時候在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的故事

四、蠶賦

荀子十二歲寫蠶賦,全文如下:

為物於此裸裸兮,(luo裸)其狀,屢化如神,功被天下,為萬世文,禮樂以成,貴賤以分,養老長幼,侍之而後存。名號不美,與暴為鄰,功立而身廢,事成而家敗,棄其者年老,收其後世,人屬所利,飛鳥所害,臣愚而不識,請佔之五泰。

五泰佔之曰:此夫身女好,而頭馬首者與,屢化而不壽者與,善壯而拙老者與?有父母而無此壯者與?冬伏而夏遊,食桑而吐絲,前亂而後治,夏生而惡暑,喜溼而惡雨,蛹與為父,娥以為母。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謂蠶理。

筆者文采淺薄,譯文如下:

世上有一種叫春蠶的動物,一生喜歡光著身子,像神仙似的一生多變。由卵變為蠶蛹,脫皮後長成中蠶,再脫皮後,長成白白胖胖的大姑娘,開始吐絲,為人類提供做衣被的重要原料,深受人類的喜愛。春蠶不擇貧賤人家,只要你好好餵養,都會一視同仁,將做衣被的原料,無私奉獻於您。雖名字不美,可能隨時隨地遭受到惡鳥、雷電、冰雹等惡劣天氣與天敵的襲擊,需要人類的細心呵護;春蠶功成之後,隱身繭內,終結一生。次年春天,漸漸變暖,大地陽氣回升,由蛹變成蛾,蛾產卵,喜溫出幼蠶,慢慢長大吐絲,再造福於人類。我愚而不識,占卜問五泰。

無泰占卜說:春蠶是男子身,女兒貌,馬頭像,但壽命不長,一生多變,人人待見,長得快,老的也快。此規律年復一年,代代如此。春蠶兒冬天伏眠,夏天遊走,吃的是桑葉,長大即吐絲,夏天恨熱,喜歡溼潤而恨雨。蛹為父娥為母,行走三起三伏,吐絲時前亂而後治,井然有序,乃治理天下之哲理。我荀子要像春蠶那樣生活,一生為人類吐盡最後一絲,這就是蠶理。

荀子小時候在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的故事

五、智救落水兒童

少年的荀子機靈、聰明、善良,結識了不少情投意合的小夥伴,他們大多是八特原八小莊窮人家的孩子,但荀子不歧窮,不欺窮,時常拿出家資賙濟他們,因而荀子像一塊磁石,緊緊的把它們聚集在一起。如,廟臺的胡鐵蛋和胡銅蛋,張家莊的張孬、張二蛋,張靈狗;李家莊的李狗剩;常家莊的常不缺;藺家莊的藺迎春等等。他們常在一起打臺、碰拐、吹杏核、值老寶、甩鞋片、藏老母等兒童遊戲。以上游戲不帶任何賭博性質。如打臺,劃出兩道橫線,猜拳決定先後,輸者將自己的臺放在身邊的中心線上,後者把輸者的臺砸,一次一下,如砸出另一橫線,就算贏家,屬於自己,如砸不出界限,則將自己的臺放在中心線上,讓另一方砸,最後看誰贏的臺多,則產出冠軍,亞軍,季軍。

小夥伴們玩累了,玩膩了就坐在一起聽荀子給講故事。

這年秋罷,小夥伴們奉父母之命,拿著柴刀繩子,準備越冬備用柴禾。荀子像往年一樣,與小夥伴們相跟著來到荀家莊北,一個叫拾金溝的地方。

拾金溝,東西長1000餘米,溝深坡陡。溝內有一水池,叫澄金池。溫泉長流,兩岸長滿了荊棘及雜木樹叢和野生花草。相傳此地產金沙,是眾仙女洗澡嬉戲的地方,也是小夥伴們理想的打柴禾之地。

一到拾金溝,小夥伴們就忙碌起來,有的拾柴禾,有的砍枯木,有的摘柿的、黑棗,還有的扒高拾低,攀登到懸崖上摘酸棗,砍臺王(一頭有疙瘩,一頭可手拿兒童玩具),頑皮的小狗剩,手抓雜木,腳踩枯木,攀到半山腰要砍一臺王,不料枯木折斷脫落,腳下一滑,從十幾米高的溝崖上滾落而下,落入澄金池中,小夥伴們忽聽的哎呀一聲,只見小狗剩已在池中掙扎,大口的喝著池水,身子正在慢慢的下沉。當時小夥伴們都嚇傻了,只見荀子掄起柴刀,奮力砍下幾根七八尺長的紅眼狼河裡條,隨手扔給狗蛋,說:“快用柴繩把荊條拴在一起扔給我!”便快步如飛,一個猛子扎入池水中,左手拽住小狗剩,右手抓住荊條,在小夥伴的幫助下,將小狗剩拉扶上岸,恰好小狗剩的父母與眾鄉親聞聲跑來,大家七手八腳控出了小狗剩肚裡的水。只聽得哇的一聲,小狗剩得救了。狗剩的父母誇獎孩子們做的好。

快語的靈狗說:“是荀子哥下水救的狗剩!”。大家不約而同的向荀子看去,只見此時的荀子渾身浸溼全身發抖,雙手被疙針扎破了,鮮血直流。小夥伴們見狀,一湧而上,有的脫下衣服讓荀子換上,他們伸出胳膊,打著鐵鉤,讓荀子坐在“轎子”上,向荀家莊走來。眾鄉親異口同聲的誇獎荀荻養育了一個好孩子,更敬佩荀子臨危不懼,急中生智,捨己救人的高尚風格。

荀子小時候在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的故事

六、荒年設粥棚

荀子十三歲那年,武安南鄉一帶,一冬無雪,開春後又一直乾旱無雨,眼看小滿芒種節氣已過,大地旱的直冒煙。村民種不上莊稼,按不上禾苗。原八小莊的窮人只好離鄉背井,扶老攜幼外出逃荒要飯。荀子的小夥伴們紛紛前來與荀子告別,含淚離開家鄉……

看著三三兩兩逃荒路上的荒民,荀子心中難過極啦!他捫心自問,為什麼窮人就窮,富人就富,為什麼老天不睜開眼睛看看大地,不下場透雨,讓村民種上地,為什麼富人佔有良田、水源,而大多村民只能耕種山川薄地?為什麼?……

這天夜半,荀子失眠了,他想:“”自己家有皇封的幾百畝良田、山地,除了少量水澆地外,全部未種上莊稼,家中雖不富裕,但尚有餘糧,何不拿出一部分,設粥棚,無償救濟荒民,讓眾鄉親度過荒年。沒準兒後半年下場透雨,再向眾鄉親發放一些蕎麥種和六十天還侖的谷種,鄉親們糠菜半年糧,就能按住心慌,畢竟窮家難捨,故鄉難離呀!

第二天,荀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母,荀荻讚歎兒子比自己想的周全,有主見。說幹就幹,只見荀家男女老少一起動手,在八特西行南川古道旁的大楊樹下,搭粥棚,壘灶臺,支桌張,備碗筷。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因為八特村是南川古道,通往秦晉的必經大道,那些沿滏口徑西行的荒民,吃著玉米麵,雜麵窩頭,喝著香噴噴的小米粥,稱讚趙國良臣荀欣後代的義舉恩德,當得知是少年荀子的主意時,更是對荀子刮目相看。

粥棚從芒種一直堅持了大暑,長達六十多天,直到中伏下了場透雨才撤掉。看著田園裡正在補荒忙碌的八小莊村民,荀子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

荀子小時候在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的故事

七、臥羊坡布兵擺陣

少年的荀子,在父親荀荻的教誨下,每日三更起床,溫習“四書”“五經”,學習“孫子兵法”,思考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對促進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強大趙國的深遠意義及影響。

荀子認為:趙國要強大必須打破常規,弘揚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開拓進取精神,加強國力,軍民協作定能無往而不勝。

少年的荀子,性格耿直,說話辦事有主見,人緣好,加之“智救落水童”, “設粥棚”事蹟,在小夥伴的心中,荀子哥是自己主心骨、“靠山”。誰有啥事、難事兒、發愁事都樂意找荀子給自己出主意、想辦法。

俗話說:“樹林子大了,啥鳥都有”,當時八特原八小莊有一個叫耿家莊的小村,村中有一個耿姓混小子,仗著自己有點兒三腳貓功夫,常欺男霸女,敲詐鄉鄰,無惡不作,人稱“耿霸天”,村人皆恨之。這年秋末的一天晌午,張家莊的張靈狗慌慌張張的跑來說道:“荀子哥,俺在俺大爺的地裡拔了兩棵胡蘿蔔吃,恰好耿霸天路過,楞說俺偷了他地裡的紅蘿蔔,要揍俺,待會兒他就追過來啦!俺打不過他,俺害怕!”荀子一面安慰靈狗兒,一面對小夥伴們說:“耿霸天作惡鄉里也非一日,今天不治下他,還不翻了天”,又接著說:“臥羊坡南山有一荀家溝,東西溝岸上樹木成林,以便隱身,鐵蛋、狗剩各帶三人,埋伏於東西崖上,迎春帶人埋伏於溝南隱蔽處,我帶人隱於溝北,靈狗去引誘耿霸天,只要進入荀家溝埋伏圈內,咱們四路齊出,把這壞傢伙教訓一頓”。接著對靈狗授於秘計,大家各自行動起來……

說時遲,那時快,耿霸天一路追來,只見靈狗正蹲在堰頭上晃著手中的胡蘿蔔,頑皮地吃著,衝著耿霸天喊:“慫大個兒,我就拔了你家的胡蘿蔔,你能把我怎樣!”耿一聽,怒氣衝衝地攆到荀家溝不見了靈狗兒,正在納悶時,只見荀子把,儒巾一搖,四路人馬齊出,小夥伴們把耿霸天緊緊的圍住,舉棍亂打,只打的耿霸天哭爹喊娘,跪地求饒,屙尿了一褲子,嘴裡說荀子哥,我以後再也不敢欺負人了,並向靈狗磕頭如搗蒜求饒,荀子這才制止住大家。

消息傳出,眾鄉親拍手稱快,八特村八小村莊自此治安肅然,人們對荀子更加敬佩。

荀子小時候在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的故事

八、出走齊魯

荀子小時候,常聽爺爺荀地講三國分晉的故事(前403年);講趙國遭受外侵內亂,由弱變強的經歷;講趙烈侯定都中牟,重用高祖荀欣,舉賢臣,遠小人的故事;講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及趙惠文王,藺相如、廉頗,君明臣良,共御強秦的故事。爺爺的教育對荀子幼小的心靈觸動頗大。

每當想到這些,荀子常常夜不能寐,他想自高祖荀欣之後,以延四代,從曾祖輩份其荀氏在政治上開始衰落。父輩守業,勸學農桑,雖是聞名百里的老秀才,但年齡不饒人,季節不饒天,經營著趙廷封的數百畝土地、山川、桑園。現七國爭雄,各霸一方,戰爭連綿不斷,中華大地四分五裂,要想把中華大地治理得井然有序,必須像蠶吐絲的春蠶那樣,前亂而後治,必須走出太行山,到文明列國的齊魯稷下學習掌握治國本領。

荀子將想法告訴父母,父母開始總擔心兒子尚小,外面太亂,放心不下。後經過荀子再三解釋,深明大義的父母為兒子學習知識,以便大展宏圖,光宗耀祖,終於答應了兒子的請求。

冬去春來,荀荻擇一吉日,為兒子準備了盤纏行頭,叫一心腹人陪同,荀子含淚告別了父母、鄉親;告別了眾小夥伴;告別了山清水秀的八特荀家莊,徒步踏上遙遠的齊魯大地。

荀子小時候在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的故事

九、探親

荀子離開了家鄉八特荀家莊,在齊魯潛心研究學文四十年左右。因學問博大,“最為老師”。曾三次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灑’”(學宮之長,因秦王聘,後西遊入秦,稱秦國)。“百姓樸”、“百吏素然”而進“治之至也”後返回趙國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前,以為“用兵攻戰之本在乎一民”,“ 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並向趙孝成王提出許多國事上、政治上的建議,被趙孝成王待為上客,並加封為上卿。

趙廷議兵後,荀子順便回家鄉八特一趟,聽說“名人大人物”荀子回家了,八特村上下沸騰了,鄉親們與荀子憶童年,聽民情,講趣聞,請荀子講述天下大事和治國方針,令眾鄉親大開眼界。

在短短探親的日子裡,鄉親們盛感荀子的功德,東家請西家叫,一日三餐不重樣,鄉親們拿出家鄉釀的米酒、野兔、山雞、獐、狍、豬牛羊等佳餚款待荀子,用拽面、抿吉、糖糕、菜角、粘糕、燒麥、餃子等來招待貴人。臨別前,荀子在眾鄉親陪同下,到父母祖塋前再次祭祀……

荀子小時候在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的故事

十、懷念

秦滅趙前,八特村人,首先想到荀子曾“趙秦訓令”,斥責過秦王,秦必來報復屠村。便秘密將荀氏族人護送到河南滑縣及黃河流域,隱姓埋名,隱居下來。隨後又將堅立在南山廟頂趙王宮內的,藺相如廉頗親賜八特村名的石碑推到、深埋。因碑上書寫著八特藺相如荀況的大名,八老還商議並告知村人“對外稱荀子不是八特村人,我們不知道荀子是什麼人,凡是洩露秘密者按照村規嚴懲”。以上措施有效地保護了荀子藺相如族人的安全。八特村人對荀子的懷念,還體現在輩輩相傳祖訓:“咱這裡有人家荀氏的田園,啥時人家說要,當要施還與人”。

八特村已故村支書齊治文曾言:“從八特村走出千古偉人——荀子,是咱八特的榮幸,等將來村裡條件好了,一定要為荀子豎碑,塑像、建祠堂”。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建設美麗鄉村的宏偉目標,中華大地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八特村是一個古老村落,有著八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建鎮史,雖經歷年戰爭、地震等自然災害損壞,至今仍有近百處古蹟古建築、古遺址、古文化,這在冀南地區實屬鳳毛麟角。村雙委一致認為:可利用荀子的名人效應,利用八特村七千多年的豐富的文化礦藏發展旅遊業。申報古鎮、古村落材料,豎荀子像、立荀子碑、建荀子祠堂,荀子廣場,荀子小學,荀子幼兒園,荀子故里一條街,荀子故里研討會,全面發展弘揚荀子文化,讓荀子的“天道觀”、“ 認識論”、“ 人性論”,“ 教育觀”,在冀南大地,在省、市、全國及世界各地弘揚光大,一句話,讓荀子的思想,光照寰宇。我們堅信,藉此次大會東風,有各級領導的鼎力相助,有八特村民的全力支持,有各位同仁的關注厚愛,八特村黨總支、村委會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全力打造好荀子文化,帶領村民走美麗鄉村之路。讓老百姓人人有活幹,個個有錢掙,家家錢包鼓起來,走共同富裕的八特夢。已為期不遠。我們堅信,我們的目標一定要實現,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在今天的荀子故里研討會上,更加引起八特村人對千古偉人荀子的懷念,特獻拙詩一首以奉獻諸君。

荀子小時候在峰峰礦區和村鎮八特村的故事

懷念荀卿

我懷念荀卿

八特鍾靈毓秀出“聖人”

難怪谷秀雙穗

花開靠背兮,喜鵲登梅

我懷念荀卿

少年赴齊求學別鄉親

尋覓強國真理

三為祭酒兮,恩澤蒼生

我懷念荀卿

不循舊章兮改革創新;

留著三十二篇,

猶北斗指引歷史進程。

我懷念荀卿

“勸學”說理透、語言精;

提倡“性惡”觀點,

隆禮重法兮,光輝耀古今。

歷史背景及素材的來源

峰峰和村鎮八特村,於1945年8月14日解放,八路軍129師一支部隊開進十字街,召開村民大會,莊嚴宣佈:“日本鬼子已投降,咱們八特村解放啦”!大會上,隨軍文藝宣傳隊還為大會演出了快板,捉鬼子的等文藝節目。

1946年---1947年,八特村在村農會的領導下,相繼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據村中老人憶:當時五畝地為中農,家有五畝地以下者,視土地多少,依次定為下中農、貧農、僱農,而五畝地以上者,視家有土地多少,依次定為上中農、富農、地主成分。在土改運動中,村黨支部、農會的政策是:堅定地依靠貧農、下中農、僱農,團結中農,打擊地主、富農。當時八特村有八路軍兵工廠,戰地醫院,村中民兵連多有貧下中農出身的窮人組成,他們擁護黨,思想先進、愛憎分明,在解放戰爭中他們搶救傷員,運送武器,捐物支前,為邯鄲戰役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但不識字,沒文化。

當時村中富戶全被抄了家,如書籍等浮財全由農會民兵沒收到小學校(趙王殿)當時負責學校圖書管理的是副村長尚成元,小學的圖書及富戶浮財,全由民兵持槍值班看守。

據現年82歲的八特文化名人,老支書張憲雲憶:當時自己十多歲了,常去那兒要,自己出身好,民兵們不攔我,但富戶(專政對象)是不許邁進趙王殿三門半步的。那時候,副村長尚成元負責小學圖書管理,他知我不多言,愛文化,常給我講村上的故事,每逢農會開會,他說:“別的書咱看不懂,這兒有關於咱八特故事的書(大多是禮儀、荀子的故事、古趙一類書),當時小學老師王修文、韓入和、韓文秀、霍慶悟、孔凡兵等常給我講荀子的故事及村史,回家後我做了筆記。

至於村中古書的下落,1945---1947年任副村長的尚成元身前回憶說:古書毀於當時農會,農會的幹部和民兵都是貧苦出身,沒上過一天學,連自己的姓名都不會寫,認為這些破書爛紙沒用,所以讓民兵擦槍用了。

村中的古書未能保存下來,是當時的歷史背景造成的,我們暫不去評論,但張老先生以及5位小學老師提供民間流傳的少年荀子故事素材,對荀子故里的研究,對荀學的發揚光大,提供了難得的參考價值!

往期推薦:

攝影:申樹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