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人生第一次玩的电子游戏(电子产品上的都算)是什么?

A买鱼吃的猫


《魂斗罗》

真的是它啦!

幼儿园的时候,爸爸给家里置办了一台VCD(不知道大家还想不想起来这样一台老物件),这台机器除了能连电视机放碟片看动画片,还有一个功能让我小时候出尽风头,现在想起里都历历在目,哈哈哈哈(感动)。

当!当!当!

那就是可以塞入游戏光碟💿,哈哈哈 ,VCD后面还有两个专门接游戏手柄的接口。当时的游戏光碟封面上印着“游戏三百首”。乖乖,对于小孩子,可比《唐诗三百首》有意思多了,其实后面还有一半的重复,也就没有三百那么多了!

现在魂斗罗的画面看起来是远远比不上当代的大制作游戏,有什么大作基本上也是一个人玩。

但是永远忘不了和爸爸联机玩游戏时的快落!


宇宙游戏大赏


作为一个年纪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大的人,在我还是一个小不点的时候,父母带着我去了外公哥哥(我也记不得应该怎么称呼了)的家里。看到我在那里玩得无聊,就拿出了一个游戏机来让我玩玩。

说实话,当时我很小,而且也就玩过小半天,所以记忆并不是非常的完整。我只是记得游戏机的手柄是一个摇杆和一个红色按键,玩的游戏是一款竖屏的打飞机游戏。

随着自己大一点了,看了一些游戏机方面的杂志,才断定自己当时应该玩的游戏机就是“雅达利2600”。

不过,这款飞机游戏的名字我是记不得了。我想,当时也应该没几个人能够告诉我这个游戏的名字。这款游戏机呢?是1977 年由美国的Atari(雅达利)公司发行的,在1992.1.1 停售。

在《头号玩家》的电影中,还向这款游戏机及其游戏致敬,可以看到那个年代,这个游戏机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只是在中国的保有量很低,很少家庭中有,我也仅仅就因为机缘巧合,玩过那么一次。

而雅达利2600没落的主要原因还是它对于生态的管理过于放松,导致大量的垃圾游戏出现在市场上。在加上1983年,任天堂的红白机问世,更是对雅达利2600形成了强力的冲击,83年之后,雅达利2600也就一蹶不振了。而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基本是在80年代才开始加速,这也就是雅达利2600在中国存量很少的原因。

当然,我对于雅达利2600也就只是接触了一小段时间,真正意义上认真玩的第一款游戏,应该还是《魂斗罗》。

80年代末,我所在的小县城里出现了一种新兴的事物——游戏厅。说是游戏厅,其实就是路边的一个小摊,一个木箱子,里面一台电视,一个游戏机,用一个扁扁的手柄就可以控制游戏中的人物,3毛钱可以玩一局。

这个游戏机就是任天堂的FC,由于其配色是红白色的,也就红白机。游戏自然就是风靡一时的《魂斗罗》。

1983年,红白机的发行价为14,800日元,80年代的人民币兑日元汇率已经无从查找了,94年左右,人民币兑日元是1元人民币兑换8.56日円,也就是说,一台红白机的价格在当时是1700多元,而90年代,家庭月收入超过1000元,就已经是小康水平了。1700多元的一个游戏机,并不是很多家庭能够承受的。

这个商机被国内的山寨厂家看到了,于是各种各样的FC游戏机就问世了。而我们当时购买的所有红色卡带,还有那些几合几的卡带,全部都是山寨的。但也就是因为这些山寨,让当时和我一样年纪的那代人能够玩上游戏。


会技术的葛大爷


我人生中第一次玩电子游戏类的电子产品,我只记得是30多年前了,具体玩的是哪种产品我也记不清了,不过有三个记忆中的玩意儿这里分享一下吧。

任天堂GAME&WATCH

那个时候可是不知道这个正统的学名,只知道这个是“手拿着玩的电子游戏机”,门口的好几个大哥哥都有一个,几岁的孩子对于金钱还没有多少概念,所以我也没有关心这个玩意儿的价格,只知道家人不会给我买就是了,有一次一个大哥正蹲在自己家门口的石阶上玩这个,我站远了听见啾啾啾砰砰砰的电子声音,非常吸引人,就靠过去看看他在玩什么,一看啊,虽然看不懂,但觉得应该很好玩的样子,这个游戏好像叫什么飞机大战,现在看来粗糙至极,但那个时候已经足以解闷了,大哥哥看我哈喇子都快流他屏幕上了,就邀请我试玩一下,结果我拿过来一顿噼里啪啦也没搞懂怎么玩,大哥哥看我玩的太使劲,就又给要回去了,这好像是我唯一一次接触GAME&WATCH的经历。

街机:双截龙

这个是我真的自己第一次玩的街机游戏,在玩之前我已经去看别人玩过很多很多次了,大概通关流程我都基本上了解了,就是自己没有亲自尝试过,直到有一天,我狠下心掏出了三毛钱零花钱买了一个中西游戏币,绝对亲自尝试一把,好不容易等到中午饭点没人玩了,我左右一张望就把币投了进去开始人生第一次街机游戏之旅,不曾想看人玩和自己玩根本是两码事,我这直接被人揍得毫无还手之力,站都站不起来,一个币两条命,愣是没走出第一个场景。

第一次玩小霸王

这三个事件我分不清楚先后,所以就都说了。第一次玩小霸王之前已经听门口的小孩们吹过很多次了,终于一次有机会可以去一个小孩家里见识一下,拿出的卡带自然是超级玛丽了,人家老手先玩着,我在一旁观摩学习,看起来好像很简单的样子,我在心里嗤之以鼻,不就是跑跑跳跳,踩死怪物就行了么,结果轮到我上场的时候直接出了个大糗,第一只蘑菇大家知道吧,我直接跑过去到人家脸上才起跳,结果就是,等登登登登凳等,直接GAME OVER,被小伙伴一阵取笑。


8090游戏迷


人生第一次玩的电子游戏是什么?看到这个标题不自觉就点进来了。我也不知道我玩的第一款游戏算不算电子游戏“超级玛丽”,插卡的那种,我相信大多数90后就算没有玩过,也应该听说过。记得以前还是拿插卡的游戏机玩,连在电视上的那种。以前家里比较穷,单独一个人买不起游戏机,都是一群小伙伴凑零花钱买,还记得3 4 个人攒了一个月的零花钱才买的游戏机。

就是这种的。当时买了之后要连在电视上才可以玩,然后家里的大人当时是不给玩游戏的,毕竟还在读书,大概小学5 6年级。当时都是放学回家后看哪家的大人干农活还没回家的,就跑到哪家去玩。玩的时候还要把门反锁起来,大人回来之后开门开不开,就会弄出动静,我们就会磨磨蹭蹭的去开门,拖时间把游戏机藏起来。现在想想,当时的家长怎么可能不知道我们藏的游戏机,只是不想说罢了。那么大家有没有玩过超级玛丽,魂斗罗,赤色要塞,雪人兄弟这些游戏呢?


龙姚影视


第一次玩的电子游戏是拳皇!当年电脑还没有走进家家户户,广为人知的是游戏厅的拳皇还有当年的恐龙快打、三国战纪之类的!

拳皇这个游戏是很多80 90后玩家在童年的点滴 ,伴随着我们成长,如今的我们募然回首,才发 现这个游戏给予了我们很多欢声笑语,对于这个 游戏我仅有几点意见。因为

这个游戏说真心话, 他挺不错,但还会有一些缺点需要玫进,不过广 大玩家应该理解一下,毕竟人无完人。游戏也 是人造的,肯定会有不美。在这里,我可以指出 我在玩这个游戏时发现的一些弊端。,希望能增加一些拳皇97其他的人物,或增加别的 人物:角色丰富多彩,打击感更强会更好,可以 连招,搓招,像街机版的一样。增加其他玩法会 更好,多多借鉴下。画面立体,希望可以像拳皇世界,拳皇命一样,添点它的特色。还有就是现在的拳皇任务繁多,打架的少,有些区只有十几个人在线也没合区,没激情没架打。会引起无聊退游情绪的,多搞些可以全服一起打架那种,杜绝开挂。这是我 个人的想法,希望可以采纳。最后,游戏背景添 点祖国特色风景也不错尽最大努力去尝试一下,不走别人走过的路。创新就是动力,加油, 拳皇97!希望你会越来越优秀,给下一代带去美好的童年光!

拳皇原本名字叫KOF!KOF即“The King Of Fighters”的简称,中国大陆译作《拳皇》,中国香港译作《格斗之王》,中国台湾译作《格斗天王》,通称KOF。KOF是日本SNK游戏公司(2001年后为SNK Playmore游戏公司)出品的一款著名的格斗游戏,后又改编成漫画,并出了四集动画(为MI2宣传之用)。故事背景为身经百战的格斗明星们以一种全新的对战方式,结合成强大的队伍进行对战。拳皇系列游戏中以拳皇98UMFE与拳皇2002UM为集大成之作,是追求极限对战快感的梦幻一代。

我最喜欢的是拳皇中的草薙京和八神庵!相爱相杀的一对宿命之敌!


MapleJordan


俄罗斯方块,这是我在电视游戏机上玩的第一款游戏,玩到后来速度已经完全不能控制了,后来的三消其实就是在它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每过一关还会有几个俄罗斯大汗出来跳舞。后来陆续玩了FC上的坦克大战、荒野大镖客、赤色要塞、魂斗罗、三眼神童、道士、外星战将、赤影战士、九人街霸、快打旋风、踢王、机械战警、蝙蝠侠、空中魂斗罗、重装机兵等等好多经典游戏。那个年代的游戏卡带是n合1的,但游戏越多的卡带越无聊,都是些功夫、超级玛丽、小蜜蜂之类的,游戏少的卡带,像3合1、4合1那种一般都比较耐玩。那个年代绝大多数游戏是没有存档机制的,每一次都要从头开始完,但由于家长的控制每次游戏时间都不长,所以总是不能探索后面的关卡。等到家长不在家的时候就可以偷偷拿出游戏机尽情玩,还要用电风扇吹着变压器,让它不至于太热[捂脸]三五好友坐在地上盯着屏幕随着游戏的局势情绪也跌宕起伏,另一方面还要有家长突然回来的应对机制,即紧张又刺激。怀念那个年代[流泪]


咆笑


大家好,我是菜缸,一名游戏领域视频创作者。人生第一次玩的电子游戏,是以前的像素游戏机玩的“俄罗斯方块”。

第二款要高大上一些—小霸王学习机,可以插卡的那种,喜欢玩的游戏有“90坦克”、“魂斗罗”、“超级玛丽”、“影子传说”、“西游记”等等,打坏了两台老式黑白电视机...

第三次更新换代就是电脑和手机游戏了,从单机游戏纸牌到CS、CF、dota、LOL等等...

有同龄人吗?


独行侠菜缸


应该是九十年代末吧,我有一游戏机游戏机,大小和现在手机差不多,每个机器就一个游戏,左右各一个按键,我买的是宇宙飞船,按键控制飞船前进和后退,最终飞到右手边的基地里,中间会有很多东西飞出来,飞船碰到就死。越到后来障碍物越多。图片找不到了,只能口述了


飘无声落无痕


让我给你讲一讲啊~

本人不才,之前其实一直没有玩过游戏。刚刚开始玩的就是图中的我的世界啦

2013年的时候,我在朋友家里吃饭,他给我演示了这款游戏,当时不知道叫什么,只记得有一堆一堆的方块摆来摆去。后来在手机上偶然发现一个叫我的世界的游戏,下载打开,发现竟然是我之前找到的那款不知道叫什么的游戏!

然后我就知道它叫我的世界了(滑稽)。

还记得之前有个东西叫我的世界盒子吗?我从里面下载各种材质,模组,后来说是盒子因为抄袭,开始玩的网易代理的中国版。如今啊,也是一个七年的老玩家了,但因为手机一直在换,真正好的地图没留下来几个,非常的遗憾。

这就是我刚刚接触的游戏,望采纳哦 谢谢



一只橡树树


是《俄罗斯方块》


我是小吉,很高兴特别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想这个回答可能很多人要说,那么我就从别的角度来聊聊《俄罗斯方块》。


《俄罗斯方块》已成为最成功和知名度最高的游戏之一,几乎出现在每个可用的游戏平台上。它也许是那个时代最好的游戏。简单但令人上瘾的《俄罗斯方块》提供了一个不可抗拒的,永无止境的难题,吸引了玩家的注意。


很多小伙伴,童年的时候是不是关掉游戏机,眼前还不断掉落各种小方块呢。


有很多80后的小伙伴,小时候想买掌机,想买红白机都会忽悠家长,美其名曰“开发智力”,那么小朋友玩游戏真的能开发智力么?


根据开放获取期刊BMC Research Notes上发表的研究,大脑成像技术显示玩《俄罗斯方块》会导致皮层变厚,并且还可能提高大脑效率。设在新墨西哥州的研究团队是最早使用两种图像技术来研究大脑中的练习效果的团队之一。


思维研究网络的研究人员使用大脑成像和《俄罗斯方块》来研究实践是否对大脑有效,因为它会增加灰质。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有30分钟的时间,有26个青春期女孩玩俄罗斯方块,这是一款需要结合认知技能的电脑游戏。在三个月的练习期前后,这些女孩都完成了结构和功能的MRI扫描,对照组中没有玩俄罗斯方块的女孩也完成了MRI扫描。结构核磁共振成像用于评估皮层厚度,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用于评估有效活动。


练习的女孩表现出更高的大脑效率,与早期的研究一致。与对照组相比,练习的女孩的大脑皮层较厚,但不在发生效率的同一大脑区域。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更大、更多样化的样本继续这项工作,以研究当受试者停止玩《俄罗斯方块》时,测得的大脑变化是否会恢复原状。同样,他们对在《俄罗斯方块》中学习的技能以及相关的大脑是否发生变化是否转移到其他认知领域(如工作记忆,处理速度或空间推理)感兴趣。


实验的测试结果是肯定,那么小吉也要问了,为什么我玩了这么多年游戏,怎么总是看上去不像太聪明的亚子。


当我回答完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终于发现,可能是我超出了每天30分钟啦。


那么祝大家游戏愉快,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