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当前经济复苏要破除这六大障碍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冲击,特别是短期内带来的综合影响不可忽视。2月16至19日,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完成了一项涉及14省(不含湖北)98县104个“零疫情村”劳动力流动情况的调查报告。2月29日,研究团队对这104个“零疫情村”组织了二次调查。


调研:当前经济复苏要破除这六大障碍


  2月下旬以来,12个劳动力流出省村庄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平均比例提高至30%,10天时间内大约增长20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有所“解冻”,相关政策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东部地区部分已开工的重点企业缺工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缓慢并存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当前经济全面复苏的主要障碍

  中西部劳动力流动缓慢与东部地区重点企业缺工问题并存。

  劳动力缓慢流动与企业复产复工进度慢互为因果。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缓慢是表象,背后是沿海地区产业整体复苏缓慢。一方面,政府加大扶持的部分重点企业存在缺工问题;另一方面,产业链不齐全限制了企业全面开工生产,重点企业和大企业用工不足与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并存,整体上造成了大规模劳动力流动乏力。

  产业链不齐全是影响企业复产复工的根本因素。

  在经济高度体系化的背景下,企业生产依托于产业链的有效联动。总体看,沿海地区产业链没有完全恢复,上下游不健全,原料供给、流通等一些关键环节中存在不少短板。一些企业缺乏复工复产使用的储备原料,同时,下游销售市场复工复产缓慢,销售市场持续低迷,物流系统恢复缓慢进一步加剧了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困境。在劳动力回流梗阻、企业复工推进不一致的大背景下,产业链条未打通,造成了企业复产复工的整体困境。

  抓大放小的复工复产政策存在不足。

  为平衡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从民生保障和税收缴纳能力两个方面出发考虑企业复工情况,优先支持重点企业和大企业复产复工,对中小企业扶持地不够。单纯按照企业规模标准建立复产复工政策体系,隔断了不同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造成中小企业复产复工普遍不足。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末端,小企业难以有效复工,大企业的配套生产就会出现滞后。反过来,大企业产能受到影响,又进一步带来小企业订单不足,陷入产能恢复的循环困境。

  对企业的政策扶持需着眼整体。

  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主要针对单个企业,对恢复产业链和生产体系用力不够。目前金融、人社、工信、税务、财政等部门连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针对企业和生产单位的扶持性政策,利用贷款、利息补贴、社保政策、免税降税、成本补贴等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这些扶持性政策有助于纾解企业和生产经营主体的暂时困难,但企业的生存发展之本在于产业链激活。产业链不解决,上下游配套不全,订单流失,会给企业造成更大压力,引发更大的政策扶持需求。

  中西部地区本地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性不高。

  中部某劳动力输出大县数据显示,目前本县劳动用工不足千人,劳动力省内复工不足两千人,全县除保障民生企业和少数几家纳税大户企业复工复产之外,大部分企业未复产复工。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方面,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与沿海地区地方政府存在一定差异,中西部地区基层更偏向降低疫情风险,企业复产复工相对迟缓,进而产生两方面后果:其一,加剧产业不配套,中西部地区企业与沿海企业存在一定的配套关系,中西部复产复工迟缓,不利于产业链恢复;其二,显示出疫情防控体系不配套。

  点对点的劳动力转移输送方式效率低。

  农民普遍不接受依靠公共交通工具流动,二月下旬以来的流动中,很多是靠驾驶或搭乘私家车,本地政府或外地企业组织包车输送不足30%,甚至更低。中部某劳动力输出大县显示,二月下旬期间,当地累计完成近3.5万人的劳动力输出,占本地全部劳动力的10%左右。其中,当地组织送的有近四千人,外地用工单位统一接的仅数十人,当地政府点对点包车输送累计不足五百人,外出直通高铁站累计输送不足两千人。(via 社会科学报 点击“了解更多” 获取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