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人工智能”專業

一流專業是一流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近年來,學校主動聚焦新知識、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增強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能力,不斷加大專業建設投入力度。日前,我校新增的5個專業已獲得教育部正式批准,對於這些新增專業,各位考生和家長一定充滿了好奇。本期推文我們將為您介紹我校新增的“人工智能”專業的詳細資訊!


專業介紹

人工智能專業由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聯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舉辦,並與華為ICT學院、中國礦業大學附屬醫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協同共建。

本專業依託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三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深度對接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和學校“強本拓新”轉型發展戰略,堅持“人工智能+”學科交叉融合,聚焦人工智能領域前沿科學研究、基礎理論和技術應用,遵循“以本為本”、“四個迴歸”和“寬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理念,實施校企深度合作“科教+產學”融合協同育人的新路徑和新模式,培養一流人工智能人才。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宏博精深、嚴教細導”的教學科研團隊,專任教師30餘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

新專業大揭秘 | 這裡是“人工智能”專業

人才培養目標

人工智能專業培養學生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開拓創新精神,掌握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和應用技術,具備人工智能交叉學科知識、科學素養、創新能力、系統思維與國際視野,在社會治理、智能交通、生命科學、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礦山等領域成為一流工程師、科學家和管理者。

新專業大揭秘 | 這裡是“人工智能”專業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學子在Robomaster機器人大賽中取得佳績

新專業大揭秘 | 這裡是“人工智能”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組織本科生赴澳大利亞海外實習訪學


課程設置

人工智能專業培養方案包括人工智能基礎、人工智能工具、人工智能系統、人工智能算法等多個基礎和專業課程群,每個課程群由若干門必修課和選修課組成。本專業核心課程:離散數學、機器學習、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認知計算、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智能機器人、類腦智能、數據挖掘等。


開設學院簡介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學院源於1951年,68載砥礪前行,勵精圖治,隨時代科技潮流茁壯成長,成為中國礦業大學新工科的傑出代表。在這裡以“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兩個江蘇省一級博士點重點學科為依託,蘊育了涵蓋人工智能、微電子、智能信息處理、通信技術、工業自動化、智能機器人、智能檢測與裝置、物聯網等新工科燃點學科和專業方向的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和人工智能三個專業。

學院師資力量強,現有教職工150人,教授36人(博士生導師25人),副教授68人(含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副研究員),88.39%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其中,全國首屆教學名師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3人,江蘇省“333工程”人才6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8人,其它各類省部級高層次人才10餘人。

學院學科基礎厚,擁有2個國家級教學科研平臺: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礦山互聯網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地下空間智能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感知礦山物聯網工程實驗室、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感知礦山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徐州市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重點實驗室等7個市校級科研平臺;現有信息與通信工程(江蘇省重點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博士點學科和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碩士點學科,控制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設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江蘇省重點學科,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2個工程領域碩士授權點。

學院堅持“以本為本”,實施人才分類培養,根據學生需求設置若干專業方向,培養寬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並與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合作關係,聯合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

高水平的師資、雄厚的學科基礎培養出高素質優秀人才,學院一貫重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重視開展課外科技活動和創新教育,培養的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國機器人大賽、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s、“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比賽等課外科技競賽及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中獲得了一大批豐碩成果。

新專業大揭秘 | 這裡是“人工智能”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始建於1978年的計算機及應用專業,是全國高校中最早設立的計算機專業之一。1995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計算機應用碩士點,開始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2011年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軟件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軟件工程和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碩士點。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評估結果為B,位列全國前20~30%;中國礦業大學計算機科學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建有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

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學院特別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紮實開展新工科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入選國家雙萬計劃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信息安全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兩個本科專業入選江蘇省卓越工程師(軟件類)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018年開始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開設人工智能實驗班,開展人工智能人才培養。

學院教學實驗中心作為教學、科研基地,現有4538多臺(套)計算機和其它教學實驗設備。實驗室面積7500多平方米,建有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聯合實驗室,與國際、國內著名IT企業西門子、聯想、銳捷星網等共建了工業控制網絡實驗室、聯想無線網絡實驗室和銳捷網絡實驗室等,建有計算機基礎教學實驗中心、工業控制網絡、嵌入式、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處理、網絡工程實訓實驗室、人工智能、大數據實驗室等一批國內先進、特色鮮明的專業實驗室和大學生創新實驗中心。

學院建有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煤礦信息化煤炭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計算機教學示範中心,擁有江蘇省高校創新團隊等學科平臺和團隊。學院大力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網絡空間安全、軟件分析與測試、大型機電裝備監測監管、礦井智能傳感網絡等學科方向。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獎金獎1項,以及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遼寧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科技成果獎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20餘項。

學院有教職工10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0人(另有院外兼職博導2人),碩士生導師49人;教授 13人,副教授 46人,其它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人。學院目前有江蘇省優秀科技創新團隊1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4人,江蘇省“333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1人,第三層次4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3人,江蘇省科協“青年科技人才託舉工程”2人,獲聘江蘇省產業教授1名。1名教師獲得2019年Google獎教金。

新專業大揭秘 | 這裡是“人工智能”專業

新增的專業 ,不變的初心

更多喜愛的專業

更廣闊的就業前景

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礦大的新專業等著大家填報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