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吳越春秋》選摘——伍子胥之死

吳王夫差在文臺上設宴,官員們都在,太宰伯嚭執政,越王勾踐陪在旁邊坐著,伍子胥也在。吳王說:“我聽說,當君主的不能讓有功的臣子貧賤;做父親的不憎恨有力量的兒子。現在太宰對我有功,我要用上等的賞賜來獎勵他;越王慈愛、仁德、忠誠、有信,伺候我很孝順,我要讓他復國,來償還他倆幫助我討伐齊國的功勞,大夫們以為如何?”官員們祝賀說:“大王親自處置國事,有至高的德行,虛心地供養士子,我們齊頭並進,見到危難,爭著誓死效忠。大王名聲顯赫,威震四海。有功的人得到賞賜,已經滅亡的國家得能復國。霸王的事業,讓我們大家都沾光。”於是伍子胥俯著身跪在地上流淚說:“啊,多麼可悲,遭遇這樣不敢說不同意見的場面,忠臣被封住嘴不能講話,讒佞的人就在君王身邊。政治敗壞,諂媚阿諛已經沒有邊際,邪說和假話,把曲說成了直。放過諂媚的人,打擊忠誠的人,吳國將要亡了。吳國的宗廟要被剷平,土地神和穀神沒有人供食物。城郭將變成小山丘和廢墟,宮殿裡要生荊棘。”吳王大怒,說:“老臣狡詐,是吳國的妖孽,是想專權逞威,顛覆我的國家。我因礙於前王的面子不忍動用法律,現在你退下去自省,不要阻攔我的計劃。”伍子胥說:“如果今日我不忠不信,就不能夠做前王的臣子。我不敢愛自己,只是怕我們國家滅亡罷了!過去,夏桀殺關龍逢,商紂殺王子比干,今天大王你殺我,你是桀、紂後第三人。大王自己努力吧,老臣告退了!”

伍子胥回家後,對被離說:“我開始在鄭、楚兩國的邊界張弓射箭,後來渡過淮河和長江,自己來到這裡吳國。前王聽從我的計策,打敗了楚國,報了被凌辱的仇,我想報答前王知遇之恩,現在卻弄到這等地步。我不是愛惜自己,災禍就要來了,要連累你。”被離說:“君王不聽勸說,自殺沒有益處,還不如逃走吧?伍子胥說:“一個逃亡的臣子能到哪裡去?”

吳王聽說了伍子胥的怨恨,就派人賜名叫“屬縷”的劍 。伍子胥接受了劍,赤了腳提著衣服的下襬走下堂來,在庭院中仰天呼怨說:“我剛為你父親的忠臣,建立了吳國,用計打敗了楚 國,又收服南面強悍的越國,在諸侯間有了威望,建了霸業。今日你不用我的話也罷,反而賜我劍自盡,我今日死後,吳宮將成廢墟,庭院中生蔓草,越國的人掘你的土地廟和穀神廟(政權的根本),怎麼能忘我呢。當時前王不想讓你繼位,我拼死給你爭得了這王位,才讓你如願。公子們都怨恨我,我白白對吳國有功,今天你就忘了我建立吳國的功勞,反而賜我死,難道這不荒謬嗎?”吳王聽了這話,火冒八丈地說:“你不忠不信,你替我出使齊國,把你的兒子託給齊國姓鮑的人家,你對我有異心。你快快自裁吧,我不讓你再能見到些什麼。”伍子胥握劍仰天長嘆說:“自我死後,後世的人必定認為我是忠臣,往上可以跟夏朝、商朝作比較,我也可以跟龍逢、比干成朋友了。”就用劍自盡。

故事:《吳越春秋》選摘——伍子胥之死

吳王命人把伍子胥的屍體,塞在一個盛酒的皮口袋裡,拋進江中,並說:“胥,你一死之後,還能知道些什麼?”之前,吳王又讓人割下伍子胥的頭,掛到城樓上,對著伍子胥的頭說:“太陽月亮炙烤你的肉,疾風刺你的眼,電光燒你的骨,魚鱉吃你的肉,你人骨變成灰,還能見到什麼?”才把伍子胥的屍體投進江中。伍子胥的屍體就隨著江流揚起波浪,倚仗海潮的起落,來回激盪,把江岸都崩塌了。

吳王夫差殺了伍子胥以後,吳國幾年莊稼都沒有好的收成,許多百姓就怨恨吳王。吳王又興兵伐齊,在商地和魯地之間開掘斜向的河道,北面通蘄水,西面通濟水,準備與晉國、魯國在黃池合兵攻打齊國。他煩群臣再來勸諫,就號令全國說:“我決意攻打齊國,有敢諫的人死。”太子友知道伍子胥忠直卻沒有得到重用,太宰嚭奸佞卻握有權柄,想懇切地對父親講一講,但又怕惹火燒身,就用委婉的話來進行勸諫。一天清晨,友懷裡裝著彈丸,手裡拿著彈弓從後園來到王前,衣服和鞋子都溼了。王很奇怪,問道 :“你為何衣服鞋子溼了?,身上弄成這樣子?”太子友回答說:“剛才我在後園遊玩,聽見秋蟬的叫聲,就過去看,。說起這秋蟬,爬在高高的樹枝上,喝早晨的露水,隨著風抓撓,長聲淒厲地叫著,自己以為安全,不知道螳螂爬在更高的樹枝上,拖動著身體,高舉起大刀,偷偷地過來;說到那螳螂,它專注地前進,一心想獲利,不知道樹林間許多黃雀,在枝陰間徘徊,要捕捉螳螂;說到那黃雀,只知道候著有味的螳螂,不知道我用彈高高地打上去,脫手的飛丸打到它的背上;今天我心無旁慮,專心在黃雀,不知旁邊有個坑,忽然跌入坑洞,腳陷入深井。所以我衣服鞋子都溼了,差一點被大王取笑。”吳王說“普天下的愚人,再沒有比這更笨的,只知眼前的一點利益,不顧後患。”太子說:“天下人中的愚蠢,還有比這更嚴重的,魯王是周公的後代,有孔子的教誨,堅守仁愛,秉持道德,對鄰國沒有什麼企圖,但是,齊國卻興兵討伐它,齊國不愛惜民眾的生命,只想通過戰爭來掠奪財物;說到齊國,只顧興兵伐魯,不知道吳已經把國內的人都動員起來,耗盡了國庫裡的積蓄,公然行軍千里去攻打齊國;說到吳國,只知越境征伐不順從我們的國家,卻不知越王將組織敢死的志士,從三江口出發,到了五湖裡面,要屠殺我吳國,滅亡我吳宮。當今天下最危險的事情,再沒有比上這事的。”

吳王不聽太子的勸諫,還是北伐齊國。越王聽說吳王伐齊,派范蠡、洩庸率領軍隊由海道入長江,用以阻斷吳軍退兵之路,越軍在始熊夷這地方打敗了太子友的軍隊,控制了長江、淮河之間的區域,回兵襲擊吳國,就進入吳國,焚燒了姑胥臺,奪了吳國的一艘大船遷走了。

……吳國的軍隊大敗。

越的左右兩軍,也發起攻擊,在囿這地方吳軍大敗,吳軍又在郊外大敗,又在渡口大敗。就這樣,吳軍三戰三敗,越軍一直打到吳都,把吳王圍在吳都西邊的一個城裡。吳王十分害怕,連夜逃走。越王追趕吳王,攻擊吳軍,到了吳淞江北邊松陵。越軍想從胥門進城,來到離城六七里的地方,望見吳都南城,只見伍子胥的頭顱掛在城樓上,大得像車輪一般,眼睛像閃電,鬚髮向四面張開著,那威力射向十里開外。越軍十分害怕,停止前進,想改道。這天半夜,暴風驟雨,電閃雷奔,飛沙走石,比弓弩射出的箭還快。越軍在松陵潰敗。越兵僵斃在路上,潰不成軍,不能制止。范蠡、文種就赤著膊跪在地上叩頭,向伍子胥請罪,求伍子胥另外給條路。伍子胥就給文種、范蠡託夢說:“我早知道越國要攻入吳都 ,所以求掛我的頭在南門,這樣可以看你們攻破吳都。我只是想讓夫差陷入困境,你們一定要進入我的國家,我心又不忍,所以讓風雨大作,讓你們的軍隊退卻。但是越國討伐吳國,自是天意,我怎麼能阻止!越軍想要進城,你們改從東門進,我為你們開道,一直到城裡。”於是,越軍第二天改為從吳淞江出海,從東海北面第三條水——翟水進入 ,穿過吳國的東南角到達城下,越軍就把吳都團團圍住。吳軍守了一年,連吃敗仗,越軍就攻佔昊都 ,把吳王囚禁在姑胥山。……吳王於是用劍自殺。

本篇選自《吳越春秋》卷三與卷六,是一個有名的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