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前後都要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

簡單來說,身體就是一個持續運轉的機器,只有隨時保證燃油充足,才能正常運轉,否則就會出現卡機、損耗甚至是壞掉的狀況。

眾所周知,運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機體主要能量來源是肌肉和肝臟中儲存的糖原,平時就是通過不斷地消耗代謝加快,不斷需要能量的供應,機體儲存的糖原就會大量的消耗。如果運動強度較大,時間超過90分鐘,肌肉和肝臟儲存的糖元就會被消耗殆盡。

運動前後都要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

此時若是不靠外界補充適當的能量,就要開始靠分解蛋白質來提供能量。因為糖是脂肪燃燒的激動劑,如果糖元缺乏,脂肪燃燒就會減緩,換成由蛋白質來分解供能,如果此時糖的補充不夠,就會造成蛋白質繼續大量分解,這樣不僅達不到減肥的目的,還會造成蛋白質的損失,影響肌肉的生長,還可能導致機體免疫力的下降。所以,過度運動不僅身體無益,反而有害。

運動前後都要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

對於任何一種時間超過60分鐘的運動,都需要每小時補充30-60克的碳水化合物或者如高纖餅乾、優酪乳、新鮮水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這個時候適當補充一點碳水化合物,其中碳、氫、氧會被分解成葡萄糖,這就是機體最基本的“燃料”,除了可避免運動過後血糖過度下降的不適症狀外,也能增加運動的持久性與降低運動過後的疲勞感與飢餓感。

運動前後都要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

而且碳水化合物有提高胰島素的作用,健身後胰島素能喚起減緩蛋白質分解的作用,達到促進肌肉增長的效果,讓肌肉儘快恢復狀態。如果選擇運動飲料的話,飲料的形式還可以更快地幫助人體吸收。

早起運動可以帶幾塊糖或者巧克力,先墊墊肚子。空著肚子跑步很容易餓的胃疼,身體差的還會暈倒。在準備運動之前,尤其是劇烈運動,一定要先補充部分的能量,最好是吃好喝好休息一會兒,要不然身體禁不住大量的能量的突然被消耗。

運動前後都要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

在減肥運動中,運動和膳食營養相結合的方式才是健康科學的營養方式。運動與膳食的營養補給中,最重要的就是碳水化合物的補充。營養師普遍認為人們每天攝入的50%-60%的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承擔了身體主要能量的供應,而脂肪和蛋白質則是作為儲備能源,一般不會被耗掉,只有在能量消耗巨大或身體出現重大疾病時才會被消耗。

運動前後都要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

運動完之後補充適當的碳水化合物,一是保證身體正常能量消耗,二是維持燃燒脂肪的動力,繼續燃燒脂肪,此舉並不會造成之前的運動白費。但要控制好膳食攝入量,才能實現科學減肥的目的。

那好了這是本期節目的全部,感謝您收看,我是小燃老師,很高興為您服務,我們下期節目,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