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我修炼,成为职场“白骨精”

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书中指出,在一个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的世界里,只有那些懂得如何激发组织内各个层次人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的企业,才能傲视群雄。

同时,他也曾说过,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都不应该只是一个被动的螺丝钉,不是上级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你应该是一个知识员工,你应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学会自我修炼,成为职场“白骨精”

做一个知识员工

会学习的员工成就伟大的企业。当一个会学习的员工,那么你就会成为职场上的“精英”。

作为一个职场人,我们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来修炼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一 超越自我

进入职场,每一个人都会收到一份岗位说明。遵循岗位说明做事是很多人的常规操作。那么,你也只能收到公司按照常规给你的薪资。

我新一家公司新的公司做项目经理。从最初的“蜜月期”后,上司对我的工作有了越来越多的不满。我开始暗自嘀咕,难道自己在不经意的时候被人黑了吗。自认为自己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为什么还要说我做的不好呢。

后来上司给了我一个公司另外一个事业部的项目小耿的事例,才让我恍然大悟,我的错就在于我仅做到了公司定义给我的工作。

小耿进入公司的职称是项目经理。在进行工作过程中,她发现并没有人来主导项目组技术的评审和检讨,产品的规格定义也模糊不清。这个原本是技术经理与产品经理的工作。身为项目经理的她,主动承担起这些职责范围外的工作。

在一次次高层会议中,由于她对所有的产品规格,技术问题都能说得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所有的高层都对她刮目相看。事情做的多,这个部门所有的同事都极为信服她,愿意听从她的工作安排。不经意间,她已经开始承担一个部门主管的工作。据可靠消息,小耿已经在下一波的中层管理人员名单上了。

在一个环境中,不要被一些既定的条条框框限制住了,依据实际环境,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做出创造性的工作。这样,你便能在普通人的职场人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 在团队中学习

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当一个人放在群体中,那么他的创造力就会被极大的激发出来。

很多公司遇到难题寻找对策,或是想要一个非常有新意的产品外观时,“头脑风暴”是经常被采用的一种办法。“头脑风暴”就是,一群人为完成一个目的,集中在一起,不断的提出见解讨论迭代,直至确认最终的方案或是对策。


学会自我修炼,成为职场“白骨精”

“头脑风暴”解决问题


当解决问题碰到瓶颈,借助群体,人在群体中,会有各种奇思妙想,而这些想法在一起就会碰撞出火花,为你找出最为合适的对策。而人,也在这

职场上有哪些在团队中学习的机会呢?

1. 参加展会。

就比如电子行业,每年1月份在拉斯维加斯的CES展(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已经举办的已经举办了52届。这个展览会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厂商带来他们最新技术的产品参展。这个展会上,你会清楚的看到电子行业未来2-3年产品的走向。

2. 专业的技术研讨会

科学家们是如何交流想法,分享研究成果的呢。那就是参加技术研讨会。闭门造车是无法取得技术创新的。

3. 案例技术分享

对于普通的职员来说,去不了顶尖和高大尚,那公司的技术,案例等分享会一定不容错过。可以向公司的每一人去学习。

记得在今年的新产品研发中,客户对产品中指示灯的亮度不满意,团队连接3次的修改方案都被客户毙掉了。后来被总监发现了,然后我们被狠批了一顿。“我们公司主营的产品就是灯具,为什么这么简单地一个灯问题你们要自己来回搞,是要让那个客户打我们的脸吗?你们不会去问问灯具事业部的同事吗?”。果然,请教了专业人士后的方案一次过。


学会自我修炼,成为职场“白骨精”

案例总结分享


我们知道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学习提升,但是如何能够排除学习中的障碍,持续修炼,最终成“精”呢?

学习是一种延后满足的事情。什么是延后满足?就比如给你两个选择,一是今天可拿到一块巧克力,但是,如果你愿意放弃今天的这块巧克力等一个月,那么你就可以拿到十块巧克力。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月之后的十块巧克力,那就是延后满足。很多人没能抗住诱惑,选择了今天的可以马上吃到嘴里的巧克力。

下面给大家介绍两个“护身符”,让你在修炼的路上走得长远。

一 给自己一个修炼的不可抗拒因素

什么是不可抗拒因素?一位女士想要一个月瘦20斤,你觉得她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但是,如果张艺谋告诉她,如果她一个月之内瘦20斤,就给她一部电影女一号的角色,这个时候,她完成20斤瘦身的可能性有多大。那么,“谋女郎”就是不可抗拒因素。

给自己的修炼制造一个不可抗拒因素。如学习提升,可以让我更快速的获得升职加薪,让我有足够的钱送女儿去上钢琴课。再如,这个年度的技术创新者,可以获得公司赞助的欧洲七日游。如果你一直苦于没有资金无法圆自己的欧洲游梦想,那么你就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学习专研。

二 明白复利的力量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便能看到成效的。人们在付出时间,但是一直又看不到回报,这个时候,非常难坚持下去。

学习效果的展现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说说不断坚持累积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有个叫施宾达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印度王很高兴,就问施宾达想要什么奖励,施宾达微笑着说“尊敬的国王陛下,我的要求很简单。您只需要在这棋盘的第一方格内赏我一粒小麦,在第二格内给我两粒小麦,第三格内给我四粒小麦,如此下去,每一格内放的小麦粒数比前一格多一倍,直至64格都放下应放的小麦粒数目,便是陛下赏给我的总小麦数了”

印度王被施旺达的请求给逗乐了,说“这有何难?”。于是便叫来手下的大臣开始往棋盘格子里放小麦,1粒、2粒、4粒、8粒、16粒……过了20天,印度王愈放愈心寒,怎么还没放完呢?

原来,经过计算,如果需要放满棋盘,总共要放1844亿亿小麦粒,叠合成质量大概是七百万亿吨小麦,以当时印度的生产力,即使不吃不喝,也要生产1000万年。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学会自我修炼,成为职场“白骨精”

复利效应

我们都在倡导成为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公司,学习型团队。我们都要像彼得·圣吉所提出的一样,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学习的主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