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自我修煉,成為職場“白骨精”

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書中指出,在一個變化越來越快,越來越複雜的世界裡,只有那些懂得如何激發組織內各個層次人學習熱情和學習能力的企業,才能傲視群雄。

同時,他也曾說過,企業裡的每一個員工都不應該只是一個被動的螺絲釘,不是上級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你應該是一個知識員工,你應該有自我學習的能力。


學會自我修煉,成為職場“白骨精”

做一個知識員工

會學習的員工成就偉大的企業。當一個會學習的員工,那麼你就會成為職場上的“精英”。

作為一個職場人,我們可以從以下二個方面來修煉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

一 超越自我

進入職場,每一個人都會收到一份崗位說明。遵循崗位說明做事是很多人的常規操作。那麼,你也只能收到公司按照常規給你的薪資。

我新一家公司新的公司做項目經理。從最初的“蜜月期”後,上司對我的工作有了越來越多的不滿。我開始暗自嘀咕,難道自己在不經意的時候被人黑了嗎。自認為自己工作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為什麼還要說我做的不好呢。

後來上司給了我一個公司另外一個事業部的項目小耿的事例,才讓我恍然大悟,我的錯就在於我僅做到了公司定義給我的工作。

小耿進入公司的職稱是項目經理。在進行工作過程中,她發現並沒有人來主導項目組技術的評審和檢討,產品的規格定義也模糊不清。這個原本是技術經理與產品經理的工作。身為項目經理的她,主動承擔起這些職責範圍外的工作。

在一次次高層會議中,由於她對所有的產品規格,技術問題都能說得條理清晰,有理有據,所有的高層都對她刮目相看。事情做的多,這個部門所有的同事都極為信服她,願意聽從她的工作安排。不經意間,她已經開始承擔一個部門主管的工作。據可靠消息,小耿已經在下一波的中層管理人員名單上了。

在一個環境中,不要被一些既定的條條框框限制住了,依據實際環境,發揮你的主觀能動性,做出創造性的工作。這樣,你便能在普通人的職場人中脫穎而出,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 在團隊中學習

一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當一個人放在群體中,那麼他的創造力就會被極大的激發出來。

很多公司遇到難題尋找對策,或是想要一個非常有新意的產品外觀時,“頭腦風暴”是經常被採用的一種辦法。“頭腦風暴”就是,一群人為完成一個目的,集中在一起,不斷的提出見解討論迭代,直至確認最終的方案或是對策。


學會自我修煉,成為職場“白骨精”

“頭腦風暴”解決問題


當解決問題碰到瓶頸,藉助群體,人在群體中,會有各種奇思妙想,而這些想法在一起就會碰撞出火花,為你找出最為合適的對策。而人,也在這

職場上有哪些在團隊中學習的機會呢?

1. 參加展會。

就比如電子行業,每年1月份在拉斯維加斯的CES展(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已經舉辦的已經舉辦了52屆。這個展覽會每年都會有數以萬計的廠商帶來他們最新技術的產品參展。這個展會上,你會清楚的看到電子行業未來2-3年產品的走向。

2. 專業的技術研討會

科學家們是如何交流想法,分享研究成果的呢。那就是參加技術研討會。閉門造車是無法取得技術創新的。

3. 案例技術分享

對於普通的職員來說,去不了頂尖和高大尚,那公司的技術,案例等分享會一定不容錯過。可以向公司的每一人去學習。

記得在今年的新產品研發中,客戶對產品中指示燈的亮度不滿意,團隊連接3次的修改方案都被客戶斃掉了。後來被總監發現了,然後我們被狠批了一頓。“我們公司主營的產品就是燈具,為什麼這麼簡單地一個燈問題你們要自己來回搞,是要讓那個客戶打我們的臉嗎?你們不會去問問燈具事業部的同事嗎?”。果然,請教了專業人士後的方案一次過。


學會自我修煉,成為職場“白骨精”

案例總結分享


我們知道通過哪些方式可以學習提升,但是如何能夠排除學習中的障礙,持續修煉,最終成“精”呢?

學習是一種延後滿足的事情。什麼是延後滿足?就比如給你兩個選擇,一是今天可拿到一塊巧克力,但是,如果你願意放棄今天的這塊巧克力等一個月,那麼你就可以拿到十塊巧克力。如果你選擇了一個月之後的十塊巧克力,那就是延後滿足。很多人沒能抗住誘惑,選擇了今天的可以馬上吃到嘴裡的巧克力。

下面給大家介紹兩個“護身符”,讓你在修煉的路上走得長遠。

一 給自己一個修煉的不可抗拒因素

什麼是不可抗拒因素?一位女士想要一個月瘦20斤,你覺得她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但是,如果張藝謀告訴她,如果她一個月之內瘦20斤,就給她一部電影女一號的角色,這個時候,她完成20斤瘦身的可能性有多大。那麼,“謀女郎”就是不可抗拒因素。

給自己的修煉製造一個不可抗拒因素。如學習提升,可以讓我更快速的獲得升職加薪,讓我有足夠的錢送女兒去上鋼琴課。再如,這個年度的技術創新者,可以獲得公司贊助的歐洲七日遊。如果你一直苦於沒有資金無法圓自己的歐洲遊夢想,那麼你就有了足夠的動力去學習專研。

二 明白複利的力量

學習不是一朝一夕便能看到成效的。人們在付出時間,但是一直又看不到回報,這個時候,非常難堅持下去。

學習效果的展現是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說說不斷堅持累積會帶來什麼樣的效果。

有個叫施賓達的人發明了國際象棋,印度王很高興,就問施賓達想要什麼獎勵,施賓達微笑著說“尊敬的國王陛下,我的要求很簡單。您只需要在這棋盤的第一方格內賞我一粒小麥,在第二格內給我兩粒小麥,第三格內給我四粒小麥,如此下去,每一格內放的小麥粒數比前一格多一倍,直至64格都放下應放的小麥粒數目,便是陛下賞給我的總小麥數了”

印度王被施旺達的請求給逗樂了,說“這有何難?”。於是便叫來手下的大臣開始往棋盤格子裡放小麥,1粒、2粒、4粒、8粒、16粒……過了20天,印度王愈放愈心寒,怎麼還沒放完呢?

原來,經過計算,如果需要放滿棋盤,總共要放1844億億小麥粒,疊合成質量大概是七百萬億噸小麥,以當時印度的生產力,即使不吃不喝,也要生產1000萬年。

這就是複利的力量。


學會自我修煉,成為職場“白骨精”

複利效應

我們都在倡導成為一個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公司,學習型團隊。我們都要像彼得·聖吉所提出的一樣,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學習的主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