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學醫潮” 深圳加快本土醫學院“提質擴容”

日前,百度發佈的教育搜索大數據顯示,“醫學專業大學排名”的搜索熱度同比飆升200%。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醫務工作者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尊敬,社會對醫學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帶動醫學專業也“熱”起來。

疫情催生“學醫潮” 深圳加快本土醫學院“提質擴容”

南科大醫院啟動全面建設,全職引進牛津大學頂尖醫療團隊。

南科大醫學院建設駛入快車道

南科大醫學院2018年已經成立,只是當時還處於“萌芽”階段。2019年,南科大醫學院建設全面提速。6月,南方科技大學與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籌建聯合醫學院,在多個醫學學科專業開展深層次教育合作,成為中國高校與國外一流院校在醫學相關專業合作並頒發學位證書的率先探索。

不久前,南科大臨床醫學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在教育部獲批,這標誌著南科大探索建設新醫科,發展世界一流的醫學教育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南科大的學科優勢,打造一流的國際化、智能化和人文化的特色創新型醫學院。”南科大醫學院院長邢明照說。

港中大(深圳)醫學院最早明年招生

緊隨南科大醫學院的腳步,港中大(深圳)也開始緊鑼密鼓地佈局醫學院。

2019年1月,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共同簽署了三方協議,計劃在深圳龍崗區神仙湖畔選址建設醫學院。同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還將在龍崗建設一家國際化、高水平的直屬醫院,未來打算建設至少3家附屬醫院,床位總數不低於5000張。目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已經進入實質性的建設階段。

3月13日,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透露,學校申請的臨床醫學專業、藥學專業已經通過教育部審批。臨床醫學專業及藥學專業將和正在建設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統籌規劃,最早將於2021年啟動本科招生。

一批“搶落地”,一批“爭上游”

作為深圳市本土第一家醫學院(部),深圳大學醫學部目前已經成立了基礎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口腔醫學院和公共衛生學院。今年2月,深大醫學部舉辦了深圳大學醫學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一致認為,必須加快推進深圳大學醫學學科建設。

深圳大學明確提出,醫學學科建設中長期目標定位是:10至15年醫學學科總體排名位於廣東省前三,全國前15名。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在規劃之初就瞄準了培養醫學人才的定位,重點佈局醫科和工科。目前,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的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和藥學院都已經開始招生,學生有望在今年全面遷至深圳校區。

此外,為支撐學校醫學類學科發展,依託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的優質資源,還將在深圳建設三所附屬醫院,開展醫學科研和高層次人才培養。

此外,還有一批“小而精”的醫學院校、研究機構有望儘快落地。2019年12月,北京中醫藥大學官方宣佈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研究院建設正式啟動。

北京中醫藥大學將把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研究院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創新中心。深圳墨爾本生命健康工程學院的建設也在穩步推進,目前在過渡校區已經啟動了相關工作。未來建成後,將為深圳醫學院校的版圖上再添一個“重鎮”。

記者:吳吉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直播粵港澳(ID:zbyga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