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減負”不是目的,“提質”才是關鍵,體育卻為何還要加碼?

中小學生“減負”不是目的,“提質”才是關鍵,體育卻為何還要加碼?

2017年12月7日,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三中學“奇驥”校園足球班的學生在練習傳球。新華社記者王曉攝

  近日,關於中小學生減負的話題再次成為熱點。浙江、重慶等地出臺新一輪政策,採取多種手段為中小學生減負。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科學減負應當“有增有減”,把不合理的負擔減下來,增加體育美育勞動教育。

  教育部門千方百計為學生減負,但體育卻為何還要加碼?體育目前在中小學生中究竟是怎樣的地位?它課內外生活中究竟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

“減負”中體育“加碼”

  從嚴控課堂時長、校內考試次數,到整治校外培訓,再到減少家庭作業總量和作業時間,各地出臺的減負措施一波接一波,但實際情況往往是“校內減負,校外加回來”,帶火了校外培訓,也加重了學生負擔和家庭負擔。

中小學生“減負”不是目的,“提質”才是關鍵,體育卻為何還要加碼?

2016年10月21日,河北省固安縣北京八中(固安)分校的學生們參加校園體育節開幕式。新華社記者李曉果攝

  究竟如何合理減負?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近日表示,科學減負應當有增有減,把不合理的負擔減下來,增加體育美育勞動教育。

  在教育部看來,體育非但不是減負的對象,而是“減負”的利器,體育在校園中的分量不僅不能減,還要增加。

  7日,北京市發佈措施,在加強體育課和課外鍛鍊方面,提出嚴禁擠佔體育課時和大課間,中小學生在校時體育活動時間每天不低於1小時,並利用課後服務時間優先安排體育活動。

體育為何要加碼?

  事實上,近年來,無論從官方的政策,還是基層的實踐來看,此前長期被當成“副科”對待的體育,在學校的地位正悄然變化。

  2015年之前,中國青少年體質連續多年持續下降,提高青少年體質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此後教育部等多部門出臺政策,為體育課保駕護航,多地中考重新設立體育科目。

  而傳統觀念裡體育與學習的對立也正在悄然瓦解,“體育本身就是最基礎的教育”“體育好學習也好”越來越深入人心。

中小學生“減負”不是目的,“提質”才是關鍵,體育卻為何還要加碼?

2018年11月22日,河北省棗強縣第五小學的學生在進行帶球訓練。新華社記者李曉果攝

  最明顯的是學生家長心態的轉變,之前家長擔心孩子在校園從事體育活動受傷,導致學校不得不取消一些競技性較強的體育課運動項目;現在,社會和家長對校園裡的“小磕小碰”更加寬容,很多家長開始支持和鼓勵學校開展對抗性的體育活動。

  數據不會騙人,政策的引導、基層的實施和社會觀念的轉變讓體育教育的軟件和硬件都得到了迅速提升,而連續下降的學生體質也開始觸底反彈。

  來自教育部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教師人數由2015年的56.6萬人,增加到2018年的65.3萬人。中小學校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學校比率從2015年的68.6%增長到2018年的89.6%;體育器械配備達標比率從2015年的72.9%增長到2018年的94.6%。

  而近日公佈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抽測複核結果顯示,2018年全國學生體質達標測試合格率為91.91%,優良率為30.57%。2016年至2018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總體呈現“逐步提升”趨勢。

體育“增量”更需“提質”

  雖然中小學生的身體健康指標已經開始向好,但我們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未來仍然不可鬆懈,這也是在“減負”背景下,體育繼續加碼的原因之一。

  “健康中國”行動將中小學生作為重點人群之一,動員家庭、學校、社會和政府共同守護其身心健康,形成“網格式”防護。而“減輕課業負擔”和“增加體育活動”正是守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兩個重要抓手,而在增加體育活動數量,提高中小學生體育活動的質量更是全社會面臨的重要課題。

中小學生“減負”不是目的,“提質”才是關鍵,體育卻為何還要加碼?

9月27日,河北省三河市三福莊小學的學生在籃球課上進行訓練。新華社記者魯鵬攝

  業內人士認為,體育競爭性和對抗性等屬性不能在校園中被扼殺。如果本該是“野蠻體魄”的體育變成“溫柔”的體育,那麼其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適得其反。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提高學校體育的質量要通過競賽活動,學校體育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競賽活動。

  “長期以來,很多人認為競賽是少數人的,但競賽是實現四位一體目標的重要環節,每個學生都要參與競賽活動。”王登峰說。

  南京理工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認為,學校體育應該有作為,應當科學安排運動負荷,運動密度和運動強度要雙管齊下,杜絕“溫柔體育”。

  王宗平建議,要增加學生體育比賽和體育測試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與挫折;增加體育中考的分值,達到中考總分的10%,測試難度不得低於國家標準;甚至將體育納入高考的選考科目,給學生一個選擇機會,發揮高考的正向指揮棒作用。

中小學生“減負”不是目的,“提質”才是關鍵,體育卻為何還要加碼?

南方日報:中小學生“減負”不能矯枉過正

11月5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對近期輿論熱議的減負話題作出答覆,認為學習不可能沒有壓力,合理的學業負擔是必需的,是學生開發智力、激發潛力、鍛鍊能力的必要條件。

教育部門推行“減負”初衷當然是好的,青少年要全面發展,課餘應該有更多的時間離開課本,走出家門,親近大自然。但很多地方在“減負”政策條款的擬定及推行方式上操之過急,故而欲速則不達。很顯然,家長們之所以通過給孩子讀報輔導班等方式對“減負”政策實施軟抵抗,並非完全因為功利心太重而不理解教育部門的一片苦心。既想孩子課餘作業負擔少,又想學習成績好,實在不太現實。所以,與其一味指責那些家長“瘋了”,還不如說他們其實也是被“逼瘋”的。

那麼這問題就真的無解了嗎?非也。“減負”本身沒錯,關鍵在於一個“度”。“減負”本來的意圖是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重複的家庭作業負擔,而不是完全不管不顧地一減了之。孩子們若完全沒有負擔也就沒有了必要的壓力和動力,只會止步不前,反倒事與願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小學生家庭作業負擔過重,是個“慢性病”,那麼,治這個病就只能循序漸進“慢調理”而不宜“急火猛藥”。短期來看,教育機構應該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好好研究,拿出切實可行的執行方案,在保證學業成績和孩子們充足的自由空間這兩者間尋找相對最佳平衡點,做到恰到好處而不是矯枉過正。長期來看,欲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則需要管理部門和全社會各方面拿出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在切實改變“一考定終身”、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上持續努力。

中小學生“減負”不是目的,“提質”才是關鍵,體育卻為何還要加碼?

“減負”不是目的,“提質”才是關鍵

為中小學生減負的口號可謂是喊了很多年了,終於步入了真刀真槍的實施環節。這原本是一件喜大普奔的好事,然而,一些家長卻忍不住拍案而起了。在家長們的評論中,不乏“不做作業就是浪費時間”“減負會讓孩子落後”“減負等於製造學渣”這種偏激的觀點和認識,這也反映出了家長們對孩子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反映出了家長對於減負工作不信任甚至排斥的現實,正因為這樣,學校單方面對學生的“減負”不一定真正使孩子們輕鬆,反而帶來的是家庭的“增負”。

“減負”只是教育改革的一種手段、一種方法,並不是目的,如何在“減負”的前提下保持和提高教育的質量才是我們真正想要達到的目標,才是素質教育改革的關鍵。同時,轉變家長和學生傳統的教育觀念也需要的是靠事實說話,只有真正做到“減負提質”才能讓家長理解和接受“減負”,才能真正讓學生快樂學習、輕鬆學習,使學生能更加全面、個性的發展。所以,如何做到在“減負”的同時“提質”,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問題。

“減負”直接帶來的是家庭作業在量上的明顯減少,但並不意味著家庭作業對於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作用和價值的減小,也並不意味著學生可以有完不成作業的“正當理由”。學生寫作業的目的在於鞏固和加強學生對知識和教材的理解,使學生掌握相關的技能,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思考的習慣。家庭作業無論如何都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減負”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更需要重視家庭作業的作用。對於教師來說,作業的佈置要求“精”,作業內容要更加科學有效,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避免佈置內容重複的作業,拒絕“題海戰術”,要使作業含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啟發思維的因素,要使作業能夠聯繫實際,使學生通過少量的作業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使作業發揮出的作用不侷限於它的量。

“減負提質”關鍵在課堂,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減負”使得課堂教學的作用更加突出。這就要求教師隊伍更加專業、課堂更加高效、課程體系更加科學。學校應當將過去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真正轉變為主動參與式的“學”,通過分層教學、情景體驗實踐教學、定製作業、家長參與自習管理、減少教師講授等方式讓學生勁松愉快的獲取知識。作為教師,要堅持課堂本位,要有“課比天大”的觀念,重視上課準備,重視課堂的效率和效果。同時學校也要滿足學生需要,將課程建設落實到實處,包括體育、藝術、科學等必修課和選修課,保證學生全面自主發展。

所謂“減負”就是要給孩子們的學習減去不必要的負擔,而“提質”就是要提高教學的質量,這是“減負”所必須要達到的效果,也是素質教育所追求的目標。從學校和老師的角度來說,抓緊課堂,把作業留精,是“減負提質”的關鍵。不過,“減負提質”任重而道遠,單單隻靠學校方面的改變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的是家長、學生等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綜合:新華網 南方日報 教育時評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