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看中國之廣東:翁源縣。

翁源縣地名由來

翁源其名,系因山水而得。據明《嘉靖翁源縣誌》記載:縣境之東有名山,高聳秀拔,頂有靈池,古名靈池山(今南浦桂竹翁山),池中有泉水八處,謂之八泉,曰:湧泉、溫泉、香泉、甘泉、震泉、龍泉、玉泉、乳泉。泉水四時不涸,昔有二仙翁遊息於此,居民飲其水者多壽。泉水匯而成河。故山名翁山,水名翁水。縣亦以此起名,意為翁水之源也。

地名看中國之廣東:翁源縣。

翁源縣歷史

新石器時代,翁源就有人類活動。戰國時期,翁源地屬楚。秦為南海郡。兩漢屬荊州府桂陽郡湞陽縣地。晉屬始興郡,仍湞陽地。梁承聖三年(公元554年),從湞陽縣地析置翁源縣,隸屬衡州。後又分屬清遠郡。隋廢郡仍為縣。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省諸郡,於始興縣置廣州總管府,翁源隸焉。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翁源自廣州析隸韶州。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析曲江廉平、福建兩鄉與翁源太平合置建福縣,亦屬韶州,歷時九年。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廢建福,太平並回翁源。元朝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翁源併入曲江,隸廣東道韶州路,翁源立巡司,謂慰宣司。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翁源復縣,改屬英德路。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翁源又併入曲江。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上季又復縣,改稱岑水縣,隸韶州府;次年3月(有說同年下季),岑水複名翁源。

民國元年(1911年)至民國38年(1949年)9月,翁源縣先後屬廣東省南韶連綏靖區、南韶連道、嶺南道、南韶連行政區、南韶連政務區、北區、西北區綏靖區、第二行政督察區、第三行政督察區管轄。

1949年9月15日,翁源縣城解放。翁源縣初隸屬北江臨時人民行政委員會,後先後隸屬北江人民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北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北江區專員公署、粵北行政公署、韶關專員公署、韶關專區革命委員會、韶關地區革命委員會、韶關地方行政公署、韶關市。

地名看中國之廣東:翁源縣。

1986年11月8日,翁源縣撤區並鄉,全縣設9個鄉8個鎮。9個鄉為巖莊、松塘、三華、官渡、廟墩、礤下、鐵龍、紅嶺、貴聯,8個鎮為壩仔、江尾、南浦、龍仙、周陂、六里、翁城、新江。原鄉政府改為村民委員會,原村民委員會改為村民小組。下設151個村委會,1907個村民小組。

1989年11月3日,從新江析出連心、陽河、塘新、凉橋、漁溪5個村民委員會設置連新鄉。1993年3月10日,官渡鄉改為鎮建制。同年9月6日月,三華、廟墩、礤下、貴聯、鐵龍、巖莊6個鄉改為鎮建制。1994年5月24日,松塘鄉改為鎮建制。同年6月3日,連新、紅嶺兩鄉改為鎮建制。此後至2000年,全縣設18個鎮,156個村委,1952個村民小組。

2001年,貴聯鎮併入南浦鎮,廟墩鎮併入官渡鎮,連新鎮併入新江鎮。全縣由18個鄉鎮合併為15個鎮。2004年,南浦、三華2個鎮併入龍仙鎮;巖莊鎮併入壩仔鎮;紅嶺、仙鶴2個鎮併入江尾鎮;六里鎮併入官渡鎮;礤下鎮併入周陂鎮;保留翁城鎮、新江鎮,鐵龍鎮改為鐵龍林場。此後至2018年,全縣行政區劃設7鎮1場,7鎮為龍仙、周陂、翁城、新江、江尾、壩子、官渡,1場為鐵龍林場;共156個村委會,18個社區居委會,1982個村小組。

至2018年,全縣行政區劃設7鎮1場,7鎮為龍仙、周陂、翁城、新江、江尾、壩子、官渡,1場為鐵龍林場;共156個村委會,18個社區居委會,1982個村小組。政府駐地龍仙鎮。

地名看中國之廣東:翁源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