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去 托起基層的希望

基層是全縣治理的末梢環節,是黨和政府緊密聯繫群眾的大門。群眾可以透過基層單位能力和作風的改善看到全縣治理的進步,同時黨和政府也能通過基層單位拿到群眾最真實的一手資料,瞭解當前民生等方面的群眾訴求。而“幹部下沉”,正是把一個個機關幹部去填充到基層單位,深入“前線”、服務群眾、抗擊疫情,去踐行和體會“為人民服務”這句話,幫助基層、帶動基層,把全縣的基層治理建設地越來越好。

幹部下沉農村,緩解了目前農村治理人手缺乏、決策不科學、與上級聯繫不緊密的困難狀況。幹部來源於縣直機關,平時的工作多是起到指揮中樞的作用,而機關制定出符合民生願望、解決民眾訴求、讓全縣向實向好的政策就必須要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實踐經歷。下沉農村,不僅僅是服務農村,而是要帶著頭腦和小筆頭去發現農村中可以改善和提升的點,去發現可以解決的問題。幹部心繫群眾,對群眾的訴求和基層的困難做到入腦入心,方才知道本職工作中下一步的方向,走上了正確的道路,去托起基層治理的希望。

幹部下沉社區,打破了目前社區管理鬆散的情況,充實的工作人手使社區工作由點帶面鋪展開來。不同於農村治理,社區治理工作專業性更強,縣直機關的很多職能關乎到市民生活,社區正是市民管理的載體。重視社區的作用,重視起機關幹部對社區的支援工作,讓社區真正發揮出市民管理的作用。機關幹部下沉社區並不是單純的志願服務,而是要去指導社區發揮出本機關的業務特點,打造出一個個各具特色的個性社區。機關幹部造方案,社區幹部組織人,讓一朵朵“社區活動之花”開放在我們的城市角落,讓城市人民地生活更幸福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見諸於行動,落實在方案。

幹部下沉企業和基層單位,先是服務企業於復工復產第一線,再是建立長期扶持的機制,讓企業的路走得並不孤單,讓基層單位的路走得更穩健。全縣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後盾支持,企業等經濟組織正是這一份經濟保障的建立者、參與者,保證好企業的利益就是保障了全縣人民幸福生活、收入可靠、城市建設提升的堅實基礎,企業復工復產的順利與否直接關係到本年度經濟建設情況。雖然目前仍處在疫情期間,但是建立起來的機關幹部下沉服務企業的制度要能夠保留,讓機關幹部深入企業幫忙進行制度建設和工作指導的制度不變,建立起企業和機關的密切聯繫,這一切最終的目的還是為全縣人民的收入提供一份保證。疫情期間,縣直機關的基層單位付出了很多辛苦,機關幹部下沉到基層所站、醫院、學校,建立起靈活的人員配置制度,讓一切突發事件都有後備力量去支援。

機關幹部下沉到基層,與基層單位站在一起,深切體會基層單位的苦與樂,把機關單位的優勢補充到基層,給與基層單位一份最樸實的力量,讓全縣的基層單位有人用、能提升、可發展、促循環,用機關幹部的力量托起基層治理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