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畜”文化究竟有多可怕?

“社畜”这个词在年轻人群中可谓脍炙人口,而实际上他的发源地就在日本,“社畜”是“会社”(在日语中表示公司)和“家畜”的合成词,指代像牲口一样为公司工作的职员。


在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很多普通的公司职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压力无可避免,职员们就会在下班后找各种途径发泄,去居酒屋是常规操作,借网络抒发情感也成为了一种热门方法。


日本“社畜”文化究竟有多可怕?


上图就是一位有才的社畜写的一首打油诗:

上司分配的工作 是完不成的难题

提出了自己的策划案 却获得了“遗憾奖”

末班车是啥 我只知道又要熬夜 又要熬夜

烦死了 烦死了

作为社畜 真的太烦了

日本“社畜”文化究竟有多可怕?


还有人在网上总结了“社畜基本素养”,其中就包括长时间加班、无偿加班、休息日工作、参加无意义的工作、参加无意义的聚餐、接受上司的“职权骚扰”,而结果就是有人会不堪重负自杀,或者因为过劳而失去生命。


虽然有人努力工作会得到更多工资,但是在日本的很多岗位都是和这位网友所总结的一样——加班了、努力了,工资却还是少得可怜。一位网友对此作出解释,称一旦被雇佣,被企业解雇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在员工年轻的时候,企业会尽量压低工资,也是一种获得更多利益的方法。


日本“社畜”文化究竟有多可怕?


那么为什么“社畜文化”会发生在日本呢?这和日本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虽然在日剧中看到过很多下属和上司打成一片的场面,但是实际上,在很多日本公司中,老板说的话就如同圣旨一般。不管老板说了多么没道理的话,“反抗”一词在大部分职员的字典里也是不存在的。


这种“不反抗”也是从学校教育时期慢慢培养起来的。在日本的诸学校中,教师在课堂中占有绝对地位,而在校园生活和社团活动中等“前辈后辈”的关系也是相当明确的。可以说日本人一直受这种“上下关系”的影响,即使开始工作了,也依然坚持这些原则。


日本“社畜”文化究竟有多可怕?


其次,日本公司对“集团主义”的重视是超过了个人的。如果为了完成组织派下来的任务,即使牺牲自己的时间也不能有怨言。从学生时代开始,学生就被培养起了“集体观念”,再加上强烈的“不能给别人添麻烦”的想法,自己累点也就累点吧,毕竟还是要以大局为重。


除此之外,日本人对于一个团体的“过度依赖”也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日本,大部分公司是禁止兼职的,因此一个人所有的工资来源就是这一家公司,职员们也就不得不在公司里任劳任怨,保证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


日本“社畜”文化究竟有多可怕?


其实现在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社畜”这个词已经不只是日本的专属了,大家都在为生活而努力奔波,可能只有实现辞职自由的那一天,我们的社畜生活才能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