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免疫是王道,但誰當培養皿?

英國的群體免疫政策,不僅得到了中國網民的一致好評,還得到了本國國民的積極認可,更有知名醫學博士方舟先生為其背書。我也認可,群體免疫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

而今中國將此病毒鎖死了在了極小的區域,好多中國寶寶讓爸爸回家帶個病毒回家讓他打著玩的美好願望也落空了。從事實上看,中國已經無法自然形成群體免疫了,像英國一些科學家宣稱本國已經形成的事實上的群體免疫力。隨著一些無症狀感染者的曝光以及一些學者認為此病毒將長期與人類共存的消息的傳播,看來防是真不好防,群體免疫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讓人不禁擔心:英贏美笑中國或是最大的輸家?

作為一個腦袋正常有點常識的大學本科都能畢業的普通人,我絞盡腦汁回想初中的生物課以及後來的一些醫學常識,試圖讓我去理解群體免疫的科學性。

人體對一種病毒免疫的前提,首先病毒極其的穩定。就像傻乎乎的天花一樣,從誕生到被現在封印在實驗室裡,它就沒想過變異這事。所以人們用了幾個世紀的時間去嘗試,從自然接觸到牛痘再到人工接種,最終才阻斷的傳播。流感有疫苗,但形成了群體免疫了嗎?就算形成了H1N1的群體免疫,改天H1N5呢?會不會回頭一轉臉就又形成H9N9,H5N89?

冠狀病毒自1937年發現,現在已經形成兩大屬15種的系列,每次新發現一種,我們都會叫他新型冠狀。如果這個系列任其發展下去,這個病毒會不會變異?現在證據表明,此次的病毒已經出現在多種變異體,美國就有5種,冰島還發現在身上同時具體兩種型號病毒的複合感染者。如果在不加以控制,在足夠多的人口基數充當培養皿的前提下,會培養出多少變種,有誰知道?所以積極防疫的不僅僅是控制這病毒的傳播,還能減少變種的出現。

當你形成了對一種病毒的免疫,就一定能免疫其他變種?就算你免疫了他的變種,會不會產生一種變異到足夠大的病毒在傳播過程中變成一種與COVID-19完全不同的COVID-20?有人說,沒事,既然形成一種群體免疫,就能形成另一種群體免疫。這話也沒錯,但前提是形成的過程很重要。如果儘量減少人群感染,變種的數量減少甚至來不及出現大的變異,疫苗研發的難度也能減少一些,也能更快的形成群體免疫。

人工接種疫苗和自然感染都能形成,後者的代價太大。搞一次損失5%的人口,搞個兩次呢?要是連續搞個十次八次,這國家應該得除名了。

所以,說群體免疫才是最終的解決方式,這沒錯,最終的群體免疫是可是要靠疫苗的。如果病毒在不停的變異,我們也只能不斷的先封鎖他,然後不斷的去研發新的疫苗。如果放棄封鎖自然選擇式的群體免疫,那其實就是拿無數的生命當成培養皿,能形成群體免疫,也能放出更大的惡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